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说通州1 / 文化遗产

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传承创新两不误

发布时间: 2020-08-31 14:02:49
信息来源: 刘桥发布
【字体:

640.webp (1).jpg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

  刘桥泰和风筝馆的于红伟从2003年起师承其父---板鹞风筝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于海涛大师,开始了自己的板鹞风筝制作生涯,并不断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南通板鹞风筝制作工艺繁杂,融扎、绘、糊、雕等多门工艺于一体。多年来在父亲于海涛的耳濡目染下,于红伟逐渐爱上了板鹞风筝,并潜心学习制作技艺。于红伟谈及学习板鹞风筝学习之路,不禁感概:“扎制风筝地日子枯燥无味,不是因为真心喜欢,一般坚持不下去,我想既然我爱这条道路,不管有多少艰难,我都要走下去。”

640.webp (2).jpg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分三个流程:哨口制作、风筝面绘图、扎制骨架,其中最难的工艺为哨口的制作,一个好的成品哨口既要轻,又要声音响亮,这也是板鹞风筝飞天后能否发出悦耳声音的关键。于红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哨口,力求制作的成品哨口品质更加完美。“做哨口的原料是很多,一般是葫芦的,我和父亲做了个创新,用菱角和花生制成的哨口,做出来效果也是非常的好”于红伟介绍。

  南通板鹞风筝最大的缺点是不易携带,2017年开始,于红伟萌生了改良南通板鹞风筝的想法,力求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其更易携带。经过两年的摸索,于红伟改良的卷筒式风筝试飞成功。与传统板鹞风筝不同的是,风筝骨架从原来原生态的竹子,改良为碳素钢管,由于碳素钢管中间有空隙,可以让杆子从空隙中穿过去。这样就可以将风筝卷起来了。

  十几年的板鹞风筝制作生涯,也给于红伟带来了很多荣誉。2015年南通市风筝制作比赛扎制比赛二等奖、2017年参加江苏省首届乡土文化大赛获得总决赛扎制类三等奖、江苏省“三带”新秀。面对这些荣誉于红伟格外坦然,她觉得能够作为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南通板鹞风筝是我们南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们南通的传统文化,爸爸将这个传统文化传给了我,我要把我们这个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我们的南通板鹞风筝代代相传”于红伟坚定地说。

来源:刘桥发布

(责任编辑:瞿慧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