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来源: 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3-02-22 11:22 累计次数: 字体:[ ]

“十四五”时期,是南通市通州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全面推进通州区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作用,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南通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南通市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通州区实际,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通州区知识产权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全区知识产权发展的行动指引。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通州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坚持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谋划,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中推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协同高效。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通州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工作方案》《通州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政策文件,重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集中管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任务。成立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区上下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通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市、区)。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稳步提升。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引领作用显著,积极参与省、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35%,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990件增加到449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8.17件增加到44.3件,有效商标注册量从9337件增加到18974件。“骑岸大方柿”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南通州家纺STHBF及图”三件集体商标获核准注册,取得历史性突破;一般作品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80000件,PCT专利申请量累计达521件,马德里商标注册量累计达60件,驰名商标累计达18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间,共获中国专利奖5项,省专利奖2项。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明显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新增100余家企业参与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亚泰蜡业工艺品有限公司、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金太阳纺织科技、四方科技集团、江海电容器、沃太能源等4家企业承担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获评企业数居全市前列,300余家中小微企业实现“专利消零”,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占比达67.4%以上,昊石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一种提高气相沉积炉处理效率和安全的方法”发明专利2020年通过优先审查获得快速授权,基于该发明专利技术的国家级科技项目成功立项,获得奖补资金一千余万元。构建“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协同合作机制,为企业质押融资提供全要素支撑、全过程指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累计达50笔,金额超5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司法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32件,对245人提出公诉;区人民法院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工作,累计审结民事、刑事、行政案件2557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累计查处专利商标违法案件392件。健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区级、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家和南通市知识产权仲裁服务分中心1家,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通州分中心和维权援助南通家纺城工作站。获批设立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实行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的“三合一”管理,提供行政执法、行政调解、诉调对接“一站式”服务,有效实现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高效维权。全区累计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1家,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1家。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达13家,其中专利代理机构3家,商标代理机构10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载体,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通过“企业家之家”平台等,点对点与企业进行对接服务,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强。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积极打造商业秘密保护示范样板,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指导服务。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不断加强,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信息检索利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培训,促进知识产权人员实务技能的提升。

通州区“十三五”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分类

    指标

2020年完成情况

知识产权

创造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

2.3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44.3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

18974件

累计PCT专利申请量

521件

累计马德里商标注册量

60件

累计驰名商标量

18件

分类

指标

2020年完成情况

知识产权

运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

100余家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家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7家

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

4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5亿元

知识产权

保护

知识产权司法案件、行政执法案件数量

3081件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1家

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

1家

知识产权

服务

专利代理机构

3家

商标代理机构

10家

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

1个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通州区提升产业能级和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也是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和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攻坚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来看,各国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加大“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力度,知识产权成为其打压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深刻变革,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国际秩序遭遇严重挑战。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在重构公正合理的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需求强烈,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在转换发展动力机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论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为新时代全面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江苏来看,我省正处在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迫切需要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作用。从南通来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选择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对南通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迈上万亿元GDP台阶后,南通市进入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目标,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未来发展蓝图。从通州来看,未来五年是通州全面现代化建设起步期,高质量发展发力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期,南通城市“副中心”建成期,必须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发展新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通州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全社会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产出质量有待提升;重点关键领域高价值专利偏少;知识产权优质服务机构及高端人才供给不足,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较低,涉外风险应对能力总体偏弱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和新机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重要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为主攻方向,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和高水平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为推动建设南通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机制,健全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高效益知识产权转化运营机制,增强高品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开创更高水平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各项改革,着力破除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路径,加快知识产权由大到强、由多到优的转变,助推产业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延伸。

坚持开放合作。充分把握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要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布局,以知识产权共享、共谋、共用为主题,搭建知识产权合作主要平台,共建合作共赢朋友圈。积极获取海内外知识产权优质资源支持,有效集聚知识产权发展动能。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强化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实现更加协调、更可持续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供给和要素整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知识产权发展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保持全市前列,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成为知识产权创新赋能标杆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特色工作样板区。

——知识产权创造成果提质增量。围绕“一主一新一智”等关键技术领域和高端家纺等特色产业领域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件,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30件,万人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800件,地理标志数累计达4件,马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累计不低于70件。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衔接机制,形成“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争创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新增各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和行业3个,2家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超85%。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大幅提升。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建设,知识产权转化应用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金额达20亿元。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形成分工明确、科学高效、协同共治、执行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事业单位8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6家,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达1400家。

——知识产权服务品质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累计达500人。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新增高层次人才20人、专利代理师80人,培训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企业高管、知识产权师等2400人次。

通州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

指标

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

创造

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18件

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

30件

万人作品著作权登记量

800件

累计地理标志数

4件

马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

70件

知识产权

保护

各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

3个

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2个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

