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姚峰 建议/提案号: 14
标题: 关于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飞速发展,AI技术、大数据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电信诈骗手段逐渐多样,防不胜防,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加上诈骗方式层出不穷、犯罪手法不断升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犯了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依旧面临巨大压力。2023年1-11月,通州区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67起,经济损失9070.32万元。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刻不容缓。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点及趋势
  (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经常使用的诈骗方式多达20余种,其中以网络贷款诈骗、投资理财“杀猪盘”诈骗、兼职刷单诈骗、冒充身份(公检法人员、熟人、客服)诈骗、购物理赔诈骗等诈骗类型居多。从统计情况来看,2023年全区发案情况中,通过网络贷款的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约占3.77%,投资理财“杀猪盘”诈骗的案件约占9.75%,以兼职刷单方式实施诈骗的约占41.43%,冒充公检法人员、熟人或客服进行诈骗的约占20.24%,以点击链接、识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诈骗的案件约占3.32%,以中奖、抽红包、送礼物、送游戏道具等方式诱骗受害人的案件约占2.29%,以购物退款进行诈骗的案件约占3.18%,其他类型的诈骗案约占16.02%。
  (二)受害群体分布广泛。依据男女行为特征差异,受骗人群在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呈现较大差异。受骗男性约占48%,女性约占52%。在网络贷款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中,男性受害人的占比高达64.71%,女性受害人约占35.29%;但在兼职刷单类电信诈骗案中,男性受害人仅占比37.6%,女性受害人的比例则高达62.4%。从受害人年龄分布范围来看,20岁以下约占5.46%,21-30约占28.12%;31-40约占30.82%,41-50约占21.77%,51-60约占12.04%,61岁以上约占1.8%。未成年主要以游戏充值类诈骗为主,大学生以刷单返利类诈骗为主,退休老人主要以投资理财诈骗类、冒充亲友类诈骗为主,社会阅历少、收入偏低的工作人士主要以刷单返利类诈骗;收入偏高的工作人士易被投资理财类诈骗。
  (三)诈骗金额居高不下。2020至2023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给被害人造成的财产损失金额居高不下。从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全年案损10201.27万元,2021年全年案损11396.03万元,2022年全年案损11157.62万元。截止2023年11月,全区发生30万以上案件34起,50万以上案件19起。
  (四)诈骗犯罪窝点大多数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窝点80%以上在境外,主要集中在缅甸、印尼、柬、菲、越、泰、老、马、新等东盟9国,特别是盘踞在联邦制国家的缅北的较多,该地区系地方自治,长期局势动荡,又与我国云南省接壤,为出境实施诈骗犯罪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二、新形势下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建议
  由于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专业化,“黑灰产”多元化,加上协作配合不紧密,给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全社会全力以赴实行打防结合。
  (一)积极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防范治理机制,努力营造“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公安主抓、社会联动、网络管控、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健全完善反诈防诈联席会议制度,构筑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反诈防诈宣传阵地,将反诈防诈宣传教育纳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全面充分调动学校、村社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党员、网格员、楼栋长以及单位领导干部,组织反诈防诈志愿者、宣传队、宣讲团等,针对辖区内近年来高发、频发的电诈案件,梳理汇总每种类型的经典案例,通过讲解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面对面、点对点、键对键地开展反诈防诈宣传,持续营造全民反诈防诈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防范能力。
  (二)构建部门联动协同的反诈体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环节多、范围广,必须紧盯犯罪实施的每个环节,精准施策、综合发力。各职能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研究发现各自领域在打击治理方面的问题难点,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堵塞漏洞。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联席单位职责,明确职能部门的具体任务目标,研究发案形势、交流工作经验、通报存在问题,着力破解“公安单打独斗”难题。要加强企事业单位、学校、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的合作,金融部门要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监控与管理,及时处置交易异常的账户,并及时进行预警提示;电信运营商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及时进行过滤、屏蔽;各大社交网站和网络平台要对聊天中涉及“转账、汇款、银行账号”等敏感词语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网络活动及时进行处置,确保将电诈发案遏制在“萌芽”阶段。
  (三)健全精准智能反诈的预警机制。要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联防”网格运行机制,通过微信群、QQ群等实时发送动态信息,常态化对新型案例等进行预警,全力实施“宣传+预警+劝阻+反制”的精准防控模式,做到“全过程”劝阻提醒,“全覆盖”防范宣传,高危操作实时预警,切实做到“人人皆知,户户防范”。社保、通讯、金融等部门人口基础数据要针对财会人员、家庭妇女、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级分类建立涉诈“易骗”人群库,为后续上门宣防、跟踪预警提供支撑;各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等单位,持续优化完善被骗资金止付冻结工作机制,着力提高资金拦截效果;建立健全公安机关与三大运营商、各个银行等多方联动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合成作战、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的战斗堡垒,确保辖区一旦出现电诈情形,能第一时间精准预警、第一时间止付冻结、第一时间介入调查。
  (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的震慑态势。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建强做实区公安局反诈中心,持续完善同步上案、合成攻坚、联动快打、集群攻坚等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专业打职业、团队打团伙”的专业化打击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公安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打通“公、检、法”在打击治理电诈犯罪上的各个环节壁垒,强化互联网背景和大数据时代下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程序意识,坚持重拳出击,做到快侦、快诉、快审、快判,严厉打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相关黑灰产业链条。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线索收集、研判、串并及侦查工作,做到“打网断卡”,在集中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涉诈银行账户的同时,持续加强技术反制工作,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封堵诈骗网址,坚决依法打击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斩断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信息流和资金链,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承办单位: 主办: 公安局 协办: 发改委、金管局
答复日期: 2024-06-20
答复内容:

