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在全区科技人才发展大会上强调:弘扬“四敢”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蓄势赋能
通州日报讯 (通讯员施伟办 瞿镇辅 记者顾艳)2月17日下午,我区召开科技人才发展大会,部署全区科技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建华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鲜明导向,大力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奋力开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蓄势赋能。
过去一年,全区上下锚定打造“全市产业创新高地”目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创新体系生态化,科技和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张建华对科技人才工作予以肯定,他指出,要提高站位,提升视野,以战略高度谋划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是扛起光荣使命的应有之义、是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硬核支撑、是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关键之举,要立足政治站位、自身定位和发展地位,积极把握住重大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对标先进地区,奋力追赶超越,在奋进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张建华要求,紧盯目标、紧扣任务,以务实举措打造更有特色的创新集群。要以科创项目夯实创新的“厚度”,大力招引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探索成立科创人才集团,在专职招商队伍中融入科技人才元素,“以投带引”促进更多优质科创项目落地。要以主体培育提高创新的“热度”,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精准对接,深入实施高企梯队培育,以高水平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要以载体建设增加创新“浓度”,突出高新技术、项目、人才,加速集聚科技项目,打造名副其实的创新核心区、科创强引擎、产业孵化基地等,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张建华强调,要优化服务、加大支持,以系统思维构建更为完善的创新生态。要汇聚人才引领创新,精准发掘人才,用心留住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业服务,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要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推出更多符合通州发展实际的政策礼包,提高政策扶持精准度和政策兑付效率,努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要健全科创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培育,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市、区)优势,营造聚力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张建华强调,要强化领导、注重协同,以强大合力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要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督查考核,形成职责清晰、科学高效的指挥考核体系,强化宣传引导,用好用活各类媒介,开展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先进典型,让创业人才、创新企业在通州倍受关心、倍受鼓舞。企业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真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隐患。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少勇部署全区科技人才工作,他要求,准确把握形势,增强抓好科技人才工作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加压奋进、迎难而上,以科技人才工作的新突破实现追赶超越;聚焦重点任务,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道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硬件支撑与软件服务协同发力,推动引才育才与留才用才一体实施,奋力开创科技人才工作新局面;凝聚共建合力,在优化创新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汇聚创新合力上下功夫,全面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男男到会指导;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佘德华宣读表扬通报;副区长陆忠华主持会议。
区领导陈艳梅、葛锦坤、高洪军、王瑜彬、瞿祖平、许诺、陈伟平参加会议。
会上,南通高新区、各镇(街道)递交了科技人才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江海电容器、深蓝航天、南通高新区、平潮镇、区科技局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