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 建议/提案号: 010
标题: 关于提升通州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一、影响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一是投入强度有待提高。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强度反映了企业对科技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也是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基础。2014年,通州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强度为1.16%,九县(市、区)中居第五位,科技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在九县(市、区)中居第八位。
    二是产业规模有待壮大。2014年,通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5.65亿元,九县(市、区)中居第二位,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2.3%,低于南通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九县(市、区)中居第四位。2014年,通州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的企业179家,九县(市、区)中居第四位。
    三是盈利水平有待改善。2014年,通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54.96亿元,九县(市、区)中居第四位,利润总额占产值的比重为7.0%,九县(市、区)中居第五位。
    四是生产效率有待提升。2014年,通州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24.06万元/人,九县(市、区)中居第七位。技术工人紧缺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突出问题。通州境内没有技工学校是造成技术工人较少的重要原因。截止2014年,南通市区(除通州外)有3所技工学校,海安、如皋各有两所,如东、海门各有1所,这些学校的在校生人数达到18744人。
    五是小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2014年,通州186家规模以上企业有科技研发活动,九县(市、区)中居第五位,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4.9%,九县(市、区)中居第六位。84.6%的小企业没有科技活动。
    六是事前事中政策支持有待加强。通州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多侧重于事后补助。奖励性质的事后补助可以调动企业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但不能有效解决企业科技活动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提升通州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意识。一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积极的扶持政策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完善适宜的财政返还、税收减免、专项资金、重点产业扶植及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的创新引导政策;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创业投资、担保等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科技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提供资金保障;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环境,完善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在扶持有带动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大企业的同时,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小企业要降低标准,提高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强化企业竞争意识。加强体制创新,增强通州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和压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坚持对外、对内开放,逐步消除产业进入壁垒,鼓励企业之间竞争,使企业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外在压力。
    2.进一步深化创新体系建设。一是优化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无论是孵化器理论还是增长极理论都表明高新技术园区能够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其发展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南通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企业招引、高端技术研发、尖端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在资金、生长环境、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孵化一批创业创新型、研究型高新技术企业。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合作交流,以“乘数效应”带动园区内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二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使企业成为先进科技成果的吸纳和应用者,成为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联合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咨询培训、科技孵化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成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三是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实人才后备力量。根据通州的教育结构,高职专科院校可以开设与产业用工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培训课程,专门培养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第一线的工程人才。充分抓住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契机,广泛吸纳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为通州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通过提高待遇、专项奖励等优惠政策尊重知识、留住人才,为通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造高层次的智力保障平台。
    3.进一步扩大高新产业规模。一是加快园区建设,使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户通州。以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锡通科技产业园、南通空港产业园等高水平载体建设为契机,加大招商选资工作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落户通州。做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规划,围绕延伸产业链,编制好高新技术产业招商项目,开展针对性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领军型企业。对拥有关键技术、极具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要放宽招商政策,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地。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更多的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多渠道、多方式加大传统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制开发,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传统产业内部之间建立研发联盟、技术联盟和标准联盟,加快技术在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以及传统产业内部的扩散。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使更多的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
承办单位: 主办: 科技局 协办: ;高新区;商务局;经信委;
答复日期: 2016-06-21
答复内容:

通州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提升通州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贵会在提案中所分析的影响通州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几个因素,符合我区实际情况。所提的提升通州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与区委区政府的政策精神高度吻合,也十分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需求。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局正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力争到“十三五”期末我区高新技术产业迈上新台阶。
  一、“十三五”通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高新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比重达到48%,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8%以上。
  二、“十三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苏中率先达小康,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总抓手,加速资源集聚,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以南通高新区建设为引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坚持产业为方向、人才为支撑、制度为保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生产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加强政府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机制改革和体系建设,优化科技服务,加强产业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形成以产学研为纽带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争创新常态下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措施
  1. 高水平建设南通高新区。南通高新区是全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建立技术扩散、创新引领的联动机制,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使高新区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围绕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主导产业,实现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发挥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上海自贸区开放合作溢出效应,大力吸引高校院所、大型企业到高新区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带动产业创新链实现跨越提升。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高新园区布局,完善高新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高新园区创新核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科教、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向园区集聚。引导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科技企业“栖息地”。
  2.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坚定不移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贯彻实施省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大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以科技园区为依托,整合财税、法律、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专业力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针对性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和帮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快速增长。深入贯彻“科技创新20条”等惠企政策,确保各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落地,除可享受国家规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进行研发费用确认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等优惠外,优先支持其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择优推荐其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等政策支持。
  3. 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顺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高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全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培育以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升级高端纺织、现代建筑、船舶海工等支柱船业,壮大做强产业基础。启动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支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启动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发展航空配套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4. 做实做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按照“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化”的要求,围绕全区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和新兴高技术领域成果转化项目等,支撑纺织、建筑、船舶三大产业研究院建设。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流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以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全面合作。二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放,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创新资源共享。加强网络功能开发,畅通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多种服务。三是加快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之窗建设,强化江海园梦谷功能,推进南通家纺城整合资源、融合产业,构建传统产业的转型空间,新业态的延展空间,深入开展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鼓励石港科技园、锡通科技园等及有条件的镇对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孵化载体、闲置厂房等进行改造,集聚相关产业联盟、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廉价宜居的创业空间。
  5.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贯彻实施省市有关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动大型金融机构分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高成长企业群体,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开拓科技金融业务,定制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设立区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完善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而发生的不良贷款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和分担;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创建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贷款担保、科技保险等业务在内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
  衷心感谢贵会对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心,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州区科技局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