85%

知识产权运用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项目

指标

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

运用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8.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金额

20亿元

知识产权

管理

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事业单位

80家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企业

5家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6家

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

1400家

知识产权

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5家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

500人

新增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

20人

新增专利代理师

80人

三、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关键领域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突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导向。以打造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高端纺织、现代建筑、新材料与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为统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施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计划,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前瞻性技术研究战略布局。探索以“揭榜挂帅”等方式解决影响产业链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与航空航天装备等关键核心领域自主可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高端商标品牌和版权精品。突出政策导向,引导创新资源向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倾斜,优化知识产权资助政策,提高对专利密集型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奖励额度,重点加大对白名单重点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及其组合的支持力度。完善与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智能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重点发展产业发明专利快速审查工作,加快高质量专利获权,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海外专利拥有率,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率。

(二)培育高价值专利

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坚持价值引领、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原则,围绕临空经济、新能源、绿色环保、5G、物联网、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场竞争实际为导向,支持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创造与运用,促进高价值专利组合运用。鼓励创新主体积极通过PCT等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在海外国家或地区获权,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完善区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联合国内外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联动通州区产业壮群强链工程,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高端纺织等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专利布局,形成一批创新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权利状态稳定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项目。建立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挂钩联系制度,面向重大科技平台、重点实验室、重大产业创新载体,开展知识产权“产才对接”活动,派驻专利特派员、专家团,围绕通州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研发活动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高价值专利。

(三)培育高端商标品牌

加大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力度。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注册商标拥有率,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每年确定一批商标品牌战略重点企业,进行全方位指导服务,提升通州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科学规划临空经济、新能源、绿色环保、5G、物联网、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品牌发展方向,指导规模大、发展较好的企业先行注册、储备商标。推进商标品牌价值提升,不断提高通州重点品牌、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机制,引导有关组织围绕通州特色申请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制定并实施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高端纺织等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战略。完善“南通州家纺”集体商标评价机制与认证制度,打造通州家纺品牌形象。鼓励本土企业通过自创或收购开展商标品牌布局,构建商标品牌化和品牌商标化相结合的企业商标战略体系。指导出口型企业及时在海外注册商标,做到商品出口商标先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利用自有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

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实施地理标志促进工程,完善地理标志培育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品牌强农,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特色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力度,不断扩大“骑岸大方柿”“西亭脆饼”“二甲葡萄”“石港大米”“二甲蓝印花布”等特色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店”全覆盖。支持地理标志协会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带动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一体化发展产业链。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推动通州区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增强通州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影响力。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优势示范园区和省级地理标志保护和促进试验区,探索地理标志特色产业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关联产业共同繁荣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地理标志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园,以高知名度地理标志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四)培育精品版权

加大精品版权培育力度。大力支持优秀作品创作,鼓励文化内容和工业制造两大领域的原始创作和衍生开发,培育一批精品版权作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经济。加强版权示范建设工作,放大南通家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效应,打造家纺特色版权产业集聚区。依托“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纺产品设计大赛,推进家纺产业的创意设计与版权保护工作互动,创作具有时代精神、通州特色的优秀作品。推进优秀版权作品产业化,遴选一批创作导向正确、文化内涵深厚、原创设计独特、产业转化“双效俱佳”的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家纺产业版权贸易规模与影响,依靠“互联网+版权”,对接IP授权,实现作品登记信息互通,打造南通家纺花型版权互联网交易平台,促进版权成果转化运用,助推核心版权产业发展。鼓励各类作品及时登记,运用时间戳、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作品登记效用,实现快登快查。

专栏1: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

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围绕“一主一新一智”重点产业链,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

培育知名商标品牌。以集体商标“南通州家纺”为重点培育对象,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和监管,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参与集体商标推广,共同助力通州区特色商标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提升,实现集体商标与自主品牌的互利共赢,提升家纺产业品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范围内做大做强通州特色公共品牌。

打造特色精品版权。进一步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引导企业参与示范创建,挖掘通州区版权创作潜力,培育通州区版权产业亮点,以家纺产业为精品版权的主要打造对象,促进家纺产业的原始创作与供给。

四、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构建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

加强知识产权联动保护。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形成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协同配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加强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交流合作,有效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各环节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探索建立执法信息共享平台,畅通各地区执法部门之间案件材料移送、证据信息传递、案件处理进程共享渠道。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加强公安机关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联动,建立行刑案件查办衔接机制。完善“三联合”行政执法机制,强化政企联合、区域联合、平台联合行政执法机制的效用,围绕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加大侵权假冒查处力度。

专栏2: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整体部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建立知识产权疑难案件咨询专家库;定期举行知识产权专题会议,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每年一次知识产权执法人员培训;加强跨区域执法保护合作,推进长三角、十二省市等执法协作机制落实,按照长三角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战略框架的部署,积极参与常态化长三角执法协作。

