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吴丹 | 建议/提案号: | 30 | |
标题: | 关于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处置力度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福寿螺是产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福寿螺有很高的繁殖能力,每年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一只成年雌螺每年产卵超过325000个。由于适应性极强、食性广泛,福寿螺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形成暴发式入侵,对输入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产生重大危害。2000年,福寿螺被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委员会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农业农村局 | 协办: | 卫健委、生态环境局、市监局 |
答复日期: | 2024-06-28 | |||
答复内容: | 吴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处置力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控工作的关注,从您的提案可以看出,您对我区“福寿螺”的发生现状了解透彻,指出的存在问题一针见血,提出的措施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福寿螺”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现已被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委员会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由于其繁殖能力高、适应性强、食性广泛,不加以防控就会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切实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防控,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科普宣传,推进全民参与 “福寿螺”的防控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既艰巨又复杂。区农业农村局每年积极引导舆论,动员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福寿螺”对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的危害性和防控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各界对“福寿螺”的认知度,营造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区卫健委与区生态环境局线上积极发布与“福寿螺”相关的科普知识推文,并结合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开展了寄生虫病防治专题讲座;线下以印发宣传折页的形式,提高群众科学防范意识。 二、提高思想认识,落实防控职责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通知》(苏农种〔2022〕9号)文明确了部门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有力促进了各项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区政府高度重视“福寿螺”的防控工作,每年都将“福寿螺”防控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一号文件”进行部署。区农业农村局每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寿螺防控工作的通知》,推进防控工作的开展;2024年,协调区财政安排了30万元用于“福寿螺”防控,重点用于灭杀药剂的统一采购。各镇(街道)及区有关部门也将“福寿螺”防控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施分类指导,开展科学防控 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福寿螺”的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按照“防除并举,综合治理”的防控策略,进行了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统一采购了灭杀药剂分发到各镇(街道),由各镇(街道)组织人员针对农田的轻重发生区域,分别采取了人工捡除和化学防除的方式,有效消灭了成螺和卵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对辖区农批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能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制度或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相关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并结合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对重点品种定期开展监督抽检工作。 虽然“福寿螺”的防控工作在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长效管理,努力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开展“福寿螺”疫情排查,强化联防联控,积极提供技术指导。针对农田轻发区域,可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捡除;对重发区域,可利用四聚乙醛颗粒剂、茶籽饼(茶皂素)、杀螺胺乙醇胺盐等灭螺药剂开展田间灭杀;对未发生区域,可进一步加强检疫监控和河道拦截,在农田灌溉和河道闸口严格把好进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因灌溉或进水时福寿螺随水流快速传播。同时可进一步加强对“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危害性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发动群众力量,群防群治,协力守护群众食安防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福寿螺”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来我们单位检查指导工作。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