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12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112日在通州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李雪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通州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定发展信心,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民生建设、效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4.1%;完成财政总收入70.2亿元,增长26.8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27.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亿元,增长17%,为“十二五”加速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主动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106030调整为75934。工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16%;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240亿元、销售1186亿元、利税117亿元,分别增长18%14.5%12%。亿元以上企业达263家,实现产值847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2%。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五大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6%。荣获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企业上市领跑苏中苏北,江海电容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蛟龙重工在新加坡借壳上市[1],上市企业达6家。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新增鲁班奖、国优工程奖和詹天佑奖各1项。服务业提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60亿元,增长36.6%,增速全市第一。南通家纺城、东大商贸市场群等4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入15.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入的26.3%。家纺研发会展中心、家纺城物流二期等5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创业大厦等8个重点项目主体竣工。兴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空港产业园实质性启动。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渔湾水道、忠孝文化园等景点开发步伐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4%。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145个,完成投资11.15亿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9.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1.53万亩。编制完成《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启动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2]建设。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称号,跻身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市、区)行列。农技、农经、农业资源开发、气象等工作不断加强。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完成高新技术投入7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8亿元,分别增长30%2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4.8%29%,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7%。申报立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18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3家、民营科技型企业37家、高新技术产品50个。大力发展创新载体,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科技孵化器2个,组建省电容器及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总数居全市之首。拓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科技镇长团”[3]成为地方与高校合作的新纽带,“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通州”等活动成效显著,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6项。完成国家和省级人才智力引进项目31个,全市领先。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特殊贡献专家2人。申请专利3825件,其中发明专利629件,专利授权2310件。南通家纺城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列为优秀案例示范点。申报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6个。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称号。

  服务经济积极有效。区政府定期召开季度经济工作点评会、月度政府工作例会和重点工作会办会,密切跟踪重大项目进展,及时化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缓解土地要素制约,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金沙镇“万顷良田”工程顺利启动。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新增贷款75亿元,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入驻通州。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新增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6家,率先在南通地区试行商标权作价增资入股,邮政储蓄银行天后宫村自助服务区成为全省首家村级自助银行服务区,成功推出支农绿色希望信用村、大学生村官创业一卡通等创新产品。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成省金融生态达标区。

  ——持之以恒强基础,跨越赶超蓄势待发。

  载体平台全面打开。合力推进拆迁工作,完成拆迁353万平方米。江海开发拉开新框架,“一园三区”开发步伐加快,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开发区完成拆迁106万平方米,南区“三横四纵”道路[4]建设全面推进,为重大项目落户打下坚实基础。锡通科技产业园[5]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成为跨江合作的新亮点。张芝山镇完成拆迁101万平方米,腾出土地7平方公里,为加快推进锡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支撑。滨江新区完成拆迁20万平方米,完成横港沙固沙护滩首期3000亩吹填工程,二期2万亩匡围工程有序推进,通用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已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滨海新区南区二期吹填、北区1.5万亩围垦、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供应站等工程全面竣工,中心商务区拆迁、安置小区配套工程全面完成。金通二大道、平海大道一期、通富路北延全面启动,临海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全面动工。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组织力度。成功举办第十六届金秋经贸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新组建2个驻外招商分局,外派常驻招商人员超过100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建规模以上工业项目750个,完成工业投入204亿元,增长17%。开发区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恒汉化纤首个1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立项。总投资20亿元的南通供销产业园成功落户,成为全区首个大型央企项目。综艺科技产业园、大富豪产业园、桑夏软件园、东方泵业、宏德机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金飞达产业园、东源电器产业园、江苏三友集团、古镇灯具灯饰城等项目成功落户。联动项目实现突破,国盛精密机械、一本调度、威尔机电、光伏玻璃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新批外资项目45个,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1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65亿元,新增私营企业3084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0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增长38.5%;新签外经合同额2.2亿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2.15亿美元。新办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10家,投资总额3.3亿美元。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有了新提升。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区政府工作部门调整为27个,撤销副科级以上机构11个,调整区级机关有关部门职能181项,构建了适应通州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人员补充程序。深化镇医院体制改革,每个镇由政府举办一家医院的目标即将实现。“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按照“五统一”原则,激发城镇发展活力,7个镇试行载体建设项目制[6]成效初显。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组建“三大合作组织”[7]197家,社员覆盖率达40.6%,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荣获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