到2025年,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通过验收,积极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充分发挥南通市知识产权仲裁服务通州分中心作用,支持仲裁机构提升知识产权仲裁业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规则,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加强工作交流与信息共享,打破区域、层级壁垒,强化不同纠纷解决渠道之间深度联结合作。加强知识产权鉴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知识产权鉴定机制。推动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多元纠纷解决渠道融合,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案件代理、法律咨询、专业培训等业务,更快捷、更精准对接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指导行业协会、商会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互助基金,共同应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南通市通州区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平台优势,围绕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集合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功能,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缩减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效率。

(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加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紧密结合“一主一新一智”及家纺产业,针对重点园区、企业涉知识产权问题开展常态化研判保护,针对违法案件多发易发的产业、展会以及电商平台提高知识产权联合执法频次。实施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依法打击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政企合作,压实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强化互联网知识产权治理。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加大线上线下源头追溯和打击力度。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运用,依托“企业家之家”网上服务平台、“通州市监e服务”信息化平台,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业支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业调解等业务,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实现高效共治。

(三)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搭建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平台。充分依托现有“知联侨”南通市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中心,与主要外商行业协会搭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服务平台,汇总相关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制度环境等信息,探索在通州主要贸易目的地、对外投资目的地派驻知识产权专员,帮助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企业及时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形成省、市、区三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全面升级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围绕“一主一新一智”以及家纺产业等产业集群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江苏省、南通市有关部门及时对接,及时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和贸易调查应对、风险防控国别指南。支持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跟踪发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竞争动态和风险提示。加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法律制度、实务技能宣传培训,提升涉外市场主体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让更多企业了解、尊重和运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制度规则,助推通州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强化海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四)健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

推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及时归集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行政裁决、行政处罚和抽查检查信息,按照失信等级纳入信用信息系统。积极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开展各类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监管。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知识产权信用状况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试点示范对象遴选、先进评选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曝光和制裁力度。

推动“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提档升级。深入实施“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指导商贸街区制定知识产权商品准入、索证、检查、纠纷调解、信用管理等制度,推动行业协会建立知识产权自律监管制度,规范商户(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行为,引导企业不制售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商)品、不从事不正当竞争,提升“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覆盖面和影响力,落实《江苏省实体市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推动商贸街区、专业市场开展贯标行动。以南通家纺城为重点,有序推进“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建设,督促企业严控进货环节知识产权审核关,减少侵权假冒商品的市场流通,不断提升专业市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保护水平,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诚实守信和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增强创新驱动效能

(一)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

在科技项目、人才计划、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中突出促进专利转化的鲜明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建设通州知识产权转化重点运营平台。以平台为载体,聚焦通州“一主一新一智”产业、现代家纺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推广应用,推进专利供需方精准对接,提高企业专利实施能力,为通州重点科创产业主体专利转化等提供更加有力的专业支撑。建立对外开放创新协作机制,重点在专利引进、技术孵化和人才招引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全球创新资源与通州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定期在重点产业园区开展线下专利对接活动,推动专利高效转化运用。

(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加快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加强企业与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深度战略合作,推动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向通州优势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转移。精准匹配供需对接,围绕产业“一主一新一智”定位,构建产业专利池,加快专利转化运用。推动专利技术在联盟内部共享,促进联盟成员技术交流、维权互助、交叉许可,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以及优势高端纺织产业和航空装备产业集群,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方向。以南通高新区产业为创新主力平台和核心载体,结合石港科技产业园、南通家纺城、平潮高铁产业园、兴东空港产业园、二甲临空产业园等园区实际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实现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

专栏3: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建设工程

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传统高端纺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等,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方向,加大统计监测力度,组织落实“旗舰领航”工程,引导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

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完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支持南通高新区、南通家纺城、石港科技产业园、平潮高铁产业园、兴东空港产业园、二甲临空产业园等园区发展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集聚区。放大南通家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效应,打造家纺特色版权产业集聚区。

(三)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持续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建设,持续引导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贯彻江苏省地方标准《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广泛引导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水平、较高经济价值和良好社会效益的高价值专利。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打造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获取知识产权并高效运用,推广实施《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推动知识产权管理融入企业创新全过程。开展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分级培育,完善入库培育、梯队建设、动态管理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作体系,按照知识产权成长型企业、优势型企业、引领型企业三级由低到高逐级培育。持续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深入推进实施“旗舰领航”工程,组织专题集中辅导,共同制定知识产权发展目标,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建立知识产权梯队项目培育基础数据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深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扎实推动“知产”变“资产”,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通过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形成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方共担的风险化解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实现增信增贷,有效缓解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意类企业融资难问题。

