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政策解读
来源: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5-15 09:5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总体框架

在框架上,《南通市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九个章节,整体上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阐述《规划》编制的目的、实施期和政策依据,政策依据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南通市“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及《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第二板块为第三至第五章,主要阐述“十三五”期间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以及接下来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第三板块为第六章至第九章,主要阐述“十四五”期间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和实施保障等。

二、关于“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分析

“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完美收局,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确定的主要“三农”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具体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效,乡村建设达到新高度,富民强村得到新突破,融合发展初显新进展,脱贫攻坚全面达标。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还存在着阶段性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和短板:一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不强;三是农业公益性服务不完善;四是“百企联百村”项目少;五是农业项目用地指标紧。“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有利形势是:通州位于长三角重要位置,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特别是南通新机场的落户,给予全区更大发展优势。但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趋于复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比预计的更为严峻,且具有长期性的挑战。

三、关于“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提升江海美丽宜居水平,大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筑牢基本盘,努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实践中扛起通州担当。

《规划》围绕2025年全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农业高质高效。紧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

2.乡村宜居宜业。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农村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乡村新格局。

3.农民富裕富足。坚持就业增收,借力产业集聚集群和重大项目落户,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鼓励支持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土地流转,同步提高农民地租收益和务工收入。

四、推出融合发展理念

“十四五”期间,将遵循“融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业农村外部发展环境。

1.城乡融合发展。实行“多规合一”,强化城乡统筹规划,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通过统一城乡管护机构、统一经费保障、统一标准制定等方式,逐步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源、模式和手段延伸到农村。搭建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双向融合。

2.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促进农业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对接服务上海步伐,把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建成全国农业基地接轨上海的标杆,为上海奉献绿色安全精致“菜篮子”。

3.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六大优势产业充分发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五、关于“十四五”期间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规划》中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重点推进以下十大重点项目。

1.打造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以村庄发展规划为重点,实行片区化打造,集中打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综合示范,集中打造一批可观可感的示范村、先进村,引领全区乡村振兴。

2.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积极推广稻麦油菜优质品种,到202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8.0%,良种优质化率达95.0%以上。积极推广蔬菜园艺业,重点发展设施蔬果、名特优出口蔬菜、水生蔬菜、城镇近郊叶菜及高档食用菌,稳步提升万亩永久蔬菜保供基地生产建设水平。积极恢复生猪产能,加快规模化猪场项目建设,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有效保障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3.高标准农田提标增效。“十四五”期间投资6.5亿元,以建设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州核心区为目标,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科学排出项目建设计划,将项目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结合起来。

4.构建强村富民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深挖、盘活低效使用经营性资产资源,发展多业态集体经济。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健全多部门联动,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促。坚持精准帮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扶贫致富奔小康成果。

5.推进农村产业事例发展先导区。至2025年省级通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6.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迈上新台阶。至2025年升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7.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吸收农户入股等方式,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8.打造产业强镇。立足十总镇,聚焦优质粮食产业,发挥上联上海等城市、下接小农户的纽带作用,把十总镇打造成为产业强镇,至2025年十总镇粮食产业强镇雏形初具。

9.改革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全面推进“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深入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鼓励开展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有序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农村垃圾减量分类收运,逐步形成系统的分类收运处置方式。加强已改户厕的维护。加快城镇污水管网逐步向周边自然村庄延伸,并与农村改厕有机衔接。加快农村水环境整治和修复,提高河网水系引排和自净能力。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着力增加村庄整体绿量,提高村庄景观显示度,鼓励庭院绿化美化。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创建。

六、实施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惠农强农支持力度,预算内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在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农产品流通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稳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四是强化安全生产。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力度,加大对各种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

原文: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