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01-28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增长2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5亿元,增长23.9%;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0元,分别增长14%和13.5%;城镇登记失业率2.5%。完成南通市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运行质效稳中有升。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制定出台9条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兑现专项扶持资金9600万元,促进了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家纺产业加快业态拓展,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家纺(川姜)画稿交易会、“张謇杯”中国家纺设计大赛,中国家纺电商平台上线运行。船舶海工主攻高端船型,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值规模增长20%。新兴产业产值完成285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创建国家3A级以上物流品牌企业14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7.8%。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854.8亿元,增长24.1%,新增鲁班奖3项、国优奖2项、詹天佑奖2项,获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金奖、银奖各1座,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核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成为全省现代农业新亮点。都市生态型农业成效斐然,新扩建农业项目150个,获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省农民培训、设施园艺、绿化造林先进单位。农技、农机、农业资源开发、气象等工作不断加强。  

项目投入亮点频现。注重调优投资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投入分别增长10%、73%和42%。突出制造业项目投入,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占工业投入比重达60%。实施技改项目299个,完成技改投入87.7亿元,其中设备投入占比74.2%。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周会办、月通报、季点评制度,项目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南通供销产业园一期、大富豪科技产业园、综艺新材料等1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200亿元的恒科纺织新材料一期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即将竣工;甬金金属二期、科技金融港、富都国际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2%,被列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单位。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3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争取上级科技资金5500万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5亿元,增长13%,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全省首家“农字号”院士工作站,成功组建省家纺设计及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大力推进船舶海工装备和高性能压铸新材料公共平台建设。审计数字化管理项目获中国信息化成果奖。强化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工作,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5件,授权专利5615件。深入实施“510英才计划”,成立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新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项目15个,其中新确认省“333工程”[2]培养对象10人。  

二、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园区建设开创新局。国家级南通高新区进入审批程序,完成扩容后规划编制,创新资源加快集聚,重特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百亿级不锈钢新材料、高性能铝合金压铸、汽车配件等特色产业板块加快崛起,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六位。锡通科技产业园“四纵四横”框架基本形成,卡特彼勒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滨江新区全力推动横港沙整体开发,开沙岛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南通家纺城荣获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和省工业设计示范园。空港产业园启动区建设加快推进,华夏航空、顺丰速运枢纽等项目顺利开工。石港科技园总体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启动。  

对外开放实现突破。新引进瑞典宜家、美国德尔福、日本住友商事和新日铁4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完成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6亿美元,增长231%。加大政策扶持和结构调整力度,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完成外贸出口23.2亿美元,增长4.8%。创成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5个品牌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新增境外投资企业7家,境外投资额2.8亿美元;综艺集团建成美国东部最大太阳能电站,并成功投入运营。完成外经合同额1.8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7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10.2%。  

要素供给支撑有力。强化集聚集约发展,盘活存量土地3551亩,建成标准厂房51.4万平方米,争取点供、独立选址用地指标2165亩,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拆迁215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167万平方米。新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3家,成立小贷公司4家、创投公司1家,获省金融生态优秀区。整合资源组建7家国资公司,有效突破投融资瓶颈,成功发行企业债18亿元,区域集优债[3]4.5亿元。加快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新扩建110KV变电站2座,完成配网建设项目287个。       

 三、统筹城乡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功能更加优化。城东新区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建成南山湖公园及城市展览馆,加快推进体育中心、市民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水韵生态的新城形象逐步显现。银河新区7条道路全面建成,一批商住项目加快实施。老城区功能不断提升,307地块、交通路改造稳步推进。完成老通掘路、大庆路等道路提标改造工程,新增停车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42万平方米。加快拓展对外道路框架,完成金通二大道、先锋互通、青年路东延等工程,推进S223线南延、东沙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调整优化公交线网,新增公交站亭40座,实现与主城区公交“一卡通”。  

城市管理持续加强。统筹推进城镇环境提升改造,完成沿江公路、机场路等道路和平潮九圩港路口等节点景观提升工程,世纪大道建成省级示范路。固体废弃物转运中心和有机物无害化处置中心投入使用。派驻城管执法中队9个,推进交通要道、集贸市场等环境整治,集中开展废品收购、渣土运输等专项治理,拆除违章建筑15.3万平方米。推进老小区长效管理,开展物业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年度测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复核。  