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模式。探索以知识产权为重要维度的证券化、保险等新业态,围绕重点产业链群,积极构建高价值资产组合,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企业培育库,探索开发符合商业可持续要求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促进专利综合保险产品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险险种创新,推动保险机构规范服务流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险意识,引导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专利商标维权需求大的企业积极主动投保,依法开展知识产权维权诉讼活动。

专栏4: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程

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风险补偿共担机制,常态化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一站通?全区行”等银企对接活动。探索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保险、信托等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鼓励企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服务机构聚焦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探索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到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较为健全,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初步发展,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六、加强知识产权高水平管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优化知识产权基层管理体系

构建更加高效优质的知识产权区镇管理体系。组织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健全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完善联席会议、案件通报、疑难案件会商等制度,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提档升级。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下沉部分知识产权管理权力,发挥“铁脚板”作用,发动网格监管员进企业、进社区,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形成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

(二)构建知识产权协同管理机制

创新知识产权部门协同管理模式。推动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流动、多资源共享,促进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集聚效应。建立管理部门、企业联络员、社区网格员的沟通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和社区协同管理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交流,针对企业和社区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准指导,一企一策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形成多部门联合推进知识产权的工作机制。

推动知识产权区域协同管理。积极实施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与上海、南京、杭州的高校、专业机构、专家联谊会等建立知识产权协作管理平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发挥沿江科创带科技成果产业化首要承载地功能,抢抓沪苏同城化发展机遇,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一体化,实现知识产权信息互联互通、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共享。

专栏5:知识产权区域示范建设工程

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组织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为重要抓手,建立联系指导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提档升级,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打造全国知识产权引领示范县新标杆。

加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南通高新区组织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支持南通家纺城组织申报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加快落实试点示范园区各项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到2025年,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工作保障条件位居江苏省县域前列。

七、加强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匹配市场主体需求

(一)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通市通州区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企业家之家”,组织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知识产权事务办理、信息检索利用、维权援助、公益培训、政务服务、质押融资、国际交流等“一站式”服务,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向前端、后端延伸,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工作需求。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产业,以及现代家纺传统优势产业布局知识产权服务链。探索建设通州区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对接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平台),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事项跨平台、跨层级、跨业务协同办理。支持公共图书馆、行业组织、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场化服务机构申报江苏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加强与苏南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协同衔接。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引导国内知名法律服务机构、综合代理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金融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集群,为全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积极组织申报建设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布局,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盟。

(二)提升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水平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发展。探索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持续改进和提升的政策方案,对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进行定期评估,积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实行“引培结合”,引进国际、国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地通州,加快培育通州本地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建立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网络。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精准、多样、特色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产品,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和定制服务,瞄准企业需求,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服务进企业、促创新。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国际化水平。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发展。持续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违规代理行为,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牵头配合南通市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恶意商标申请、无资质专利代理、伪造变造公文、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切实加强平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综合治理和代理从业人员监管,引导代理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培育本地知识产权服务信用评价机构,配合省、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促进行业自律和社会共治。

专栏6: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工程

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支持“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产业以及现代家纺等通州特色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链,着力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效能。以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通市通州区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企业家之家”为平台依托,面向不同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性服务。深入推进通州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国内高端服务机构,线上加强服务信息模块建设,线下推进精准特色服务输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专业支撑。

“十四五”期间,引进培育知识产权高端品牌服务机构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500人。

(三)强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发挥“智领江海,知惠英才”工程的招才引智作用,结合重点产业精准招才,着力打造“产才融合的”引才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人才链与通州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完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保障机制,集聚更多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推动通州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作为高层次紧缺人才纳入市“江海英才”计划。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支持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和队伍建设,助力通州成为知识产权人才会聚成长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知识产权理论及规范执法培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法律素养。加大通州重点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培训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高管、知识产权师、专利代理师以及知识产权专题业务培训。面向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培育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运营、专利信息服务等需求缺口较大领域代理人和服务人员,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实务人员继续教育和网络培训,全方位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训链。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推进知识产权高效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引和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上下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南通市知识产权局的合作会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争取一批省市重点平台、项目落户。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南通高新区、各镇(街道)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二)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南通高新区、各镇(街道)要加强财政经费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将经费向知识产权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倾斜,优化经费投入使用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加大对高价值专利、商标品牌、地理标志、版权作品、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优秀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多元化投入体系。

(三)强化监督考核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完善知识产权统计监测制度,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以及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和代理行为。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对南通高新区、各镇(街道)知识产权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把知识产权规划实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营造文化氛围

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加强知识产权文化与传统文化、通州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形成自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推动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认知度。丰富宣传渠道载体,提高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中国品牌日、南通州“法治沙龙”、通州品牌日、法润通州护企行等主题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加大知识产权宣传表彰力度,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加强对知识产权成果、典型经验做法的总结推广,讲好通州知识产权故事,营造知识产权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