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来源: 通州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06-10-11 17:22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社,市各直属单位:

《通州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十日

通州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确保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步规划,根据我市防震减灾现状和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 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一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防震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镇村防震减灾工作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法制环境日趋优化。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通州市地震应急预案》、《通州市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通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通州市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防震减灾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切实加强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及新、改、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加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执法力度,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责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正在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地震监测条件明显改善。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完成了苏12井地下水井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改造,从而为及时准确捕捉地震前兆信息打下了基础。地震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力得到提高,为地震应急快速反应、准确决策和指挥提供了保证。

地震应急体系有序构建。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地震应急组织机构和全市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及时,活动正常。全市23个镇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灾情速报员),为及时、准确地收集和速报地震灾情,保证地震应急各项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明显增强。编制了市城区防震减灾规划,加强了对新、改、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建立了抗震设防审查及质量监督制度,使新、改、扩建工程符合国家抗震规范要求,抗震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依靠镇建设管理所,加强农民建房抗震管理,提高了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质量。

地震科普宣传得到加强。紧紧围绕“一个突出”、“两个重点”、“三个结合”的方针,全市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一个突出”即突出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两个重点”即抓好社会宣传和科普宣传纪念日相结合这两个重点;“三个结合”即坚持城区宣传和农村宣传相结合,坚持向领导宣传和向社会宣传相结合,坚持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和宣传震灾防御知识相结合。通过地震科普宣传,普及了公众防震知识,加强了公众防震意识,提高了公众抵御震灾的能力。

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苏12井监测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村镇民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依据

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活跃地区之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地震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破坏性地震占全世界的30%,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55%,据专家分析:2006——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7.5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大陆东部地区存在多次6级地震的危险,华北地区可能发生7级左右的地震。

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果在地震带上的人口稠密和重要地区发生7级左右地震,将造成建筑物大面积严重破坏,导致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

受全国地震大形势的影响,专家预测未来20年内,在江苏陆地及近海海域存在发生6级左右、基层大于6级地震的可能性。江苏省历史上近海海域最大地震7级,南通陆地上300年前曾发生过里氏5级破坏性地震。1990年,与我市直线距离仅50公里的常熟——太仓5.1级地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1年12月发生在竹行的3.9级地震,多处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我市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处在南黄海地震带和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与南黄海老震区毗邻,是江苏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面对严峻的震情形势,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益性的防震减灾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十五”期间,工业、农业、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均居江北各(县)市前列,综合经济实力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大中型企业及重要建筑设施比比皆是,素有“江海明珠”的美誉,并以“建筑之乡”、“鱼米之乡”等享誉全国。因此,一旦我市发生强震,势必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防震减灾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防震减灾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均针对我国面临的地震形势,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新任务,要求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因此,编制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显得十分重要。

三、“十一五” 防震减灾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我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法制及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

2、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原则。

3、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提高整体效益的原则。

4、坚持长期与近期目标相结合、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相配套、重点与一般相兼顾、局部与全局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以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本具备抵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广大农村也应基本具有相应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1、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好本市地震数字化监测台网系统,并与周边地震台站及省、国家监测系统联网,使我市具有监测MS1.5级以上地震的能力,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防震减灾部门20分钟内能通报地震参数(地震震级、地点、发震时刻)情况,一小时内能完成灾情速报,一天内基本判断出地震类型和发展趋势。

2、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全市各类新、改、扩建工程抗震设防面达100%以上,对原有未达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进行全面调查,对所有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灾害的工程进行抗震鉴定,并按要求进行加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民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3、提高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全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具有快速高效的应急体系、救援必需的通讯、电力、交通、医疗和生活物资等。

4、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强化政府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公众的预防意识。坚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和因地制宜,因实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积极、主动、科学、有序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争全市科普宣传面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1、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继续抓好地震观测台数字化改造。苏12井观测设备虽经改造,监测水平、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监测项目仍为水温、水位,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增加水化、气压、雨量等项目,通过更新升级现有观测设备,提升地震监测服务功能。

加快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建设。根据国家地震局统一规划和江苏省强震观测东南强震台网建设要求,建设数字化强震动观测台和电磁波监测台,定时向省中心网站发送强震动记录数据,增强地震前兆监测能力,达到有效监控本市行政区域Ms1.5级以上地震的要求。

建立数字测震和地震前兆数据库。在数字化测震台网和地震前兆台网的基础上建设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完成与国家、省、南通市防震减灾通讯网地震信息通讯网络中心系统的链接。

2、着力增强地震综合防御能力

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继续健全完善以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日常领导,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

依法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和省、市政府配套法规、规章,切实履行职责,明确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城区及建制镇防震减灾规划,完善抗震设防审查及质量监督制度,认真落实重大工程和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规定,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可能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和监督。各类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设计进行施工和监管,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

逐步实施农村民居抗震安居工程。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农村民居和农村学校危险校舍的抗震防灾工作,切实把农村抗震防灾管理与镇村规划、建设、改造和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农居建设工程质量,尽快改变农村房屋设防差的状况,积极推进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抗震民居图纸的设计和运用,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全面推进我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建设。

切实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推进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各镇都要建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要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购置防震减灾群测群防所需装备,保证通讯及网络运行经费。加强灾情速报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村(街道)三级地震灾情速报网络,明确灾情速报员工作职责,逐步配备相应装备,由各地财政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3、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立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应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运作,做到反应迅速,按既定应急预案高效有序操作。为检测反应能力,适时组织系统内部演练。市地震局要加快作为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组成部分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按照市政府颁发的《通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镇、各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要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应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具有可操作性。

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系统功能,以消防中队和武警中队为依托,成立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在有条件的社区成立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机构,进行必要的演习和培训,增强公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4、继续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镇村活动,增强对学校、社区和镇村的辐射功能,逐步建立完善市、镇两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员的培训,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宣传作品,建立强化破除迷信、依靠科学迅速平息地震误传、谣传的宣传响应机制。

培育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成功创建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的基础上,在全市培育3—4家省或南通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进一步加大典型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档次。

四、“十一五”重点项目

(一)地震监测预报项目

1、增加苏12井监测功能项目。

2、电磁波监测台建设。

3、地震数字化强震动观测台建设。

(二)震灾综合预防项目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3、筹建通州市防震减灾信息网络点。

(三)地震应急技术系统项目

1、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场所)大楼建设。

2、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与系统建设。

3、成立地震应急救援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到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强化领导,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所在。要健全各级防震减灾工作指挥及办事机构,负责处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市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职,保障我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法制建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是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依据和保障,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带头学习掌握新法律、法规以及省、市政府规章,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管理防震减灾社会事务的业务水平,依法推进事业发展。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我市防震减灾配套措施。

(三)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我市“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构,配备与防震减灾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培养专业对口的相关人才,加强对外防震减灾科技交流和合作,加强基层地震测报及宣传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防震减灾助理员、宣传员、震情速报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逐步形成一支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较高敬业精神,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人员队伍。

(四)加大投入力度。防震减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为保障“十一五” 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所在地财政年度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主题词:防震 减灾 规划 通知

抄送:南通市地震局;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检察院,市各人民团体;市各垂直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