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区人资委 建议/提案号: 026
标题: 关于推进我区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我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形象产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建筑业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得到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实现新突破,由2012年的96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755亿元,2018年预计突破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2%;全区共有建筑资质企业267家,其中特级企业6家、一级企业37家、二级企业90家、三级企业78家、不分等级企业56家,涉足专业门类30余种,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多元经营产值不断提高,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资质门类相配套的较为合理的产业体系。  

虽然我区建筑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是企业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区建筑业虽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缺少建筑航母,与央企、国企相比,在人才队伍、体制机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二是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当前建筑业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低,核心竞争力还不强,产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不少企业主要是规模扩张式增长,导致整个行业效益低下。三是专业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我区建筑业房建占比仍然偏大,设备安装、市政路桥等专业施工领域所占份额偏小。四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区建筑业整体人才素质还不高,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还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重要判断,为建筑业改革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导。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又与“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相契合。如何推动我区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现提出如下建议:1.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思路决定出路,积极引导建筑企业把转变发展理念作为突破口,认清发展形势,开阔发展视野,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在思想观念上为转型升级做好充分准备,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攀新高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顽强拼搏抓创新,跨越争先创特色,全力打好建筑企业转型发展这场硬仗,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建筑企业要认识到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增强活力、激发动力、提高竞争力。坚持依法治企、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优化布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区域项目管理,加强区域项目属地化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区域资源,以改革的新突破增强发展的新动力。2.调优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向基础设施领域延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市政、水利、轨道交通、港口航道等专业领域扩展,拓宽资质领域,弥补经营短板。紧跟区域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发展热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抢抓市场份额。抓住南京、苏州、南通三地作为省轨道交通建设试点城市机遇,积极承揽本地区轨道交通工程,更多地进入专业领域市场。同时按照“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思路,鼓励企业向与建筑业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建材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延伸,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继续培育高资质企业,制订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培育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资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指导服务建筑企业晋升资质,扩大业务范围。3.注重人才培育,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举办研修班、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建筑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建筑业人才队伍。加强建筑工人培训,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市场开展现场教育,完善操作工人技能培训体系,依托通州建校平台,采取合作办学、定向培训、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实现建筑业劳务工人向产业工人的转型,建立起以技师和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各工种配套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4.推进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围绕装配式生产基地建设及BIM技术推广应用,有序推进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大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全装修成品住房等技术创新力度,满足国家社会发展新需求。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建筑产业现代化各项指标。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指标作为土地供应、立项审批环节的前置条件。不断扩大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在商品房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加大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等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建筑业发展方式创新,推进行业企业从施工总承包走向工程总承包、从单纯施工向“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发展转型,在创新中打造“通州建造”品牌。引导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建筑建材企业申报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力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掌握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技术的设计、建筑、市政、装饰及钢结构等企业的产业化基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走精细化、专业化、协作化发展之路,为建筑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5.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拓展力。市场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和生命。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抱团发展、集约经营,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南通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建设,增强融资和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由单纯的施工总承包转向PPP、工程总承包等模式,指导中小型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加强与国内优势企业、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嫁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借船出海等方式,努力承接在亚非等国际市场的工程项目,逐步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6.强化管理服务,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力。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变“监管”为“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强化全区建筑业组织统筹工作,结合转型升级新要求,认真制订服务标准,积极主动为全区建筑企业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强调查研究,帮助中小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引导行业梯次发展,南通四建、通州建总、南通新华打造成百亿级企业;通州四建、南通长城、通州二建、通博安装在新的平台上追赶超越;通州一建、通博建设、南通永安等一级资质企业努力培育成10亿左右小巨人企业。积极推动通州中小企业与本地大企业开展合作伙伴,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特色优势和专业特长,与大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拓宽业务渠道。通过区建筑行业协会组织或龙头大企业牵头,研究探索通州建筑企业抱团合作、实现共赢的相关举措。有选择地引导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根据自身资本、技术、人才状况,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打造新增长极。  

通州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指引和企业的拼搏奋斗。实现我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以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创新精神汇聚创业力量,以理性务实的行动书写通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革故鼎新、复兴圆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通州铁军”新辉煌!

