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陈锦昌; | 建议/提案号: | 020 | |
标题: | 通州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同时部署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建议》确定的目标和举措,为通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抓紧贯彻落实。
一、着力重点行业优先发展
1.夯实重点行业优先发展的基础。现代服务业是指依靠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办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包括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业,以及一部分由传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更新而形成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分工细化、推动技术创新、改善发展环境等积极作用,当属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应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关联驱动与外部关联驱动,内部关联驱动与现有服务业呈正相关。通州近几年来,服务业年均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递增,2013年,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233个,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3个,占全部企业数的87.1%。从行业分布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个、占3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2个、占22.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47个、占2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个、占3%。还有物流业有国家3A级企业11家,4A级企业9家,5A级企业1家,物流品牌企业数居南通市的县区之首。且首家创业投资中心于2014年在该区高新区投入运行,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9家基金单位注册资本19亿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金融产品组合、管理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国南通家纺城,致力打造产业新业态,其电商园2015年3月已签约58家电商企业。已开工建设的通州科技新城面积达55万平方米,建设有总部经济区、专业孵化区、创意设计园、建筑研究院、海工研究院以及加速器等。新建的科创大厦定位于打造智慧软件园,承载互联网信息产业,现已有14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种种事实证明,通州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的优先发展有基础,因此,开展行动的主攻目标应以此为着眼点。
2.拓展重点行业优先发展的市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外部关联驱动力来自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生产过程某些环节的体外服务化,与制造业的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性。2013年,通州区有733个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其中资源性的53个、占7.2%,低技术的431个、占58.8%,中技术的166个、占22.6%,高技术的83个、占11.8%。此分类参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的标准。将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参照分类,主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有差异。如资源性企业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务,其他技术性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依次为商务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通州现存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门类与733个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发展的相融性较强,相互促进作用明显。这也揭示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要优先发展,必须在做大做强制造业上下功夫、花力气,着重为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拓展市场。
二、着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1.以中心集聚增强辐射力。通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应以区政府所在地为重点,设立中心商务区。重点开发和推进金融、科技、信息传输、商务服务业等集聚。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易理论告诉我们,资源禀赋是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必要条件,鉴于区政府所在地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快捷的信息交流、方便的交通网络,也是生产、生活的集中地,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能满足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且对周边的家纺城、空港产业园、石港科技产业园的辐射作用显著,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2.以集中集聚兼顾一般性。2014年,通州各镇区年末总人口,高新区、金沙镇合计29.1万,平潮、刘桥、二甲等镇均为7万以上,其余为3—6万不等。2014年,通州八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72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93.2%,其中现代纺织业464.98亿元,主要集聚于川姜镇,船舶海工291.64亿元,集聚于滨江地区,新能源275.60亿元和机械装备207.13亿元,主要集聚于高新区、金沙镇、兴仁镇等。2014年,通州250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地区分布为,高新区51个,金沙镇36个,平潮镇17个,川姜镇16个,兴仁镇、石港镇各12个,先锋镇11个,其余各镇均在10个以内。以上显示由人口、制造业、服务业关联性最强的三大因素分布最显著的特征是重叠性,决定了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布局必须以集中为主,同时兼顾一般。要克服和避免同一行业的过度分散集聚。例如2007年以来,通州曾先后提出建设苏通大桥、先锋、家纺城、空港、汇晟、南通供销等6个现代物流园区的目标,这有条块分割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之嫌。为此应打破行政区划的格局,以全局的观念,开放的手段,合作共赢的方式,谋划和推进区域内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总体布局。
三、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1.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手”的积极作用。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的实效好坏,与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实现“两手”作用的优势互补,齐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主体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使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自由地流向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政府要强化规划引导、设施完善、政策扶持、体制保障等。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建设,包括技术资源类平台、人才资源类平台、投融资类平台、管理服务类平台等。此外,政府作为“守夜人”,在履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职责中,必须切实把控“三张清单”划定的权力边界:即负面清单——法无限制既可为(企业),权力清单——法无受权不可为,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
2.激发市场主体与大众创业的两大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如此。目前,通州现代服务业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是现代服务业经济的主要力量,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将极大地激发现代服务业企业主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创造服务品牌的活力。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焕发出活力,大众创业的浪潮席卷而来。有资料显示,通州区上半年新注册创业型企业947户,其中第三产业301户,占总数的31.7%,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显著提高。这源于商事制度的改革,大大降低了创业创新的门槛,政府的快捷服务和扶持发展,激发了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增添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
3.落实现代服务业标准与体制两类保障。为确保通州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完善服务业标准,这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规则,也是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可提升服务业企业的社会声誉,促进服务技能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企业标准化工作可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合、企业为主、有序实施”的步骤推进。2013年5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峰会”演讲中指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体制机制的制约。”可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需要着力打破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打破“九龙治水”的格局,致力于区域和部门之间作用力的同向共振;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准入制度,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提高改进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现代服务业,引导行业内良性有序竞争;改革有关税费制度,实行与工业企业同样的用地和水电气等价格,对符合战略规划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人力资源培训、研发投入等费用在税前冲减;完善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机制和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等,以保护和调动一切有利于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服务业发展局 | 协办: | ;发改委;商务局;经信委; |
答复日期: | 2016-05-04 | |||
答复内容: | 陈锦昌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