  ——统筹城乡促融合,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城乡规划日趋完善。城东新区、银河新区、老城区共26.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完成最终成果。完成中心城区环卫、燃气、给水、绿地系统、防震减灾等10个专项规划编制,严格规划要点研究,明确建设控制性要求。调整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开沙岛旅游度假区、家纺新城概念规划及横港沙发展规划、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总体规划,启动兴东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研究。全面完成各镇总体规划修编,15个镇实现镇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4个镇开展道路等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农田专项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开展违反规划和容积率整治,有效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中心城区形象明显提升。以“城市建设推进年”和“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实施132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全力推进城东新区“一湖八路”[8]工程建设,南山湖湖体基本成型,新区开发初具雏形。银河新区厦门北路、太山路加快建设。完成人民西路改造,金桥西路、五一路建成通车。实施建设路、人民中路两侧立面出新和世纪大道、新金中路景观亮化,完成人民公园扩建、金桥东路等绿化景观工程,铺设世纪大道、人民东路、朝霞西路等污水管网。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强化“三车”整治,改造朝阳路转盘,新增停车位300个。改造老小区67万平方米。完善“大城管”机制,数字城管运行更加顺畅,管控范围20平方公里,及时接处率达98.8%。城管执法大队、城建监察大队标准化执法通过省级验收。

  镇村面貌持续改观。以生态镇村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生态环境,18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9]省级验收。南部地区、石港、平潮等14个污水处理厂(站)建成投运,建设配套管网80公里。实施区域供水一体化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覆盖人口30万人,完成3.5万座农村改厕任务。推进公交便民工程,东部地区率先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等工程,新建改造泵站75座,新建防渗渠道211.7公里,疏浚县乡级河道430公里,整治村庄河塘845万方,被评为省河道疏浚先进县(市、区)。新江海河闸管理所晋升为国家级水管单位。新建农村公路68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桥梁149座。着力加强集镇管理,在7个镇试行派驻城管执法中队。全面建成区域性农村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四位一体”长效管理[10]得到强化。荣获全国首批村镇垃圾治理全覆盖县(市、区)称号。

  ——力促共享惠民生,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就业再就业持续推进。统筹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技能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1.1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下移农民创业就业服务,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开展“百企千岗大型人才洽谈会”、“百优企业南通专场人才招聘会”等活动7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大力推进新农保扩面工程,新增参保11.68万人,参保率达98%,参保率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新农合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8.9%。企业三大保险覆盖面稳中有升。再度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发放定期补助金8018.6万元,发放困难群众一次性物价上涨补贴450万元。完善抚恤、补助、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兑付定补资金3749万元。为1205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315.7万元,实现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全覆盖。调增800多万元,实施尊老金提标扩面。开展多层次养老社会化服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96家。深入实施“百千万救助帮扶”工程[11],扎实开展“扶贫助残行动日”等慈善救助活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城区开工建设安置房145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20套。加强社区建设,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称号。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文教卫体等事业协调共进。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余北小学、志浩小学等25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竣工,高水平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评估验收。卫生事业取得新业绩。建成第四人民医院综合楼、第八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有序推进中医院门急诊楼、第二人民医院等重点工程,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测和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实施。镇、村世代服务中心(室)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验收。深入实施“12345”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第二届江海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再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小戏《欢庆与建国》、小品《浪漫的夜》分获省五星工程金奖、银奖,版画《寒冬》荣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一等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荣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建成开学,成功承办“兵发莫斯科”等重大赛事。完成有线电视主干网改造和20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物价、民兵预备役、兵役、双拥、人防、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以及红十字、老龄、老区开发、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全市第一。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构建“大综治、大调解、大防控、大基础、大管理”五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长安通州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五五”普法高标准通过省市验收。深入推进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等活动,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突出问题,有力保证了世博会等重要时期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创新创优提效能,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9件、政协委员提案247件,一次答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累计公开各类政务信息近1.3万条。受理区长信箱来信1140件。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权力事项实现网上实时全程监控。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服务承诺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妥善化解行政争议。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行政效能有力提升。深入开展“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大讨论和效能服务品牌评选活动,推行会审会办和重大项目信息跟踪服务制度,围绕企业运行、项目建设,切实做好挂钩帮扶和要素协调等工作,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化解难题。巩固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当日办结率达93%。开通“民生直通车”,开展“999民生热线”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坚持重点工作督查与行风评议有机结合,整合督查力量,开展明查暗访,公开评议38个重点科室,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两大体系”建设,增强防腐预警能力。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评审,强化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监督,着力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保证了政府资金规范、高效、廉洁使用。