镇村面貌明显改善。推进新一轮镇总体规划修编,7个镇总体规划通过论证。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供水主支管道1800公里,实现区域供水管网全覆盖,城乡居民普遍饮上长江水。疏浚河道130条(段),新增造林面积3.1万亩。万顷良田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加强生态镇村建设,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建成省三星级康居村3个,二星级康居村25个,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国家生态区创建通过部级技术评估。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和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示范区。五接镇开沙村入选“江苏最美乡村”20强,平东镇新三十里社区、先锋镇双盟村被评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四、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社保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累计实施各类就业培训4万人次,新增就业8200人。进一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基础养老金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标准。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超过75%。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与主城区并轨联网。实施圆梦助学工程、夕阳敬老工程等救助项目,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1.1亿元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5所学校异地新建,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完成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全民健身活动获评全国先进,顾小飞获伦敦残奥会男子举重银牌。完成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中医院新门诊大楼、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启用。扩大基本药物受益范围,门急诊、住院均次费用分别下降13.6%和7.8%。建成省妇幼卫生先进区和省卫生应急示范区。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喜人[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7个社区建成省文化共享工程示范点。一批“通州好人”享誉全国[5]。成功举办“中华文化(南通)论坛”,“童声里的中国”获评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之首。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人口计生奖励全覆盖。建成药品远程电子监控中心,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物价、兵役、双拥、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以及红十字、老龄、老区开发、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全市第一。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深入推进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示范镇占比居全市前列。深入开展“四项排查”[6],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信访积案化解取得新成效。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实施公共安全智能化工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公众安全感持续增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取得实效,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我们优化重点工作推进、经济运行保障、服务效能提升等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委会、编委会等各项议事规则,完善行政审批、招投标、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推动政府绩效和执行力同步提升。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22件。全力实施10件21项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附件一),惠民程度持续提升。深化“六五”普法活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控,被评为省“依法行政示范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重点工程、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监督防范治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通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较为分散,新兴产业占比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转型发展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资源环境和要素约束压力日益加大,瓶颈制约还需创新办法加以破解;城区规模还显偏小,城市功能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目标思路和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综观内外部形势,宽松向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有利于我们提振信心,进一步争创更大优势。市委对通州提出“加快融入主城区,在工业经济上当好排头兵、在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上有新作为”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通州发展的主方向。同时,我们仍将继续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区域竞争激烈、瓶颈制约趋紧和利益诉求纷杂等诸多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按照新形势、新目标,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敏于抢抓机遇,善于汇聚力量,勇于克难奋进,切实巩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开创通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上级和区委一系列重要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稳增长、提效益为中心,以调结构、促转型为重点,以惠民生、建和谐为根本,深入实施“四大行动计划”,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实现“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业升级,在调优结构上出实效  

规模化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启动家纺创意园建设,拉长提升产业链,形成千亿级现代家纺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船舶海工产业能级,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船舶海工基地。培育壮大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打造百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建筑业转型步伐,启动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工程建设,加速建筑业价值链打造,确保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发挥电子元器件等产业优势,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创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以空港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发展航空修造业、航空物流业和航空服务业,加快培育航空产业基地。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20家,完成新兴产业产值355亿元,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特色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百企创新工程和百企升级工程,新增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2-3家,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2个。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促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推进国际棉花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300亿元。  

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以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园艺、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四大产业,全年实施规模农业项目120个以上,新增高效农业7.5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社30家,建成规范化合作社100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利现代化水平,加强农业资源开发,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 

 二、强化创新驱动,在促进转型上添活力  

集聚创新人才。深入实施“510英才计划”,继续办好“百所名校进通州、百名教授入企业”、“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等活动,省创新创业人才5名、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项目10个。  

建设创新载体。组建现代纺织新材料、船舶海工关键部件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1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2家。推进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建设,开工新建科技创新载体30万平方米。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兴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40亿元。  

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全程服务好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大力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新引进科技金融机构1家、创投机构4家以上。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力度,力争专利申请量50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500件。  

三、强化项目集聚,在量质并举上促提升  

突出产业招商。加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旗舰类、延伸类、配套类项目,放大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创新招商机制,倡导以商引商,鼓励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全年新增工商注册外资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亿美元,区外民资60亿元。集聚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项目20个。重点园区要担当招商主力军,招商实绩占全区80%以上。  

加快项目推进。分解项目推进责任,强化节点完成时效,加快推进南瑞智能电网、杰世不锈钢、恒科新材料二期、瑞木木业、甬金金属二期等项目建设,以增量扩张带动产业升级,打造一批有质量、有效益的产业支撑点。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  

大力扶优培强。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超10家,30亿元企业4家,50亿元企业2家,80亿元企业1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2-3个。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新增上市企业1家,报会企业2家。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外经营业额增长9%,境外投资额超2亿美元。  

加强要素保障。坚持集约发展理念,力争盘活存量土地3000亩。用足用活国土政策,供应土地8000亩。统筹拆迁安置,力争实现年度拆迁安置总量平衡。激发金融活力,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贷款增量突破85亿元,新成立小贷公司3家。进一步整合盘活国有资产,不断提升7家国资公司融资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园区220KV和110KV变电所建设,保障项目用电需求。  

四、强化园区开发,在优化功能上求突破  

推进特色开发。南通高新区着力发展不锈钢新材料、高性能铝合金压铸、智能装备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构筑核心科技园、企业总部区、研发孵化机构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区四大平台,建成国家级高新区。锡通科技产业园做强机械装备、导电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板块,建成省级开发园区。滨江新区加快发展纺织新材料、船舶海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南通家纺城加快提升转型,突出发展新型业态,建设中国南通家纺快速维权中心,着力打造世界家纺名都。空港产业园加快集聚飞机修造、空港物流、航空培训类项目,培育壮大临空经济。石港科技产业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大框架,主动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错位发展工业集中区,打造特色产业新亮点。  

