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邱少波 | 建议/提案号: | 69 | |
标题: |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中不要“缩绿”而应“扩绿”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普遍增加,各地相继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品质,增添群众幸福感。但据观察发现,在城乡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往往不是“扩绿”,而是“缩绿”。 阳光明媚,百花齐放,某老旧小区正在改造,在停车场的中间空地上,有两棵紫藤正在慢慢枯萎,花辫已经掉了一地,与当下的季节格格不入。仔细观察发现这两棵紫藤的根部已经被锯断了。紫藤的直径在10厘米左右,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树龄,而锯断紫藤的理由是其爬在屋顶上,造成屋面漏水。 无独有偶,大部分老旧小区建设时,都会在每憧楼房之间种植一些树木,几十年后,树木越长越高,郁郁葱葱。比如香樟树枝繁叶茂,必然会对住户采光、晾晒衣服被褥等有影响。有的居民意见很大,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往往直接将树木移掉。 许多老旧小区由于空间小,道路狭窄,车位严重缺乏。为了解决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在小区改造时,管理部门又将手伸向了小区的绿地,铲除了路旁的灌木,浇灌水泥,建成车位。如此一来,停车难的问题目前好像得到了级解,但绿地却越来越少,停车难现象并未彻底解决。 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并非必须牺牲小区绿化面积,甚至将已生长多年的植物砍掉。无论是屋顶上的紫藤,还是高大的树木,只需将树枝修理掉,消除对居民的生活影响即可,无须连根拔除。那些利用绿地建造的停车场,可使用花砖铺设,花砖中间的空隙播上草籽,形成草坪,这样既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又保持了绿地的存在,两全其美。 亲近自然是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增加绿化面积也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题中之意。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不应该“缩绿”,更应该“扩绿”。相关部门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扩大绿地面积。比如,可利用小区的边边角角,种植些灌木或花草,让更多人生活在鸟语花香之中。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住建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4-06-15 | |||
答复内容: | 邱少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老旧小区改造中不要“缩绿”面应“扩绿”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持续对城区老旧小区进行了提升改造。近两年先后对希望苑、市民广场、惠民花苑、八角亭东二区、星源城、食品新村等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2021年至2024年,我局牵头实施希望苑、景怡花苑、八角亭东二区、市民广场等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目前希望苑、惠民花苑小区改造已成为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一个亮点。景怡花苑2#楼作为加装电梯试点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老人下楼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给群众身边增添一抹绿,更好的让百姓感知绿色生态,我局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 由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有关问题和事项,完善相关政策。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到城建重点工程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二、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协同机制 会同属地镇街、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将小区业主关注的设施设备短板通过整体改造予以解决。金沙、金新街道根据《通州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指导清单》和辖区老旧小区现状实际,充分征求居民意愿后梳理确定改造内容和改造实施标准,不搞一刀切,进一步细化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建立一区工策。合理规划小区内公共部位绿化形态,设计时全面考虑老旧小区的绿化布局,苗木的选 择,充分利用小区的边角或不规则场地进行绿化种植,每个小区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提升改造。 三、完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我局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对改造后具备物业管理的小区,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由街道按程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市场化管理,确保改造后的设施能得到有效管护。 感谢您对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