承办单位: 主办: 住建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9-05-14
答复内容:

区人资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我区建筑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区建筑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区的优势产业、形象产业和富民产业,得益于国家许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和大力建设,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扶持。目前我区建筑业正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拥抱未来。

1.调优产业结构促高质量发展。弘扬“大建筑”发展理念,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我区建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梯度化。按照“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高处攀升”的原则,鼓励有条件企业拓宽经营领域,调优产业结构。引导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切实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一批优质专业企业。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拓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市政公路、轨道交通、机场铁路、水利水电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专业领域扩展。加快转变工程承包方式,引导特级企业充分发挥现有的设计类资质作用,由施工总承包向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发展,加快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我区骨干建筑企业在做强房建施工主业的同时,近几年已逐渐进入轨道交通、市政公路、港口水利、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专业领域施工,通州建总、南通四建、南通扬子等企业着力纵向延伸,承建的专业工程市场呈加速扩张之势,我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明显加快。通州建总与中铁十七局合作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11月两次联合中标了南通市轨交1号线A组05标段和轨交2号线一期08标段工程,是我区建筑企业与央企合作在本地首次联合总包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南通四建从去年开始也承建了苏州轨交3号线机电安装工程。我区的南通扬子设备安装公司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相继总包承建了苏州市轨交2号线、3号线、4号线部分标段的机电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并且4号线的安装项目获得了“中国安装之星”奖(国家安装行业最高奖项)。该公司在无锡也已承建了轨交安装工程。目前我区建筑业正形成传统与新兴、高端与低端、主营与兼营共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全行业大力实施资质提档升级工程,一年多来,通州四建、南通长城、通州二建3家企业成功晋升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特级企业数占南通全市四分之一,高资质企业数跃居全省前列。去年新增一级企业4家、二级企业17家,机电、市政、环保、公路、消防、幕墙、智能化等热门类增项资质30余项。当前全区共有建筑企业290家,其中特级企业6家,一级企业38家,二级企业100家,三级企业89家,不分等级企业57家,全区建筑企业整体资质呈现高、精、专的特点。

2.转变建造方式促高质量发展。当前,以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的变革和快速推广,是以粗放型为特征的传统建筑业向集约化为特点的现代建筑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我们以装配式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区有10多家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已投入生产,还有多家即将投产,建筑装配式部品件生产基地呈猛增之势。以南通四建、通州建总、南通新华、通州四建等五家企业共同合作投资的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即装配式生产基地,投资总额近1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已完成并于去年10月正式投产,目前年生产能力可达五多万立方。该项目的建成为我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除通州建总建筑产业和南通长城建筑科技2家2017年进入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基地(首批)名录外,2018年我区南通达海澄筑、南通砼研建筑、江苏吉润住宅3家企业已列入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我们将继续支持南通承悦装饰集团、长城装饰木制品公司打造木制品部品部件示范基地。我们高度重视BIM技术的应用推广,去年成功举办了“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高管培训班”,全区二级以上企业120多人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龙头骨干建筑企业率先运用BIM技术参与工程投标以提高竞争力,南通四建、通州建总在上海、南京、南通等重点市场项目上普遍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建筑业的应用,由南通四建、通州建总、南通新华等5家企业联合成立的“筑材网”成为国内首家基于信用交易的建筑行业B2B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开通两年多来,至今已经入驻供应商近五万家,去年底累计签约总额突破800亿元。今年3月我们还组织了30多家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学习推广“智慧工地”和“建材智能管家”软件使用,引导和推进企业实施智能化科学管理,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掌握项目一切信息情况,目前已有2家一级企业明确尝试采用。