  各位代表!“十一五”是通州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回顾“十一五”,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增强区域竞争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特色、共享”两大原则,按照“三宜”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全力打造发展新平台,积极培育发展新引擎,着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8.5%29%,总量分别为“十五”期末的3.4倍和3.5倍。

  (二)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前全面达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920元,是“十五”期末的 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10270元。

  (三)始终坚持勤廉高效,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牢牢把握执政为民根本宗旨,强化政府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持之以恒提升效能。加大经济工作、民生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力度,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加强执法、效能和廉政监察,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执行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奋勇争先,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区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通州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江海联动开发基础建设亟需加快,平台承载能力有待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创新驱动能力还不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仍很明显,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任务仍很繁重;全面融入南通步伐还需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有待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水平还需改进提高,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目标

  “十二五”是通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走势,确定了全区“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为目标,继续坚持“特色、共享”两大原则,全力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持续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打造“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辉煌!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

  2、发展方式显著改变。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555.5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明显提高,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3、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示范区。

  4、城乡融合显著加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协调协同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化水平达63%

  5、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创建国家生态区、省低碳经济示范区。

  6、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健康服务和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幸福感明显提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结构、重文化、惠民生、谋幸福”为主线,继续把握“特色、共享”两大原则,深入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效能提升,为建设“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而努力奋斗!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2.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7亿美元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2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民资75亿元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更加注重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和开创性的举措,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努力在新兴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多办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放胆实干,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建立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1年主要工作

  按照以上思路和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着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完成高新技术投入8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5亿元,分别增长21%26%

  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制订并落实科技扶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引领、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强化科技扶持项目评审论证,通过竞争性立项、效益评估等手段,确保资金投向重点突出、积极有效。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鼓励开展针对企业创新的多层次信用担保,积极引进创投、风投和私投。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计划,突出抓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信息咨询、设计、检测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企业的共性需求。完善科技孵化器功能,积极培育入孵企业,扩大数量、提高质量。推进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3个。

  更大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创新需求项目库,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力争建立省家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继续办好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等活动,扩大产学研合作成效,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30个以上。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利用“江海英才”计划[12]等省市人才政策,启动实施“510”工程[13],大力引进新能源、机械电子、船舶海工等产业发展急需的行业领军人才。建立通州籍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库,充分发挥北美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区政府特聘海外招才引智顾问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来通州进行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引导和协助企业选派经营管理人才参加MBAEMBA等高级培训课程,培养通州金领阶层。充分发挥科教功臣奖、人才开发基金和住房补贴基金等激励作用,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创业通州、贡献才智。

  2、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特色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升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14]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着力推进综艺光伏二期、中航虹波、恒汉化纤、通达动力、甬金金属等重特大项目。力争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以上,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实施支柱产业升级计划。推进现代纺织、机械装备、船舶海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纺织产业重点发展品牌服装、高附加值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加速集群发展;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引进汽车部件、数控机床等产业链;船舶海工产业重点发展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环保技术装备等产品群,引进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向品牌化、专业化和优质、安全方向发展。力争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70亿元以上,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落实20个“两化”融合[15]试点示范项目,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做大做强建筑总承包企业,做精做优专业承包企业,推进企业多元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空港产业园、汇晟建材市场等交通枢纽型物流园,加快建设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南通家纺城等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加快建设国盛义乌仓储、现代旗舰家居广场等商贸集散型物流园,构筑“内外运联通,长三角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动漫游戏等产业,加快推进呼叫城[16]、桑夏软件园等重点项目。争创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会展、商务楼宇等产业的发展。加快“通州八景”等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分别培育100亿元、40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1家、4家和11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进上市轨道企业4家。

  3、强化招商选资。坚持把提升招商质量、扩大有效投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夯实平台,优化方式,营造氛围,提升实效。

  夯实招商平台。坚持“产业集群化、用地集约化”思路,加快“一园三区”及各镇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完成拆迁400万平方米,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加快开发区整合、优化、扩容步伐,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6个百亿级经济板块。科学定位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南区拆迁力度,完成100万平方米拆迁和“四横六纵”道路[17]建设,进一步拉开框架。加快污水处理厂、变电所、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物流、商务、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功能配套的高端化,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锡通科技产业园立足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完成100万平方米拆迁,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确保实施首期6平方公里开发顺利推进。加大张芝山镇区改造力度,搬迁张江路沿线企业,推进商务配套区建设。充分发挥先锋区位和交通优势,实施镇区整体开发,实现与锡通科技产业园的融合发展。整合提升家纺产业园,加快商贸、办公等功能配套,打造家纺新城。

