建议/提案提出者: | 孙燕 | 建议/提案号: | 180 | |
标题: | 关于指导企业加快ESG转型,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ESG【ESG是责任投资中的专有名词,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仅着重于财务绩效的价值理念、投资策略以及评价的工具】的推进落实与国家“双碳”目标等战略高度一致,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企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做大做强的有力工具。那么企业该如何积极参与到ESG整治活动中,尽早取得“ESG报告鉴证资质”?又该如何把握ESG理念所提供的机遇,让ESG能够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发改委 | 协办: | 地方金融监管局 |
答复日期: | 2024-06-27 | |||
答复内容: | 孙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指导企业加快ESG转型,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和指导作用,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并与我区地方金融监管等单位进行了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区积极引导企业自觉践行ESG理念,鼓励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引导企业节能低碳发展,改善管理方式。强化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要求企业主动做好设备、工艺等节能分析和比选,制定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配备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等,引导企业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节能监察,重点检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淘汰落后、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消费统计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加强用能管理。 二是鼓励企业清洁减排发展,提高环保意识。开展清洁生产。2023年推进17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和五接船舶钢结构产业集群企业实施中高费改造方案,合计减排水气污染物32.873吨。积极推进排污权市场发展。开展排污许可简化管理企业赋量工作,针对新改扩项目,围绕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启动排污权交易工作,鼓励企业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主动减排,形成富余排污权投放二级市场交易,强化环境资源要素价值,激发企业减排内生动力。支持使用绿色能源。鼓励企业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截至5月底,全区累计并网容量为44.1万千瓦,占全区装机总量的50%,做好绿电供应保障,与长电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订绿色低碳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全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制定节能和循环经济改造项目实施细则,指导企业申报省、市级绿色改造项目,着力提升企业绿色技改积极性。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在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等问题上主动想办法、求突破。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助推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深入智改数转网联。2023年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项目334个。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0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81家、创历年新高。 我区在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企业加快ESG转型需求,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建设ESG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或方案。对此,我区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ESG体系建设工作的系统研究谋划,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上市公司为重点,提高企业ESG转型意识。引导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定期开展ESG培训,提升员工对ESG意识的认知和理解,建立健全公司ESG管理制度,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强化ESG信披意识,根据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要求,定期在公司年报、中期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中公布与ESG相关的信息,有效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设ESG考核绩效,针对交易所和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ESG评级依据,引导区内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设定与企业相关的、可完成的ESG绩效,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的投资吸引力,有效增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上市公司对ESG问题的重视度,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对话,倾听各方建议,及时回应关切问题,通过定期的ESG披露、对话沟通等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要求,提高上市公司可持续性发展透明度。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引导企业落实环保责任。制定《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力度,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研究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强化联合执法提升效能,组织多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开展扬尘治理、烟花禁燃、机动车排放检验检测机构、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自然保护地、城镇污水厂等联合执法检查。鼓励查办新法规、新领域、新划转职能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和严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挖掘“三打”专项行动案例,充分发挥“公检法环”融合战队作用,办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倒逼企业恪守绿色理念。 三是持续鼓励节能低碳,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改奖补,充分挖掘标杆企业,树立绿色技改项目典型,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政策奖补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改,主动节能减污。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创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后备培育库。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电网侧储能项目,践行“双碳”战略目标。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积极探索差别化政策运用,引导工业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要素高效合理配置。扎实推进工业节能监察各项工作,引导企业依法用能、合理科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通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恳盼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通州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