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黄晓林 建议/提案号: 179
标题: 关于畅通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渠道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鼓励“银发族”再次进军劳动市场,已成为国内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一、我区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再就业渠道不畅通。缺乏配套的老年人才市场引导机制,低龄老年人才获得再就业岗位的主要途径是自己应聘,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原单位返聘、创业和中介机构介绍。企业层面,由于缺少老年人才信息,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
  (二)再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只在宏观层面规定了国家保障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权益,但尚未有细化和明确的保障条款,导致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企业由于无法给老年人缴纳工伤保险,不敢雇佣老年人才。
  (三)再就业培训缺失。老年人才尽管工作经验丰富,但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转变的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几乎没有针对老年人技能培训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老年人才进行再就业法律风险方面的教育和保障。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再就业机制。呼吁市级层面,强化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政策引导,通过提供劳动补贴或减税等政策支持,加强从企业、非营利组织到民间组织雇佣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区级层面,制定具体措施,搭建再就业平台;街道和社区层面,推进老龄人才再就业具体实施;单位层面,积极探索老年人才返聘制度,可借鉴日本企业的做法,对年满60岁的员工多采用返聘的方式使其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薪金都相应有所变化,一般不对其进行业绩考核。
  (二)搭建再就业平台。全方位打通再就业渠道,搭建统一的线上老年人才信息平台,快速多渠道储备各行各业低龄老年人才,为供需双方做好服务;搭建线下人才交流平台,每年定时定向召开人才交流会,精准对接供需;发挥就业中介机构作用,设立专门为老年人才再就业进行指导和职业介绍的服务项目。
  (三)建立再就业培训体系。设立专项资金,统筹培训活动,统筹管理推进落实整个工程;以市场主导培训方向,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再就业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培训,为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赋能。
  (四)健全完善再就业保障体系。依法保障再就业老年人才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权益;探索第三方保险保障老年人才再就业权益机制;解决专业技术类退休干部合规取得薪酬问题,鼓励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退休干部在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科技扶贫等专业工作中发挥作用。

承办单位: 主办: 人社局 协办: 民政局
答复日期: 2024-06-17
答复内容:

黄晓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畅通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渠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面临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资源短缺等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阻碍经济的发展,重视和做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顺应人口发展变化、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客观要求。然而,在我国,大量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龄老年人退休后很难继续工作,造成劳动力资源的群体性闲置和社会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我区采取积极有效对策,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才作用,探索畅通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渠道的新路径,积极促进和扩大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

一、搭建服务平台,有力保障低龄老年人再就业

通州区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建立起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充分保障,市场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高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使通州服务社会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源市场设有88个现代化招聘展位及远程面试室、招聘洽谈室、智能化入场匝机等相关配套设施,结合通州人力资源网、通州就业公众号、大数据采集分析等互联网科技手段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这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定期开展线上和线下的专场招聘会。

通州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都举办现场招聘会,还会定时举办网络招聘会和直播带岗活动,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有温度”的服务。今年2月19日,通州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龙年新春首场2024年“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就在家乡·职通未来”新春综合性公益招聘会,共吸引了4160人入场,509人达成初步意向。除此之外,又举办了“春风送真情 援助暧民心”万达专场招聘会、“‘就’在通州 ‘职’通未来”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春风行动“云上探企”直播等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3场,进场招聘企业数600家,提供岗位数2391个,岗位需求人数26307人,为低龄老年人才等各类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

二、建设零工市场,拓宽低龄老年人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目前大部分招聘平台面对低龄老年人所开放的求职专区并未实现,低龄老年人面临着求职渠道窄、就业门槛高、找工作碰壁等难题,部分就业岗位局限于餐饮、保洁、保安、护工等服务行业。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根据省市加快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参照建设标准,南通市通州区零工市场于2023年6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南通通州区零工市场是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登记、失业帮扶、困难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服务、权益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零工市场,可以满足百姓尤其是低龄老年群体零工求职意愿以及用工方“即时快招”的用工需求。市场主要分柜面服务区、求职招聘区、等候休息区、特色功能区等区域。柜面服务区设有“一站式”灵活就业综合服务窗口;特色功能区设有职业指导室、创业指导室等;求职招聘区根据场地面积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建筑和装饰装修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新就业形态等对接洽谈空间。零工市场还设有自助求职桌椅、电脑、触控一体查询机、休息座椅、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设施。零工市场建设以来,我区连续举办多场“服务促就业·筑梦赢未来”通州专场招聘会暨零工专场招聘会活动,月均招聘用工主体40家,月均求职人数200多人,帮扶低龄老年人就业人数60余人。

三、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企业吸纳低龄老年人

低龄老年人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许多低龄老年人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年轻时便在所处岗位发光发热,颇有建树。虽然人到退休年龄,但能力尚未减弱,他们仍有“一技之长”,通过再就业发挥职业余热,将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从业经验、技能要领等传授给新一代年轻人,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健康成长,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区人社局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加大对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宣传,引导企业打破固定认知,破除招聘歧视,认可低龄老年人价值,低龄老年人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对年轻人的就业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鼓励企业可以通过退休返聘的方式让具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较高的威望信誉的低龄老年人回到工作岗位。

四、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培育养老服务人才

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区民政局紧扣建立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以发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2023年,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84人次,通过委托专业学校和联合南通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老年护理专业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全年培训500人次。

今后,为进一步畅通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渠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低龄老年人才再就业,我们将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健全老年就业市场,消除信息壁垒。通过研究出台相关的用工政策,有效鼓励公司返聘退休人员,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和风险;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老年人才再就业平台,促进低龄老年人才优势充分涌流。依托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老年人才再就业援助制度,对急需再就业的老年人才实施重点帮助,针对老年人的就业需求提供就业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岗位工作。此外,建立返聘的试点和机制,召开低龄老年人才专场招聘会,根据老年人人力资源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老年人的工作量较小、工作时间较短等的就业岗位,让低龄老年人才在就业中既能发挥自己的职业经历优势,也可以弥补就业领域的空缺,又不抢占青壮年的就业机会,切实参与到低龄老年就业工作之中,并及时总结试点和经验,为后期向全区企业推广奠定基础。

(二)加大对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宣传。针对目前社会大多数群体对低龄老年人再工作的误解,区人社部门将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是要让用人单位意识到低龄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较高的威望信誉、丰富的社会经验等巨大优势,有效减少人力资源资本的消耗。二是要让低龄老年人家属、子女意识到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可以有效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同时有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需求。三是要让年轻群体认识到退休人员的再工作并不会侵占年轻一代的劳动力市场,相反,低龄老年人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对年轻人的就业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年轻人的劳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对低龄老年人的职业能力培训。一是对低龄老年人进行掌握办公技能、智能技术平台使用方法、现代化工作观念等基础能力方面的培训,更新低龄老年人的工作观念,使低龄老年人掌握现代化工作能力。二是针对岗位要求,对存在再就业需求的低龄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弥补低龄老年人能力短板。此外,搭建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为低龄老年人提供企业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培训,企业为满足岗位需求的低龄老年人提供再就业岗位。三是针对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意愿,为低龄老年人打造符合其自身意愿的特色培训课程,挖掘低龄老年人潜力,为低龄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特色能力,打造有特点的再就业老年人才。四是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整体素质,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根据省、市2024年养老服务工作要点,将组织开展2024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轮训700人次,为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南通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