  统筹滨江新区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大力推进岸线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加快船舶海工产业园核心区拆迁安置步伐,完成主干道路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船舶海工产业片区承载力。加快东沙大桥、110千伏双回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横港沙固沙护滩二期围堤及1万亩吹填工程,开工建设25万吨级、23万吨级码头,推动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建设,打造纺织原料和新材料产业片区。推动开沙岛旅游度假区骨干道路建设,加速开沙岛整体开发。

  加快滨海新区建设,推动三夹沙围垦、开挖式港池和2万吨级码头建设,实施南北围垦区内道路框架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建设,大力引进以临港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加快滨海旅游专题规划编制,发展滨海旅游等港城配套产业,力争建成国家一级群众渔港。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完善宾馆、商务、金融、办公、生活等各项配套。

  按照“三宜”要求,科学利用各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形成重点园区领衔发展,其他镇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优化招商方式。坚持招商选资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相结合,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强化规划招商。关注关联地区、关联产业、关联企业,推进产业招商。认真研究资本流动趋向,紧盯世界500强、“中字头”、“国字号”、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瞄准上海、苏南、浙江、广东等地区外迁扩张、上下游配套企业,注重精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人脉、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商引商”。

  浓厚招商氛围。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水平,完善汇报、交流等制度,定期进行排名、通报和督查。统筹协调区镇招商活动,做到信息共享、合力招商。进一步强化招商局等职能部门和各镇区园的主体责任,加强驻点招商管理,严格招商人员考评。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优化前期审批和后续服务,实现政企无缝对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新批千万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0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

  4、坚持集约绿色发展。落实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严把项目资源环境准入关。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加快推进金沙镇“万顷良田”工程,推动第二个“万顷良田”项目。推行“用地诚信”制度,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依法处理闲置低效用地,力争盘活存量土地800亩,争创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加大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力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节能改造和管理。深入推进污染治理,持续实施小化工、“三高两低”企业[18]关停并转,加强污染源常态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19],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0个,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家。

  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发展格局。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完善配套的原则,深化完善城乡发展各类规划,着力构建中心城区、镇区、农民集居区和现代农业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制定完善空间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各片区功能定位及开发重点。把握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加强滨海新区(三余)、滨江新区(平潮、五接)、锡通科技产业园(张芝山、先锋)、家纺新城(川姜)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实现园区建设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完善中心城区、各镇区控制性详规,优化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加强区域性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公建设施和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努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集约利用。

  2、以宜居宜业为取向,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管理。

  全力做优做美中心城区。围绕打造南通东部新城,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环境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中心城区空间新拓展、形象新变化、品质新提升。高标准实施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七横四纵”道路[20],完成南山湖水系调整、景观绿化,逐步完善功能配套,加速形成富有现代气息的“水韵金沙”新城。加快银河新区建设,建成厦门北路、太山路等骨干道路,推进商住开发。做靓城区重要区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城市达标建设,提档升级成片绿化,新建景观小品8个以上,建设成片林300亩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推进城区第二批景观路建设,实施世纪大道北段、新金中路等街道立面出新。畅通交通瓶颈,改造大庆路、横河南路,建设五一桥、翠园桥,东延北一环,西延北二环,完善老城区路网。新建一批停车场,增加停车面积8000平方米。继续实施通吕运河城区段护岸工程,疏浚十八总港等4条河道,完成人民路、行根路、城中花苑等雨污管网改造,推进一号横河、金沙横河等水韵景观工程,努力打造滨河风光、碧水环廊。

  加快镇区建设步伐。加大各镇改造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便民商业、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有序推进商品房开发。完善自来水、道路、燃气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小城镇成为农民变市民、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按照“三宜”要求,坚持“五统一”原则,继续实行城镇载体建设项目制,封闭运作,强化监管,为加快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

  快速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空间、功能合理布局,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性研究。加强沿江沿海港口码头、兴东机场空港、沪通铁路以及高速公路接线发展谋划,加强区域交通路网研究。实施金通二大道、南通市人民路东延、青年路东延等工程,加快融入南通主城区步伐。推动平海大道、通富路北延、临海公路等工程建设,为江海联动开发提供支撑。推进先锋互通、袁天线、东南绕城、石江公路改扩建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区域性骨干交通网络。

  持续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理,不断提升标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率,推动城区保洁向道路沿线、后街后巷、城郊结合部等区域覆盖。加强户外广告、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规范店招店牌和报亭摊店管理,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和乱搭乱建。建成有机物无害化处置中心和城区生活固废转运中心。强化集镇管理,加快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

