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民进 建议/提案号: 103
标题: 关于完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意义重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一再推出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关的政策,但真正要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多系统协同发力。
  一、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作用尚未发挥。家长普遍缺乏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对心理问题缺乏识别、干预能力。很多家长不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科学地配合有心理问题孩子的治疗。
  二是学校功能仍需提升。目前虽然已经要求各类学校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尚未配备,且大部分中小学心理教师只接受过短期培训,开展个案咨询的能力不强,更无法开展团体辅导。
  三是社会认识存在误区。科学的精神卫生理念尚未普及,青少年心理疾病“污名化”严重,给青少年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也是造成部分家长不愿带孩子就诊的原因。
  四是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区域内青少年专业门诊心理医生数量少,高水平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门诊也少。
  二、完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完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不妨从“家校社医”四个维度着手,真正构建起“家校社医”协同机制,为青少年心理成长提供一个可预见的健康环境。
  (一)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一是广泛、深入宣传2022年1月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提供规范参考和政策依据。二是依托家长学校推出常态化家庭教育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并研究出台相应考核管理办法,确保家长学习“质”“量”齐升。三是依托未成年人成长中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亲子游戏、危机心理体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帮助家长在具体实践中学以致用。
  (二)完善学校的角色与功能定位。一是加强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并与国内心理学研究专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和专业督导。二是在每学期开展中小学学生常规体检时,同步开展心理健康检查,为在校中小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建立内容完整、持续跟踪的心理健康档案。三是建立同辈互助机制。通过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业务培训和心理督导,充分发挥同伴正向引导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是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通识科普,破除学生与家长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接纳度和包容度。二是引导社区与家长、学校合作,通过举办科技探索、文化交流、社会实践、体育选拔等活动,增强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和团队意识,促进自我实现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三是鼓励社区配备专业心理工作者,做好基层心理健康宣传调查和家庭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对辖区内青少年进行预防性关怀,并协助相关家庭做好青少年居家康复。
  (四)整合和利用医疗资源。一是鼓励学校加强与专业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专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的紧密合作,提高专业力量介入的时效性。二是建立问题学生的转诊和回归制度,畅通中小学与专业医疗机构的转诊、反馈的通道,加快探索精神专业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参与高危学生的诊断与治疗。三是鼓励本地高等院校加强精神专科医生及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培养及引进儿少精神专科医生。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卫健委
答复日期: 2024-06-06
答复内容:

民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严峻,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而“家校社医”协同工作,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举措。为此,各界各部门都在推动此事,也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一、政策引领先行,部门协作推进

我区自2021年4月起,就建立了以区委区政府指导下的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区总工会、区文广旅局、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10余部门参与的“通州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协同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形成工作合力,并且每年都会制订并实施《加强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按部就班推进青少年心理关爱工作。

二、助力成长之路,润“心”于细无声

近三年,全区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加大了推进力度,每所学校均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扩充了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全区学校做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并正常开展个体、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每学期实施心理普测,并建立重点关爱学生一生一档等工作。每学期均进行多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胜任力。同时,开展“春风润心行动”“525心理健康月活动”,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学校在“家校医社”协同工作,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家校携手共进,赋能家庭成长

近年来,区教体局、区文明办、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多个部门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团队,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家长赋能,为家庭助力。工作形式多样,有家庭教育宣讲活动、有家庭教育现场指导活动、有深入社区的家庭辅导活动、有针对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圆桌会议活动、有专业针对家庭教育的心理热线服务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与技巧、融洽了亲子关系。

四、深化社会认知,共建和谐生态

目前政府各部门都加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努力扭转社会不良认知,提升公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以及认知层面的科学性。通过进学校进社区宣讲、媒体宣传等方式不断改善社会生态,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创设优良环境。

强化“医教”合作,促进协同共进

我区建立了“医教协同工作机制”,保证学校重点关注学生能顺利就医,并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医教结合、紧密联系、共同帮扶有心理困扰的青少年。建立了专门的转诊制度和转诊绿色通道,同时专业精神医学机构及相关专家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与培训,建立医教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