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徐燕 建议/提案号: 012
标题: 关于健全滨江新区学校规划布点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滨江新区(五接镇)位于通州区西北部,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至2016年底,五接镇常住人口已有近四万人。同时由于五接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各大企业纷纷入驻,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用工需求也随之扩大,致使外来人口数量爆增。

2013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建校达53年之久的五接中学在教育区划调整中被撤并至平潮实验初级中学,导致五接镇初、高中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上学难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五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原则上每个乡镇应至少设置1所初中,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设置2所初中;各地要根据实际条件合理确定学校覆盖范围,一般应使学生每天上学单程步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2]48号文——《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强调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撤并问题,国务院办公厅48号文指出,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是五接百姓,还是远离家乡有着五接情怀的社会精英和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五接的外来人员,关于在五接镇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呼声一直未曾停止过。五接镇建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后,能大大减少学生因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等社会问题;减少多数家庭因子女外出就读增加的经济负担和教育支出成本;为外来工子女就近就读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安心从事生产,为五接镇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家长不再需要陪读,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会得以缓解,本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为此,建议在滨江新区(五接镇)新建初中高中,完善学校布局,促进五接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承办单位: 主办: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9-06-21
答复内容:

徐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滨江新区学校规划布点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滨江新区(五接镇)在2000年10月区划调整时由原李港乡和五接乡合并而成,镇区位于通州西北部,南临长江,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五接镇辖区内共有小学2所(分别为五接小学、李港小学,共有班级42个,在校学生1563人,教职员工88人),幼儿园3所(分别为五接幼儿园、李港幼儿园、滨江新区幼儿园,共有班级24个,在园幼儿846名,教职工93人)。

2010年,为进一步合理调整全区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区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通政发〔2010〕33号)。2013年,根据新一轮布局调整意见,五接初中整体撤并至平潮实验初中,五接镇适龄初中生到平潮实验初中入学。

2016年,区编制“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五接镇保留李港小学、五接小学、五接幼儿园和李港幼儿园,规划新建滨江新区幼儿园和开沙岛幼儿园。2017年,滨江新区幼儿园动工建设,建设规模为4轨12个班。2018年秋季学期,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五接镇两所小学按五接小学4轨、李港小学3轨配置建设,可提供学位近2000个,基本能够满足镇区内小学阶段就学需求。

近年来,受镇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五接镇教育配套服务需求有所增长。目前,全镇小学阶段每个年级人数均在250人以上,一年级新生已经接近300人。镇区内每年200多名适龄初中生到平潮镇就读,确实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8年我区对“十三五”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同时区政府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通政发〔2018〕6号),明确新建五接学校。我们将进一步与相关部门和五接镇(滨江新区)沟通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力争尽快确定五接学校建设选址,早日启动建设工程,确保本地适龄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同时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同等教育。

关于高中布局情况,从目前全区高中分布状况来看,通州主城区有通州高级中学和金沙中学两所高中,中部地区有西亭高中,西部地区有平潮高中,东部地区有三余高中,北部地区新增了石港中学,按照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高中布局规划,通州主城区南部还将建设1所高中,初步选址位于南通高新区西南部区域,建设到位后基本可以满足全区高中学生入学需求。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