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十总镇二爻社区:产业兴旺 百姓增收
来源: 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01 1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当秋姑娘把大地染成深浅不一的黄时,通州区十总镇二爻社区依然是一片绿意盎然。

连片的蔬菜大棚里,青菜、生菜、油麦菜等鲜嫩欲滴;合作农场里,冬西蓝花长势正好,将连片的土地染成绿色;枇杷园里,一棵棵挺拔的枇杷树枝叶茂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十总镇是通州传统农业大镇,位于镇区东部的二爻社区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30亩,土地流转面积5842亩。近年来,二爻社区以产业兴旺为抓手,积极挖掘当地优质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特色富农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穿上鞋套、经过风淋等消毒程序,记者走进智慧农业项目“植物工厂”。干净整洁的玻璃幕墙建筑里,一排排苗床整齐排列,油麦菜、生菜长势喜人,掀开栽培板,水流潺潺,根茎粗壮洁白。“这些菜最大的优势是不使用任何农药。”基地负责人、北京众拓星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亮打开手机上的APP,指尖轻点,光照强度、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种数据一目了然。“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苗期、生长期环境进行精准调控,确保蔬菜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可实现全年生产。”叶类蔬菜平均23天左右就能采摘,一年收获14茬,年产120吨,销往各大超市。“我们希望发挥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带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昨天,绿欣果蔬专业合作社一个个标准化腌制池里,芥菜正在发酵,工人正忙着在地里采摘生姜、辣椒。“平时就在这上班,家里种的芥菜还能卖给合作社,比光种地强多了。”23组村民唐小美脸上溢满了笑容。

绿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为主体,集生产、科研、销售、加工于一体,流转了村里1446亩土地,用于种植无公害芥菜、羊角椒和云南小黄姜,收获后进行腌制,为统一方便面提供调料包。同时建有48个腌制池,年产腌制蔬菜近1万吨,调料包达3亿包,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翻番,带动了周边15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枇杷树四季常绿,全身都是宝,叶子和花可以做枇杷膏,果实可以吃。每逢枇杷上市,来采摘旅游的人可多了。”二爻社区党总支书记曹秀春指着一大片枇杷园介绍说,目前全村共有8000多株东山白玉枇杷,他们借助饶丰果木、佳峰农业两家合作社,探索发展“农业+旅游+文化”模式,建成两处品种丰富的农业采摘园,加快推进休闲、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培育发展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提高了农民和村集体收入。”曹秀春介绍,二爻社区党总支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结合“基层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村“两委”班子带头干、先进党员积极参与,干群关系不断拉近,班子的综合战斗力不断增强,持续上演着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火热场景。“让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让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