姚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电诈案件发案数213起、案损数554.05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77.46%、92.52%。其中网络刷单类诈骗、冒充客服物流类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服务类诈骗、冒充好友熟人类诈骗、虚假贷款类诈骗、交友类诈骗发案较为突出,总体依然呈高发态势,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刻不容缓。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点及趋势
 (一)诈骗手段逐渐多元。随着5G时代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也呈现出新态势,各种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利用“百万保障”、机票改签、游戏充值等。

(二)受骗群体分布分散。受害群体呈现分散状,多领域、多年龄段均有涉及。游戏充值类诈骗中受骗群体多为未成年人、刷单类诈骗中受骗群体多为女性、投资理财类诈骗中受骗群体多为老年群体。

(三)案发案损居高不下。2024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发率、案损金额虽相较同期有所下滑,但整体仍呈高发态势,百万案件仍有发生。

(四)打击成本日益高昂。目前,大部分电信诈骗窝点集中在境外,随着我国对缅北电信诈骗的打击整治,部分诈骗分子逐步向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转移,且作案手段、资金转移更加隐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本日益提高。

二、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的措施

为深入推进电诈打击治理,切实保护我区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通州公安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打击整治、摧毁犯罪链条。一是强化要案攻坚。紧盯缅北重大犯罪集团,坚持全链条打击,以姚红娟被诈骗案、“7.17缅北回流”等案件为抓手,重点围绕引流推广、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等关键环节,持续深挖、扩线经营,全面起底清理“黑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二是坚持快侦快诉。对当前已抓获的216名涉诈犯罪嫌疑人,进一步加强检法沟通、推动快侦快诉,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三是全力追赃挽损。始终把追赃挽损放在突出位置,紧盯“全年追赃挽损数额不低于同期电诈损失额的15%”目标,全面拓展线索、全力追缴赃款。今年以来,已完成资金返还数78笔,为群众挽损130万元。

(二)强化劝阻宣防、坚持前端防范。一是做实预警劝阻。坚持把反诈防线织得更密,以反诈预警处置为发力点,进一步规范反诈预警流程、落实落细劝阻工作,坚决做到群众不醒悟不放过、风险不消除不放过,严防发生预后被骗。今年以来,成功预警劝阻诈骗案件2209起。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持续优化“反诈小铺”品牌打造、创新举办“网络大咖说反诈”警民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科技反诈。坚持科技赋能,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手段开展紧急预警、劝阻、止付等工作。今年以来,成功预警并紧急止付银行卡2万余张。

(三)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攻坚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贯彻党委政府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对辖区的重要情况、阶段性的重点工作,主动向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汇报请示,积极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的良性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联席制度。通州公安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力度,推动防诈反诈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议重要议事内容。三是强化社会治理。加强与网信、移动、电信、联通、银行等部门联动,推动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共同打击,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2024年,通州公安将继续扎实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防管治宣各项工作,以更强烈的担当、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在全区强势掀起新一轮打击整治攻势,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