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杨洪杰 | 建议/提案号: | 20 | |
标题: | 关于全力以赴强招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招商引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积聚城市发展后劲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产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全区还持续开展了“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精神,助推全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商务局 | 协办: | 组织部,发改委,科学技术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石港科技产业园(石港镇),平潮镇 |
答复日期: | 2024-06-26 | |||
答复内容: | 杨洪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以赴强招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各单位和部门、各镇(区、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为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的既定目标贡献招商力量。 一、持续在“精准”上做文章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推动落实《通州区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机制实施方案》,以做强做优产业链为导向,聚焦8条重点产业链推进强链补链招商工作,梳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建立目标企业信息库。结合全区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板块部门联动,精准有效对接,因地制宜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项目,助力家纺、建筑两大优势传统产业焕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壮大。同时,积极谋划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等未来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二是突出重点项目。瞄准行业龙头、跨国公司、世界500强,聚力突破一批旗舰型、龙头型项目,精准推介、精准对接,找准与我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结合点,从“大招商”转变为“招大商”,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确保2024年全年招引重大项目60个以上,百亿级项目实现再突破。突出优质外资制造业项目招引,力争今年全区招引重大外资项目15个以上,其中1亿美元以上2个。 三是突出重点区域。抢抓“八龙过江”先期效应,更大力度跨江融合,主动争取上海、苏南等地区产业转移、功能承接,全力打造南通“新苏南”“北上海”建设的“第一窗口”。特别是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围绕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引导高新区等重点板块,结合自身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大力导入上海、长三角优质项目资源。 二、持续在“要素”上强保障 一是强化载体平台支持。巩固南通高新区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高新区在产业创新基础、空间承载能力、项目服务水平、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加紧完善,发挥全区招商主力军作用。围绕重点交通枢纽建设,拓展平潮镇高铁商务港科创产业平台,紧扣建设科技创新区目标定位,高水平打造“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建设,积极配合做好通常高速的前期工作,增强与上海的快速通达能力。加快推进石港的二级载体平台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和项目引推同步发力,发挥全区8条产业链中石港相关企业行业带动作用,进一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类别,形成配套完善、与高新区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二是全力保障资源要素供给。坚持先进制造业项目100%供地。优先考虑重大制造业项目,围绕项目选址、用地保障等,及时研究会商,做到应保尽保。坚持重大产业项目100%专班服务。以赋权赋能为契机,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实行重大项目分管领导挂帅、项目专员推进机制,全面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服务。坚持签约承诺事项100%跟踪落实。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言出必行、有诺必践,及时兑现承诺的各项政策和服务。坚持重点项目企业高管人才100%优先保障。针对落户项目投资人和高管人才在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住房安居等方面的诉求,及时研究回应,优先协调解决。 三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坚持质量优先导向。始终坚持“一切盯着大项目干,一切围着大项目转”,聚焦聚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始终坚持质量比总量更重要,该放弃的下决心放弃,对拟落户项目加强产业项目质量综合评估,加强意向项目调研论证,项目洽谈时要详细了解项目类型、市场前景、选址要求、供地规模及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其他内容,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拦截“包装”项目和“低档”项目,减少供而未用项目的产生,保障真正急需用地的项目。 三、持续在“结果”上求实效 一是优化全员招商机制。持续优化产业招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线索推荐部门+镇街雁阵招商体系,形成招商引资“全区一盘棋”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以区政府“1+10+7”重点工作月度推进专班为代表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制度,充分发挥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推进办公室职能,明确区级相关部门职责,优化重大招商项目评估、集体决策、“一事一议”等机制,推动重大招商项目快速落地。 二是打造更加专业的招商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深入开展“招商精英培训年”活动,着力打造一支“精于产业研究、精于政策把控、精于项目甄别、精于谈判技巧”的专业招商铁军。持续进行赛马制招商。去年开始,通州区投资服务中心与南通高新区,作为通州区两支最主要的招商队伍,分别在内部启动实施“赛马制”招商,从招商队伍、人才培养、产业赛道等方面发力,营造了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实招商队伍。在全区遴选综合素质好、熟悉经济工作的同志充实壮大招商队伍。深化市场化招商机制。打造“政府定向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招商新模式。高新区已经在积极探索在国有企业设立招商公司,实行聘任制、年薪制等方式招引一批专业招商人员,进一步充实招商力量,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实行体制内、体制外“两支队伍”招商大比拼。 三是树立更加鲜明的考核激励导向。树牢“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将年度新招引项目和外资完成情况纳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重考核,完善督查工作机制,持续跟踪签约注册项目落地开工转化率和建设投运进度。 四、持续在“政策”上创成效 一是深化补助政策。2021年,《通州区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通州区鼓励扩大对外开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出台,两个《政策意见》分别从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方面突出了集成性、引领性、撬动性、绩效性。2022年,通州区又出台了《通州区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补充意见》,首次在产业扶持政策中明确了“免申即享”的服务范围及相关要求。对“小升规、创牌提质、质量强企”等近五十条认定类政策简化程序,落实免申即享政策。现行高质量发展政策对企业有效投入、销售增长、资源盘活、创牌提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奖补,与省市级惠企助企政策形成了有效互补,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也是对石港等重点板块项目招引的强大助力。区相关部门将从产业引导资金、经济贡献奖励、办公用房及人才公寓租金补贴、装修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科技创新补贴等多角度构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创新高质量发展引导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集成度,为项目招引和企业培育注入更强动力。下一步将结合“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举办大型政策宣讲活动,组织送政策进基层、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知晓度,真正让好政策落地生根见效。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近年来,通州区加强与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的互动,推动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并于2020年3月出台了《南通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截至目前,通州区投资设立股权类基金39支,总规模逾212亿元。下一步,区相关部门将优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运作,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力促子基金投向石港、平潮等重点平台内企业,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航空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科创型创业项目,力促母子基金管理公司通过金融招商引入优质项目。围绕产业定位,提升重点园区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水平,加大对已签约企业及储备项目的跟踪扶持力度,把控好项目质量,做好基金投后管理工作。 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 2024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