推进融合开发。树立“产城融合”理念,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紧扣土地利用、功能配套、生态优化等关键环节,完成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衔接配套。建设一批生产生活、金融科技服务业项目,提升园区的市政、居住、商务和服务功能,努力把各园区建成产业强、功能优、环境美的宜业宜居城。  

推进联动开发。坚持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导向,鼓励园区横向联动,吸引上海、苏南等先进地区外迁项目组团进驻,大力发展“区中园”、“园中园”。支持园区争取纵向政策扶持、要素倾斜,着力打造成本洼地、发展高地。  

五、强化城乡统筹,在协同发展上塑新貌  

拓展城市规模。围绕打造南通东部新城目标,深化完善通州城区发展规划,加快与南通主城区全方位对接,大力实施南通世纪大道东延、青年路、金通三大道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加大城市组团开发力度,扩大建成区规模,提升城区辐射影响力。  

提升城区功能。加快推进城东新区核心区建设,提升银河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开发水平。完成通吕运河城区段城市设计,提升改造世纪公园,继续实施城区截污改造工程,推进物业管理规范试点扩面,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以铁的手腕控违拆违,强力推进户外广告、建筑垃圾、废品收购等专项整治,持续优化城市形象。  

推动片区发展。统筹各种发展要素,着力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片区格局。以余西古镇、进鲜港、忠孝文化园为重点,丰富城市预发展空间,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东南生态片区。以家纺产业为支撑,打造产业高度发展、功能配套齐全的南部活力片区。以沪通铁路开工建设为契机,加快联动发展,建设以高端制造、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等为特色的西部滨江片区。以石港科技产业园为引领,建设组团清晰、协调互动、集约发展的北部综合片区。  

加快城镇建设。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按照功能定位,找准发展路径,着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发展集约、环境生态的新型城镇。加大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支持石港等市级中心镇建设。深化研究小城镇建设扶持政策,完善收益分配办法,拓展城镇化投融资渠道,增强镇级开发建设动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高起点规划一批新型社区,打造农村新型社区样板。  

六、强化文化引领,在凝聚合力上显效应  

积极弘扬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制意识、科学素质和道德素养。以南通城市精神为引领,营造共建美好通州浓厚氛围。放大“通州好人”示范效应,鼓励凡人善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唱响“童声里的中国”,打造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积极引导网络舆情,传导社会向善的正能量。  

大力推动文化惠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文博中心建成启用。实施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镇级文体广场全覆盖。繁荣艺术生产,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力争更多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新春大舞台”、“欢乐江海行”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精心培育小品、板鹞和民间歌舞等通州文化名片。建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传承保护蓝印花布、西亭脆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发展刺绣、红木雕刻等传统产业。推广南通家纺城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培育扶持家纺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动漫游戏、影视广告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文广传媒集团企业化改革。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旅游、金融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一批优势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超过4.5%。  

七、强化社会建设,在普惠民生上下工夫  

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采取培训补贴、创业补助、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力度,新增就业8000人。以强村带动富民,加快“四有一责”建设,确保村营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40%的村达50万元以上。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继续增加转移性收入,构建城乡居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  

提升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规划启动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机构床位600张,提升镇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功能。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保障标准。建立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加快发展慈善、红十字、残疾人事业,不断完善各类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保障和服务体系。  

提优公共服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7]。加快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保障全区人民“菜篮子”、“米袋子”安全。建成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  

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推进镇村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实效化建设,探索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推动维稳向创稳转变。着力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力争85%的城市社区和80%的农村社区达到省级城乡和谐社区标准。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品牌。健全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大调解综合功能。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以铁的手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强化生态保护,在改善环境上动真招  

注重节约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园区和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加大生态自然保护力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注重专项治理。以铁的手腕控污治污,加大印染、钢丝绳、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重点水系专项治理和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全区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污泥处置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利民污水处理厂外迁工程。巩固生态镇村创建成果,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生态村。推进绿色通州建设,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林木覆盖率20.4%。生态区创建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  

注重机制约束。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能评环评准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后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继续强化自身建设,加快提升行政效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切实提升为民办实事工程效益,继续兴办一批实事项目(附件二)。  

坚持科学施政。注重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科学推进重大决策出台、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大力推行网络听政问政,深化扩大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进一步提升落实率和办成率。  

坚持务实理政。政府及各部门率先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于落实,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努力在一线破解难题、推动落实。更加注重方法创新,优化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细化项目责任分解,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事事能干成的良好氛围。  

坚持高效履政。突出对特色重点工作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踪问效,全面推行差别化考评机制,激发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创优争先的动力。高效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工作,提升履职效率、管理效能和服务效果。问责延误、失误、错误,坚决查处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塑造履职新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监管,深入推动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始终维护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区域发展需要永续接力,宏伟蓝图期待同心描绘。让我们在中共通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力量,开拓进取,为实现“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