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陆海锋 建议/提案号: 312
标题: 关于加强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加上三年疫情影响,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普遍增加,而应对压力的方式存在不足,导致近年来我国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两年来,我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和学生突发自杀情况逐年上升,虽然各校也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校也配有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但这与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为了不让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加强关注教师队伍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一、我去当前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现状
  (一)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特别是城区的学校,学生数量多,学校规模大,而学校配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普遍薄弱,而且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是其他任课教师兼职的,缺乏专业心理知识和疏导经验,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严重。各校虽然每学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但实效不明显,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加强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的建议
  (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将心理健康普查纳入中小学师生的一项必查项目,做到及时掌握一手数据,及时关注心理健康变化,做到适时动态调整应对方案。
  (二)加强、加快配备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是建议人社、编办、教体携手有计划地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二是健全心理健康教师的考核体系,解决从业人员的待遇、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方面问题。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一是定期指导各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实情况,二是做到精准、有效地提升从事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业务培训。三是通过组织普适性的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加强对一线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教学体系,让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学背景知识与教学实务技巧,能够迅速上手并有效开展教学工作。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人社局、卫健委
答复日期: 2024-06-06
答复内容:

陆海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的提案收悉,经商区人社局和卫健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切实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矛盾风险的摸排,研判成因分类引导,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对筛查出的部分心理问题倾向学生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加强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强化风险预判和条件保障。深化“我是党员我帮你”行动计划,通过帮扶指导,让特殊学生在学习上受关注、生活上受关心、成长上受关爱。学校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帮助他们及时克服职业倦怠、超负荷工作压力等方面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以来,先后招聘补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优秀教育人才3人,区外引进优秀专职教师1人。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共配备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1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60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70人。我们将主动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将空余编制和新招聘教师岗位优先用于心理健康教师,逐年配齐心理健康教师。继续通过加大专职教师招聘力度、内部骨干教师转岗培训等举措,确保2025年前全区每所中小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按照师生比1:500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通过实施高端研修、常规培训、青蓝工程,以及以赛促培四维度的人才培养计划,常态化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研修交流,加大德育类骨干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群体转岗培训,进一步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结合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育部门在核定各校增量绩效总量中,已经按照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同等享受班主任津贴(每月800元)的标准,核增学校增量绩效总量,兼职教师工作量在学校绩效中适当体现,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审可以纳入思政、德育教师系列或单独评审通道,相对其他主学科更容易取得成绩。

三、不断优化协同育人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结合中小学生发展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加大对“96111”“525成长热线”心理服务热线的统筹管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素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学校聘请的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增强同伴支持,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同时,主动会同卫生健康、网信、公安等部门指导学校与家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网上网下监测预警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险行为。继续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长效管理的重要内容,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