3.引导扩展市场促高质量发展。我们顺应市场走势,抢抓发展机遇,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加快拓展市场领域。继续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与建筑业紧密相关的宏观政策研究,捕捉投资热点,明确市场定位,实施精准开拓。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抓住南京、苏州、南通作为省轨道交通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推动更多骨干企业加快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等高端建筑市场。加快中西部市场布局,抓住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抢抓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建筑企业尤其是特级、一级企业采取抱团出击、强强联合等方式,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扩大潜力市场,提高外埠市场份额。我区建筑业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和世界10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中西部市场开拓成效显现,去年湖南、江西、重庆、安徽等市场施工产值增速显著,内蒙古、河南等市场产值翻番。我们定期组织召开建筑业形势分析会,推动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扶持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全区建筑业规模总量继续扩大。2018年全区省外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943.4亿元,占总量51%,同比增长7.5%,首次超过省内完成的施工产值。近年来,通州建筑企业深耕主业,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紧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不断提升在境外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区海外建筑市场工程承包取得连续突破。南通四建继去年9月底中标马来西亚丝绸港珊瑚湾高级公寓项目后(约9.45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初中标国家援外项目马里国巴马科大学卡巴拉校区二期工程(约2.59亿元人民币)。通州建总、通州四建、华东建设等一批建筑企业在境外市场已崭露头角。通州建总目前在以色列中标的海法港口扩建工程开工,分两期、三年建设。上世纪80年代,通州建总开始走出国门,“掘金”海外。如今工程承包从最初的房建拓展到码头、基础设施、道路建设等,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刚果(布)、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州四建2003年就在越南成立了华越建筑责任有限公司,2013年起华越建筑与台企越南富江责任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进行工业地产滚动开发,主要从事厂房建设、出租和销售,目前承包建设生产经营正常。华东建设目前与孟加拉国正在洽谈石油管道安装项目,已谈多轮即将落实。

4.推进科技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核心作用。2018年全区建筑企业创国家和省级施工工法9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7项。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一年多来通州四建、南通长城、通州二建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已达到6家,在南通的县市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创优能力再上台阶,2018年度荣获国优奖5项,省优奖工程37个,国家级QC成果28项,省级QC成果67项,国家AAA级文明工地3项,省市级文明工地分别为36项和55项。目前全区鲁班奖总数已达55项,成为全国创鲁班奖标杆。强化校企合作,南通四建成为清华大学流动站,通州建总成为徐州建筑等高校实习基地。做好全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全区建造师人数去年底达6130人,在全国县(区)中处于前列。企业品牌进一步打响,南通四建、通州建总2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承包商8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有6家企业入围2017年度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有9家建筑企业(集团)进入全区2018年经济发展贡献百强榜,这9家建筑企业(集团)的纳税额占全区税收总额达15%。我们将引导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推动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将继续研究完善为中小建筑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制度,积极引进“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完善建筑企业智能制造、绿色建造支撑服务体系。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建造智能化改造,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在建筑企业部署应用。

5.抓好人才培育促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建筑企业家队伍。继续做好骨干建筑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育,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健全完善宽容失败的有效保护机制,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我们将继续推动企业家参与研究制定涉企政策,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积极树立优秀企业家、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工匠标兵典型,大力弘扬优秀人才精神。按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今年初评选出去年度的“通州铁军”优秀工作者30人,并以重奖鼓励。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体系。2018年以来全区建筑企业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400人。至去年底全区拥有一、二级建造师6221人,总量保持全省前列。2018年全行业新获评中、高级职称760人。我们将积极组织推动建筑企业一、二级建造师申报考核,加强职称评审服务。充分发挥通州建校办学教育、培养培训的支撑作用,加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去年完成八大员、建筑特种作业人员等各类培训10510人次。继续组织建筑企业培训,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推进产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6.强化优质服务促高质量发展。积极的政策导向、扎实的工作举措、优质的服务水平,为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去年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政发[2018]17号)政策性文件,奖励起点再提高,政策支持再加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做大做强、资质晋升、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人才培育、工程创优、争创特色品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幅度奖励,调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继续切实履行职能,在企业热点、重点和难点等方面全力服务,着力打造“通州铁军之家”。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变监管为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继续积极主动为全区建筑企业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服务,做好资质晋升、改革创新、品牌宣传、企业融资、人员培训、安全生产等工作,关注减税降费后建筑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继续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为金融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推动银企合作,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积极帮助企业扩展融资渠道,研究促进建筑企业依托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探索实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鼓励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专项基金开展民营企业兼并收购或财务投资。在安全生产方面,着力抓好企业干部职工的基础教育。在市场开拓方面,积极发挥建筑企业市场服务体系作用。继续延伸“流动党校”,近两年赴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开班,使“党旗在建筑工地飘扬”主题活动持续创新。我们将继续主动服务企业,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要“一企一策”给予帮助。完善改进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保障中小建筑企业公平参与本地市场竞争。坚决支持保护企业及其出资人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严格禁止各种刁难限制企业发展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将问责追责。

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突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力抓资质升级、市场开拓,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不断优化建筑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全区重点项目攻坚,努力推进全区建筑业保持健康稳步发展。

南通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