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王建 建议/提案号: 42
标题: 关于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老年人的幸福,不仅仅是活的长寿,更重要的是要活得快乐、健康。就我们国家而言,现实的情况是: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逐年在增加。而且,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相比,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健康服务需求明显高于全体人口平均水平。由此,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为人们关心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深入普及也越来越迫切,健康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当老年人身体出现问题,不仅他们自己要承担痛苦,还给儿女增加严重的负担,这种负担体现在多个方面:经济负担是最直接致命的体现方式,生病住院昂贵的费用会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儿女背负很大的经济压力,对于贫寒家庭来说,生一场病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给家庭,儿女沉重的负担。其次,生病住院需要儿女照顾,工作学习方面难免会分心,给儿女带来非常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老人遇见儿女孝顺,会尽心尽责的照顾你,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遇见久卧床前的老人难免会有些埋怨,造成家庭隔阂,不利于家庭和睦,遇见不孝顺的儿女,老人所承担的痛苦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病痛,更是心里上的悲痛,可见,老人的健康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分担,比什么都重要!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人步入老年后,生理机能衰退、疾病增多,心理功能也随之出现老化趋势。由于身心健康的丧失、经济上的丧失与社会联系的丧失,使老年人容易产生对身体健康的焦虑和恐惧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孤独和寂寞以及远离社会的感觉。
  老年人既担心自己有病,又怕到医院检查出病,就自己看广告买药。结果常常是药不对症,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治好病。因为不是所有的保健品、中草药都对健康有益。这类东西中的有些成分会影响肝肾功能,有些还是假冒、伪劣产品。
  一些老人轻信广告宣传或街头游医的诱骗,大量地购买保健品和中草药;一些老人整天沉迷于听治疗各种疾病的热线广播讲座;还有一些老人贪图便宜和便利,在社区让卖销售药品、保健品或保健仪的商家做一些身体某一方面的免费测试、免费试用。一方面是利欲熏心的商家抓住了老年人善良的心容易被利用、把握不住自己、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年人确实存在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也反映出打击和治理虚假医疗的力度还不够。
  (二)增进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措施
  老年人是社会生活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老人自己、家庭、医疗机构、政府等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机制,坚决打击非法虚假医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开展对老年人的健康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坚决打击虚假医疗。在社区或公园常常能看到“免费医疗测试或试用”、报纸和电视上经常有夸大其词的药品广告、广播的频道里有几乎不间断的各种医疗讲座、网上有价格奇高的特效药、公交车里或站台上很多专科医院夸大的医术等等。这些不良信息氛围是影响老年人甚至其它公众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切断这种不良信息源,在加强立法、条例、规则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大执法检查和打击力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资质要严格审查,对医疗广告的投放要严格把关,尤其对举办免费测试、热线讲座的机构要加大准入限制和检查力度。
  2、建立社区老人保健中心。充分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与功能应该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需要长期医疗的人数不断增多,多数老年疾病对医疗服务在时间上要求长期而连续,给社会、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老人们希望就近医疗,比如社区医疗、家庭护理、社区保健、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社区老人保健中心的建立可以很好的适应老年人的这种医疗服务需求。
  3、开办老人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具体途径是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个案心理健康咨询,解答老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心理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还要特别重视引导老年人改变陈旧的老年观,重新认识老年的年龄划分,进一步帮助老年人掌握健康保健的方法,以促进老年人的长寿和幸福。
  4、举办健康教育与咨询专题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地面向社区老人开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题讲座,专题明确、通俗易懂地介绍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常用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宣传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面提高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提高其自控能力,使其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使老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正确的心理认识,不再轻信“巫医”和一些不当的广告宣传,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监护和保健,掌握全科知识和科学合理用药,并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
  5、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宣传。全市基层各医疗单位针对老年人健康方面设置特定的宣传栏,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播放音像资料。在公共场所,社区、小区设立特定的老人健康教育宣传栏,增强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意识。
  6、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活动。开展老年人健康巡讲,覆盖全区26个镇区;宣传义诊;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每年开展老年人健康监测工作;定期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加强对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引导老年人充分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7、加强新闻媒体宣传。电视台开设《老年健康教育》栏目、老年健康教育公益广告,报社开设《老年健康周刊》栏目;市民广场等人流量聚集地开设老年健康教育宣传栏。
  8、开展老年健康意识民调测试。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每年完成全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抽样测试。

承办单位: 主办: 卫健委 协办: 民政局、科协
答复日期: 2019-07-08
答复内容:

王 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长,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同时,老年人也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与一般人群相比,他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区针对老年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健康服务措施。

一、今年我区计划依托部分镇(街道)敬老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初步确定在川姜镇敬老院设置医务室,在金新街道、金沙街道、东社镇、石港镇敬老院各建设1个社区护理站,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家庭基本护理等服务。

二、出台《关于印发南通市通州区65~85周岁户籍老年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免费为通州区户籍的65~85周岁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月份组织发动,11月底完成接种,预计接种32000人。通过疫苗的接种,降低老年人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发病率,减少相应的疾病负担。

三、2009年起,为辖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开展10年来,每年约体检17万老年人,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大量疾病,为他们及时治疗赢得了时间,为早日康复创造了条件,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和支持。体检内容既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也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体检结果及时反馈,并根据体检情况和生活方式评估结果,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控制建议。

四、今年,区卫健委在全区开展养生“保健”服务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内容:是否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免费检查、医疗广告、信息等形式,向老年、病弱等患者作虚假宣传保健品预防或者治疗疾病功能,是否以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等为名,或者假借医学理论和术语欺骗、诱使、强迫患者接受诊疗,推销保健品的行为。

五、区科协每年都与通州日报社、通州电视台、通州电台签订协议,开设专栏,开展科普宣传。在《通州日报》设专栏,全年12期,围绕热点问题,开展科普宣传; 在通州电视台开设《科普大篷车》专题节目,开展科普宣传; 在通州电台开辟《科普进行时》、《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技在线》等专栏,每天滚动播出,每档5分钟,开展科普宣传。

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的普及,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远离虚假医疗的侵害,任重道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下一步,我委将根据您的建议,积极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2019年起,区卫健委每年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活动时间为6月10-16日,结合老年人体检工作,通过举办健康咨询讲座、编辑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及微信、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致力于提高全区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推进全区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二是搭建心理平台,提供咨询服务。今年,我区被确定为南通市唯一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到2021年底,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利用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等人群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等心理健康服务。

三是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区卫生监督所每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员进行暗访,采取“起早带夜式”错时行动,经常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突击查处。重新修订了《通州区打击非法行医有奖举报办法》,提高有奖举报金额,市民一旦遇到非法行医,要保存好相关病历、药品、票据,及时向区卫生监督所举报,将根据案情,给予举报人500至2000元不等的奖励。

尊敬的王建委员,感谢您对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关心,希望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