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改委供稿 通州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展现新面貌新气象,“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强支撑、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
特色产业板块培育成效明显。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高端纺织、船舶海工、新材料等8个特色产业板块规模产值超百亿元。家纺产业积极拥抱创意设计、直播电商、智慧物流、数码印花,加快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高端化、特色化、绿色化迈进,创新赋能传统富民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新活力。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筑基成势。通州加快传统产业焕新,积极壮大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家纺、船舶传统产业,提质扩容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光伏新技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新能源产业成为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增长极和新亮点。
大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明显。企业加快向“高”向“新”向“强”向“绿”转型,“雁阵效应”日益凸显。2023年全区有75家工业企业上榜全区纳税百强,8家企业纳税超亿元。工业开票销售亿元企业超百家,50亿级3家,百亿级1家。全区已成功创建省建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2023年亿元企业规模产值超千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5%。
(责任编辑:瞿慧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