  3、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带动城镇化,通过二产支撑,带动三产发展和城镇繁荣。充分挖掘各镇存量建设用地,全力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积极保障镇区发展用地需求。立足各镇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民进城实现身份转变。

  积极培育城乡消费市场,繁荣城镇商贸流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加强商业网点建设,健全农村日用品消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购销三大网络。培育和规范发展农资连锁便民店200家、农村日用消费品便民超市90家,促进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

  4、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按照中央“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21]的要求,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迈进。重点推动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工程。建成区域供水通洋线工程,新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人口10.8万人,完成农村改厕3.5万座,新建污水管网50公里。二是农村通达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农村桥梁110座,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农村环境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抓手,持续加大“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力度,强化面源污染控制,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金通二大道、平海大道一期等绿色通道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绿化造林,建设苗圃基地3个,绿化造林3.8万亩,新增绿地220万平方米。四是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启动农田灌排系统改造,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工程,积极实施中小骨干河流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19条(段)、整治村庄河塘240万方,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五是农村信息化工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为农服务作用,为农民提供更为广泛的公共信息服务。六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提升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

  不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农业增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120个。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5万亩。积极发展品牌农业,争创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5个。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积极扶持农民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

  三、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共享水平

  1、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巩固民生之本的优先目标,建立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全民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技能人才等各类群体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落实激励政策,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全年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新增就业7000人。培训劳动力1.2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实施“十百千万”工程[22],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劳动力基地100个以上,引进劳动力1万人以上,着力缓解企业用工需求。

  2、积极促进物价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加强蔬菜、粮油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自给能力。认真落实低收入群体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努力缓解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严格控制、审慎出台政府管理价格调价项目,强化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临时干预。做好应急保障预案,稳定农副产品平衡供应。加强价格巡查、监测和调控,及时预警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异常情况,切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努力提高城乡各类社保标准。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政策与市区同城待遇,有序推进保障水平与市区并轨。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水平,确保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200元,同步提高医疗补偿标准,扩大受益面。扎实做好企业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缴扩面工作。推进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时调整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商品房、廉租房、公有租赁房相补充的住房保障机制,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多渠道提高安居保障水平。城区新建安置房150万平方米,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40套。

  4、加大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困难和破产关闭原市属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待遇,提高重残无固定收入人员生活救助标准,扩大受益面。落实老龄政策,逐步提高尊老金标准,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127个,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积极发展慈善和红十字事业,广泛开展“阳光助学”工程等慈善活动。

  5、大力发展事关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均衡教育投入,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稳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强化绩效考核,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强化政府、企业、职教及就学需求“四位一体”,整合职教资源,优化培养方向,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强化卫生事业发展。完善镇医院改革后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23]。实施六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4],继续开展医疗专家“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等惠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建成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门急诊楼等重点工程,强化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努力构建层次分明、分工合理、适应群众需求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深入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25],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启动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建设,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文体广电等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四大惠民”工程,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家纺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刺绣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健身设施配套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实施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数字电视服务品质。积极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

  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区镇财税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集中财力,加大对重要载体、重大项目、重点民生的投入,全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整合融资平台,组建政府控股的实体化运作公司,创新政府投资项目运行方式。加强政府投资工程源头控制、概算评审和资金审计,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完善镇级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强化对镇级财政运行的指导和支持。

  2、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全面拓展商标权、专利权质押等新业务,积极帮助和支持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利用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3家,引进区外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

  3、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双置换”改革[26],整合有效资源,拓展农村发展空间。深化“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社员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扩大农民收益面。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对“三农”发展的信贷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强化耕地保护,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4、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细化、量化工作目标,力求将概念性评价指标改为显性数量考核指标,健全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体系。改进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着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绩效考核制度,力求考核指标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量与质,综合考量经济增长、生态保护、民生幸福、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引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奖惩,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5、扩大对外开发开放。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参与区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多渠道、全方位吸引外资投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施出口产业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出口骨干企业和外贸特色产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创办、兼并企业,开发海外资源,推进技术合作。

  五、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三爱”主题活动[27],激励广大干群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奋斗、创新创业,进一步强化加快通州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推进文明城市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推进“两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进以机关、社区、企业、家庭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强化文化市场、校园周边等整治监管,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积极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启动“六五”普法,全方位推进法治通州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持续促进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突出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努力实现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

