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邢锦明 建议/提案号: 038
标题: 关于在中小学校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早在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要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砺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意见》要求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要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且要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

据调研:我区一直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中普遍开设有劳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课程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各学段都有规定的课时。小学、初中学段,每周一节劳技课,高中除每周一节大扫除课外,高一年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通用技术课。各中小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意见》的落实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中、小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的劳动意识仍然缺乏,劳动机会仍然很少,劳动能力仍然很差。导致这些问题主 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

自从独生子女的第二代出现以来,特别是“4-2-1”式家庭的涌现,那些 “小皇帝”“小公主”,在四位老人的呵护下,从小就自觉和不自觉的娇生惯养,主动或被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产生的后果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物欲和自我的双重膨胀以及伴随而来的对劳动、劳动者的轻视甚至是鄙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甚至已被那些现实中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歌二代以及独二代和啃老族等彻底颠覆。尤其在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由祖辈们在家所带的儿童,承载着家庭的太多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希望子女逃离农村的心态尤为强烈,俗称“跳农门”。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严重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认为只要孩子认真读书学习,不能因为体力劳动占用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而影响到将来考大学。《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一项针对某示范高中高一学生的劳动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未来的栋梁当中:从没洗过衣服的占79%,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大学生中丝毫未得到改善。有媒体曾经对兰州在校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大学前56%的学生没有做过家务。面对其中的一道题目:你觉得不做家务的原因是什么?A.不想做,讨厌做家务;B.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C.一直都是家里人做,没有想过这个问题;D.不会做E父母不让做。72%的大学生选择了C,6%的学生选择了B,58%的学生选择了A,22%的学生选择了E。这一调查揭示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家庭教育不重视劳动教育,家人包办严重;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培养起热爱劳动的情感和习惯。

2、学校教育方面

过去有一段时期,不少中小学校,为了办所谓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明知道劳动教育在儿童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劳动教育的潜在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地发挥出来,由于对“考试”的全民焦虑和与之相关的应试教育,一些学校就把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具有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的两种存在:劳动教育占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学习时间少了,学习成绩很可能就下降了。因此,这些学校的老师就很自然地侵占了所有的本该属于劳动教育的时间,而用来进行直接的知识教学。甚至个别教师把劳动教育异化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或成为在老师的严密监督之下的另一种场合和方式的控制。这样的工具主义的劳动教育,既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劳动兴趣,更无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似乎仍然扮演着一个外加者的角色,被淡化、弱化甚至是轻视。它好似教育活动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调味品,没能真正有机地融合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劳动教育,还存在资金、设备、场地短缺等问题。我区多数中小学校,除了开展以卫生打扫为主的劳动教育外,有劳技教室,但其中设备简陋,不能满足《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所提出的要求,更没有实验田、实习工厂……学校劳动教育,还面临着劳动安全方面的担忧和顾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如果出了安全事故,后果不甚设想……

3、社会教育方面

有调查研究表明,有的村和社区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也搭建了一些平台,有的企业热心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基地,应该说社会各界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实际上,由于社区、学校、家庭的配合协调等存在问题,还是开展活动“参观体验”的多,“劳动体验”的少,学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

针对上述情况,为此在我区中小学校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将劳动课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计划,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3到9年级切实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保证小学和初中每周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普通高中开好通用技术课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保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通用技术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依据。

2、定期组织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在校园教室卫生、环境绿化美化、住宿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通过开展“苗圃种植”、“微农场”、“责任田”等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劳动。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学分奖励机制等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

3、不断拓展学生校外劳动。在全区中小学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各类活动和载体,为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劳动提供平台。利用综合实践基地、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特别在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为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供优质多样的服务。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或与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生活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农村的初高中生,鼓励他们在农忙季节利用双休日,利用或暑假等时间,在家长指导下,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现“会种田”“想种田”“爱种田”的华丽转身,为我区农业人才的贮备打下基础。

5、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配备。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各学校可以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明星企业家,到校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区级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6、抓好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在区教育局、农委、工商联等部门的协同关心下,各学校积极与校园周边的种养殖场、工厂、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建立教育局备案在册的“区级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劳动观摩、劳动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劳动实践能力。

承办单位: 主办: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9-07-01
答复内容:

邢锦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劳技课目前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计划,义务教育阶段保证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保证小学和初中每周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普通高中开好通用技术课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保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通用技术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目前区内各校非常重视综合实践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目前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评优的依据之一。

各学校在校园教室卫生、环境绿化美化、住宿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通过开展“苗圃种植”、“微农场”、“责任田”等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劳动。

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学分奖励机制等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

目前全区中小学已经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各类活动和载体,为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劳动提供平台。利用综合实践基地、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特别在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为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供优质多样的服务。目前很多学校的劳动课程已经和其他课程融合,做出了特色,比如西亭小学的“盘艺”文化和西亭初中的“葫芦科艺”课程已经初见成效。

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或与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生活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1.农村的初高中生,鼓励他们在农忙季节利用双休日,或利用暑假等时间,在家长指导下,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现“会种田”→“想种田”→“爱种田”的华丽转身,为我区农业人才的贮备打下基础。

2.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明星企业家,到校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区级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3.会同农委、工商联等部门,积极与校园周边的种养殖场、工厂、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建立教育局备案在册的“区级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劳动观摩、劳动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劳动实践能力。


专此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1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