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喜迎二十大

行政审批改革这十年:营商环境彰显通州软实力

发布时间: 2022-10-14 10:28:58
信息来源: 通州日报
【字体:

1.jpg

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

2.jpg

金沙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通州日报讯(记者 樊希萌 通讯员 苏晓蓉 摄影 卑多敏)9月28日,区行政审批局召开“通州这十年”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通州“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发展情况。

良好的营商环境凸显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十年来,我区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促进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加速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李焱明介绍:“追溯行政审批改革的十年,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十年,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十年。”

审批环节简而再简审批服务提速增效

10年前,购买商品房需要到国土部门、房屋产权监理所分别办理房产证和土地证,每个部门从申请到拿证分别要30个工作日;

2016年,原土地登记和房屋登记进行职能合并,整合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

2018年,围绕创新服务机制、精简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将办结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

2019年,推行涉税业务“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权利人在“1个窗口、1套材料、1个环节、2个工作日”即可拿到不动产权证;

2021年,推行二手房转移+抵押登记并案办理,权利人在一个窗口0.5个工作日内即可拿到不动产权证和抵押登记证明;

2022年,将“水、电、气”嵌入二手房转移登记环节,权利人在两个小时内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抵押登记证明及水电气缴费卡。

不动产中心的流程简化是整个通州行政审批改革的缩影。

2015年10月,我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正式设立区行政审批局。2019年3月,按区级机构改革工作要求,区行政审批局与原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合并,挂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十年来,我区聚焦“审批环节简而再简”,创新推出“五联”审批模式,全面推行证照联办、联合评价、联合审图、联合踏勘、联合验收,打造“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实现19个经营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联办,评估评价环节总体时间压缩了65%以上,图审初审时限由过去最长90个工作日缩短至首审7个工作日以内,验收时间由3个月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以内。

企业开办半日办结,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集成服务专区,整合“政务+金融+公共服务”事项,对各环节实行分钟制精细化管理,首套公章刻制政府买单,企业开办由原来的7个环节、跑7个部门、耗时17个工作日,缩减为“一窗通办”“全程网办”“半日办结”。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模式,设计了30~45个工作日并联审批全流程,办理材料及办理结果全流程共享,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由24个环节精简为7个环节,做到一般工业项目办理时间不超过35个工作日,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法定7天缩减至0.5~1个工作日。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12年底,全区企业数量为0.61万户;2022年9月,全区企业数量为3.53万户。

2012年底,全区企业投资总额为916.25亿元;2022年9月,全区企业投资总额为2906.17亿元。

2012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数量为3.54万户;2022年9月,全区个体工商户数量为12.05万户。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企业的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尺。十年来,我区放宽“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推行“集群登记”,降低市场主体设立及扩大的门槛。积极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推进企业注销简易办理。落实“证照分离”改革,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堵点痛点。深化“证照联办”改革,在企业开办“一件事”基础上,稳步推进开办便利店“一件事”、开药店“一件事”等“一件事一次办”,巩固“先照后证”改革成果。

项目投资服务周到有解。我区组建项目审批“前延”服务队伍,从项目招商等前期论证阶段开始,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对项目产业政策、行业准入、能耗排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批前指导等个性化服务。成立以政务服务代办中心为主体,覆盖区、镇、村(社区)三级的代办帮办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各审批环节事项的代办帮办服务,着力实现“有事找代办、繁事都好办”。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现。我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全流程跟踪服务。对重点工程提供“模拟审批”、施工许可“不见面”审批、竣工备案审批网上流转“全流程”服务。启动实施核发施工许可证“工程质监安监手续后置”等改革举措。设置市政公用服务报装“一站式”窗口。积极探索“预先审、容缺办、承诺制”审批服务模式,推进“拿地即开工”,开展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监管简易管理工作等一系列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举措。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需要跑20多个部门、办100多个手续精简到“一窗受理”“不见面”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推动由碎片化部门管理向政府综合管理转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全区营商环境竞争力。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我区深化“互联网+”交易,建设工程、政府集中采购、土地使用权挂牌以及产权交易等四大类项目实现100%电子化交易。推行交易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实现从电脑端到掌上移动端的无缝连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为交易主体量身定制中标贷、政采贷、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履约保函等多元化产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系统,积极推进“评定分离”、专家会审、招标文件预公示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打造“依法透明、廉洁高效”阳光交易环境。

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政务服务周到便捷

走进金沙街道为民服务中心,26个窗口承接区级赋权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85项,涉及人社、计生、民政、残联、医保、户籍管理、交通、出入境管理等10个部门,实现“一门对外”“一窗服务”“一网通办”,老百姓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

十年来,全区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更加便利,推广使用“南通市市县一体化平台”,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通州旗舰店,全区实现1514项权利事项可在线查询、办理。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系统,实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设立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综合服务专窗,打破地域限制,打造长三角地区“零距离”受理审批服务。“跨域通办”事项扩容升级。以全程网办、直接通办、代收代办等方式实现“通城通办”事项37项。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可实现连接上海、浙江、山东等18个省份69个事项进行“跨省通办”。

“不见面审批(服务)”惠企便民。全面梳理区级行政权力事项,提出四大方面16项具体改革举措,目前全区98%以上事项可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2018年底,在全市率先对外运行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涉及6个部门18个窗口近20个服务事项,一年内平均自助办件7万余件,实现了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全年无休假”服务的跨越。

“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牵头组建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工作,全面部署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服务标准落实。线下大厅适时设置“一件事”窗口,平台上线“南通一件事”模块,通过“一件事”改革,已将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整合成“我要开理发店”“我要开超市”等91项套餐式“一件事”,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实现申报。

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推进经济发达镇及高新区赋权工作,实现“区域全程通办”模式。协调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努力让“一扇门”内可为群众办理更多事,加快综合窗口设置,实现更多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指导全区14个镇(街道)232个村(社区)打造便捷、高效、规范的区镇村三级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十载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李焱明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区行政审批局将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更快提升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便利度,更大范围内拓展“跨域通办”能力,聚焦“数字审批”“一号一网一窗”等智能化建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打造通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瞿慧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