  3、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筹建区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办证、缴费、申领、援助等服务网点,试行区、镇、村三级联动,逐步推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服务群众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施,加快构筑便捷有效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社区对小区物业的管理和指导,推进物业管理重心下移。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农村新社区。

  4、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长安通州建设,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继续开展领导下访、接访等活动,加强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监管,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切实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公共安全。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更高水平科学行政。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集体讨论、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系统,增强政府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坚持超前谋划,深入调研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符合通州实际的各项政策。完善政府职责体系,加快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更实作风高效施政。始终把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作为首要职责,深入推进效能建设。改进提升政府管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围绕重大项目、重要资源、重点园区和重点工作,推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更好地营造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更强责任为民理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办好为民实事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以科学政绩观为导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锲而不舍、永不懈怠的工作干劲,始终对群众充满感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深入了解民意、掌握实情,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应民而出、契合民愿。

  更严要求廉洁从政。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公务成本,把更多财力用在支持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通州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推进新跨越责任重大,实现新追求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通州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借壳上市:指一家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蛟龙重工集团于20101月将其新能源业务注入卓越科技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成功借壳登陆新加坡证券市场。

  [2]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20105月,农业部、国台办批准江苏省设立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核心区总面积12万亩,将以发展高科技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以通州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中心,包括东社、金沙、二甲、五甲、三余五个镇,新建集中区2万亩,辐射区10万亩。

  [3]科技镇长团20089月,省委、省政府开始“科技镇长团”试点。20109月,省委选派第三批“科技镇长团”。其中,11人来我区任职。“科技镇长团”的主要职能是推动政府科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隔膜”,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4]开发区南区“三横四纵”道路:“三横”为锦绣路、文昌路、文河路;“四纵”为金海路一期、金山路一期、金欣路一期、希望大道二期。

  [5]锡通科技产业园: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跨江联动开发进程,无锡市人民政府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合作共建锡通科技产业园。2010823日,两市举行签约仪式,锡通科技产业园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产业园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张芝山镇规划16平方公里产业区、4平方公里商务区;先锋镇规划4平方公里现代服务业新城。产业园一期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启动区6平方公里。

  [6]载体建设项目制:指通政发〔20109号文确定的三类平台相关镇,依照做大做强镇区的原则,编制并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的年度经营性用地开发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

  [7]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统称农村三大合作组织。

  [8]城东新区“一湖八路”:一湖即南山湖。“八路”包括“五横三纵”道路,“五横”为杏园东路、银河东路、碧华东路、朝霞东路、玄武湖路;“三纵”为珠江路、湘江北路、长江路。

  [9]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示范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其指标包含5个基本条件和15项建设指标。

  [10]“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指农村“道路、河道、绿化和垃圾处置”四个方面的统一管理。

  [11]百千万救助工程:我区从2006起连续5年,全区5000多名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先富党员结对帮扶200多名孤儿,1000多个农村分散五保户,1万多个农村低保户。

  [12]“江海英才”计划:为南通市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政策,该计划主要包括百千万人才引进、百千万人才培养和人才支持体系建设三大工程。

  [13]510”工程:指在5年内争取引进10名在国内外某一领域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14]物联网: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若干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5]“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10年,我省启动“两化融合”示范区创建工作。

  [16]呼叫城:以呼叫产业为主开发建设的园区叫呼叫城。按照规划,锡通科技产业园先锋镇规划区域将着力打造中国先锋国际呼叫城。

  [17]开发区南区“四横六纵”道路:“四横”为鹏程大道西延、康富路、文盛路东延、文山路东延;“六纵”为双福大道、金海路二期、希望大道二期、金山路二期、金川路二期、东方大道。

  [18]“三高两低”企业:指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

  [19]“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城东新区“七横四纵”道路:“七横”为横河南路、东湖路、太湖路、太湖东路、西湖西路、南湖西路、南湖东路;“四纵”为双霞路、岷江路、澜沧江路、牡丹江路。

  [21]三个重点、三个确保: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22]“十百千万”工程:指通过联系十个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建立一百家劳务用工基地,实现每个对口联系省输出劳动力一千人、每年为通州企业引进劳动力一万人,切实为我区企业缓解用工难题。

  [23]基本药物制度:指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24]六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二是免费对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三是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四是免费为农村妇女检查乳腺癌、宫颈癌;五是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六是实施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

  [25]“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以农村为阵地,以家庭为主体,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将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融入“民富、村美、风气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26]双置换:指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宅,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会保障。

  [27]“三爱”主题活动:即“爱祖国、爱家乡、爱岗位”的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