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如何防治?
来源: 通州三农热线 发布时间:2025-09-17 10:06 累计次数: 字体:[ ]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具有突发性、杂食性,寄主范围广,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蔬菜、芦笋、芋艿等作物。根据田间调查并结合性信息素成虫诱集观测,当前田间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进入四代低龄幼虫发生盛期,加之两夜蛾世代重叠严重,当前田间发生不容忽视,各镇(街道)要抓紧做好防治工作。

一、当前发生趋势

1、斜纹夜蛾:8月下旬以来,人工监测的性诱蛾量不断升高,9月5日、9月9日出现两个明显的诱蛾高峰,当日单芯平均诱蛾量均在200头以上,其中一测报点最高单日单芯诱蛾量达478头,9月上旬累计诱蛾量列2016年以来第3位。另具性诱智能监测系统显示,于9月9日出现明显的诱蛾高峰,单日单芯诱蛾量达103头。卵系统调查显示,9月10-12日出现一个明显的产卵高峰,峰日系统新增卵量高达百株25块。9月14日普查,调查了10块芋艿田,百株卵块0-10块,平均6块,百株初孵卵块6(0-10)块,百株幼虫0-210头,平均128头,均为2-3龄虫;调查了10块花椰菜田(部分田已用药防治过),百株卵块0-50块,平均14块,百株残留幼虫0-350头,平均86头,2-3龄虫为主。当前田间幼虫世代重叠,残留虫各龄虫均有,特别是卵和初孵卵俱多,随着卵的孵化、初孵虫的扩散,田间虫量将有所上升,预计四代斜纹夜蛾在叶菜类蔬菜上偏重发生,近期进入幼虫发生盛期。

2、甜菜夜蛾:性诱人工监测于9月2日出现明显的蛾峰,当日单芯平均诱蛾量达239.3头。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和灯下监测未见明显的高峰。田间卵系统调查,亦未查到明显的产卵高峰。9月14日普查,调查了10块花椰菜田,百株残留虫量0-110头,平均38头,未调查到卵块。调查了4块小青菜田,百株残虫量40(0-60)头,调查了3块嫩豇豆田(防治过),百株卵量0-10块,平均3.3块,未查到残虫。随着卵的孵化,田间虫量将有所上升,预计四代甜菜夜蛾中等发生。

二、防治意见

入秋以来的高温天气对四代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和发展十分有利,四代的发生不容忽视。9月中下旬是我区叶菜类蔬菜的大面积移栽期,特别是油菜秧苗期的虫害控制,各镇(街道)根据虫情指导防治,科学用药,在蔬菜秧苗期用好起身药防治,以减轻大田期害虫防治压力。

1、防治对象田:甘蓝、晚播豆科蔬菜、晚花生、晚播玉米、芦笋、芋艿、大葱等蔬菜,特别是即将移栽的叶菜类蔬菜(包括油菜),要打好起身药,为大田期减少用药做足准备。

2、防治时间:9月中旬全面用好一次药,兼治菜青虫和小菜蛾。后视虫情发生情况进行查治,若四代峰次较多,发生量大,残虫量高,将于9月下旬继续做好防治。

3、防治药剂:选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不选用)等药剂进行防治。

4、注意事项:(1)用药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2)掌握正确喷药方式,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周到,除了作物植株上的各个部位都要均匀喷到药外,植株根际附近地面也要同时喷透,以防漏治滚落地面或钻入土表层的幼虫。(3)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以防抗药性的产生。(4)蔬菜上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用药安全间隔期,对即将上市的蔬菜禁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