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九三学社 | 建议/提案号: | 22 | |
标题: | 关于提升农田退水综合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农田退水极易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只有进行科学处置后达标排放,才不会影响入河水质安全。近年来,通州区以落实“河长制”为导向,采取建设高标准农田净化灌排系统、河岸共治、尾水循环利用等措施,推进农田退水治理工程建设,为改善重点断面水质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各支流水质波动非常大,影响重点断面水质改善,农田退水综合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农业面源水污染物特别在汛期和农作物收获期排放(流失)量仍较多。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农业农村局 | 协办: | 水利局 |
答复日期: | 2024-06-28 | |||
答复内容: | 九三学社: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田退水综合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农田退水综合治理工作的关注,从您的提案可以看出,您对我区农田退水综合治理现状了解透彻,指出的存在问题一针见血,提出的措施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今年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是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所有畜禽养殖场按要求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基本做到雨污分离,粪污有储存、不直排。鼓励规模养殖场引用黑膜沼气池、酵解风屏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等新型设备,鼓励规模养殖场流转土地,使用发酵粪肥,循环利用污水;推动猪→粮→猪循环模式创新和畜禽→蔬菜→畜禽模式发展,因地适宜探索适合我区的循环种养模式。二是建立畜禽养殖粪污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落实养殖场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将全区122家畜禽养殖场纳入备案管理,实现了粪污产生量有统计、资源化利用有记录,散养户有粪污产生量和资源化利用去向。三是组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全区近三年未进行联合检查认定和新投产的规模养殖场开展检查认定,不定期开展行业检查和台账抽查,重点查看现场粪污治理情况、台账资料及去向,并定期调查统计,对直连直报平台的相关数据及时调整修正。 二、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印发《通州区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实施方案》,制定《通州区秸秆综合利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推进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重点,以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抓手的综合利用工作。 一是推进禁烧禁抛。全区所有涉农村每村至少配置一支秸秆经纪人队伍和一个秸秆临时堆放点。二是严格离田补助。三是推进秸秆还田。四是实施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 三、推进水产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改造 根据《南通市池塘养殖尾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部署,研究落实一户一方案,组织召开推进会、培训会,组织开展现场督查指导百余户次,5月底率先完成全区21家面积100-200亩水产养殖场尾水排放改造任务,7月初通过了南通市级考核督查。 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高标准打造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一是统一规划,构建“良田”建设“一张图”。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聚资源、整体联动”的思路,大力推进土地连片治理、规模开发。出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零星建筑物清理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坟茔迁移以及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推进土地平整,极大提高了农田装备水平和耕地利用水平。二是严格监管,健全监督管护“两条腿”。发挥区委农工办对乡村振兴的牵头抓总作用,坚持数量、质量、进度同步抓,制订并出台了农业项目管理办法、项目施工和监理单位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立项目专家库,进一步完善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建设。三是示范引领,打造可观可感“好作品”。通过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形成了一批极具示范效应的高标准农田项目。 五、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一是推广统防统治,提高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水平。2023年,在金沙街道港北村、金余村建成了2个省级绿色防控基地。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构建了以“种苗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安全网。二是实施耕保项目,提升耕地质量和等级。组织实施了部级化肥减量增效、省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主要农作物肥情调查、耕地质量及墒情监测等项目,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种肥同播技术等新模式。三是开展肥药“两制”试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作为全省17个县(市区)之一、南通市唯一一个试点县(市区),我区开展了肥药“两制”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化肥农药经营监管平台,加强经营门店规范化能力建设和种植大户化肥农药使用管理,制定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和使用强度指导标准,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模式。 六、推进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利用 下发《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通州区2023年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统一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依托种植大户、农资经营店、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在每村建立一个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回收网点。改造平东通西供销社、石港陆家桥、东社唐洪等3个临时储存点,按照“点收集、片成库、公司运管、部门监督”要求,方便废弃物收贮与清点处置。 七、加强河道建设管理 通过实施区域治水工程,打通河道堵点,由控导节制闸片区调度,增加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九圩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对县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提高骨干河道灌溉、排涝、防洪能力,对农村水环境改善有较大的提升。通过实施河道疏浚,疏通河道,盘活末梢水体,有效改善河道的引排功能。 虽然农田退水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治理工作。 (一)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三棚”整治清理,着力解决散养户的畜禽养殖粪污问题,继续推广循环种养模式,有力提升农村整体风貌。 (二)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重点镇街引进和培育一批秸秆加工利企业,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三)组织“回头看”,对实施养殖池塘尾水排放改造的、面积100亩以上的36家水产养殖场开展现场督查,检查尾水处理池坝及设施的完好性,督促其正常运行,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四)组织增发国债项目2.4万亩和财政补助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十项工程”建设,推进示范区打造。加快“吨粮田”建设,年度完成5-6个千亩示范方。 (五)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测报设备,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积极采取耕地质量提升多项措施,继续加大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力度,推广深耕深翻、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的技术模式。继续推进肥药“两制”试点,抓牢肥药经营门店规范化建设,力争把更多的种植大户纳入平台管理,提高精准施肥用药水平,促进全区化肥农药科学使用、减量增效。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户环保意识,提升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实施认可度。优化网点布局和强化网点考核。定期结算,加强信息化投入,提高回收网点积极性。 (七)围绕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加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发改委联合下达用水计划,督促各镇(街道)严控农业用水总量。通过严管农业用水减少农田退水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农田退水综合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来我们单位检查指导工作。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