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 “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15 11:39 累计次数: 字体:[ ]

南通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通州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州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更高水平上推进通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篇章,特编制《南通市通州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依据《江苏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南通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南通市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南通市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进行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通州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气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建设现代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等第一道防线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提供了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1. 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观测站点平均站距达到8*8千米,实现了连续观测和10分钟一次的数据上报。完成通州区生态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房屋修缮项目,完成国家级台站标准化建设改造工作,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颁布实施《通州国家一般气象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综合评分明显提升。积极推进大气环境监测站项目建设,成立通州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及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2. 气象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

雨、雾、霾等天气现象信息实现分钟更新。依托中国电信“全球眼”建成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构建智慧化基础设施,整合规范气象数据资源与共享。通过流程再造、标准化建设和系统升级,促进了信息资源更高效利用。以“互联网+”为抓手,实现对社会管理、智慧业务、气象服务、科普宣传的集约式管理,智慧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数据融合应用不断加强。

3.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

与区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气象应急响应、灾情会商、专家咨询、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完善。基本建成覆盖镇(街道)、建制村(社区)的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体系。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建立“一队多能”的气象应急队伍。以“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4. 气象预报精准度持续提高

完成暴雨、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风险区划,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6.5%,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7.5%,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时效提升至30分钟,数值天气预报时效延长到7天,预报覆盖到镇(街道)。预报预测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内容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在历次暴雨、台风、雷电、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防御、社会安全事件应对、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气象治理能力得到加强

深化气象依法行政,规范气象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编制标准化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明确职责边界。取消雷评、防雷图审技术评价、竣工验收检测中介服务事项,行政许可受理、审查一窗完成。推进不见面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行政许可、处罚双公示。建立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库,每年对油库(含加油站)、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

6. 组织根基不断夯实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制定党支部工作责任清单、“第一书记”制度实施方案等。摸索总结出“七巧板”工作法,深入开展“气象为民”党建品牌建设。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和党建书屋,加强思想建设,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线上“学习强国”平台活跃度100%,党员日均学习积分稳居机关部门前列。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通州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迭,面对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的新期望和新需求,通州气象事业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1. 气象探测能力仍需加强

气象观测综合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精密度不够,气象监测手段还不够丰富。在主要农产品重点产区和示范基地的观测站点过少,还存在监测空白。气象观测自动化保障水平不高,智能台站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实况数据的应用,特别是对数值预报检验应用不够。

2. 气象预报预警水平仍需提升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研究不够深入,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细化和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前量需进一步加大。针对本地气候特征的数值预报订正研究还不够。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释用还需加强。

3. 气象服务水平仍需增强

气象服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通州区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的新需求仍有不相适应之处。气象服务融入防灾减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深度不够。针对性强、个性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服务有待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运营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有待加强。

(三)“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通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勇当全市“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通州气象现代化须乘势而上迈向更高水平,气象事业发展须因势利导迈向更高质量,气象改革创新须借势而动取得更大突破。

1.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面临新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台风、暴雨、高温、雨雪冰冻、雷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多发和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气象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 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提出新要求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级战略规划落地,通州区委明确了“着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的目标。通州气象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主动作为,紧扣国家战略和百姓民生,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3. 服务通州高质量发展赋予新需求

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的需求转向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转向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社会对气象的需求从“避害”为主转为“避害”“趋利”并重,期望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通州气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入手,加快推进气象供给侧改革,逐步提升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品质气象服务体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强富美高”新通州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引领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紧扣信息网络技术变革,突出科技引领,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气象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自主可控、开放融合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为通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坚持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以制度促发展,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优势。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等各领域的协同配合,加强气象局与防灾减灾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全社会的防灾减灾合力。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较好满足通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完善、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工作与“强富美高”新通州建设需求相适应,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南通先进水平,形成“两个比较明显优势”。在城市和沿江气象服务方面形成比较明显优势,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程度、气象服务智慧化程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走在前列;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形成比较明显优势,形成一批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业务人才。

具体指标

实现气象监测更加精密、气象预报更加精准、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建成布局合理的区域综合观测网,陆地自动气象站点平均间距小于7公里,重点区域站点平均间距1~3公里。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气象主干网速大于1000兆,观测设备、信息网络设备运行监控率95%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2%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45分钟以上,灾害性天气落区预警精细到镇(街道),24小时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达到1公里、1小时,公众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8%以上。初步建成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体化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

三、主要任务

继续把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四个能力”为主线、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系统、预报预警系统、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增强气象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着力推进通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做出更大贡献。

(一)突出融合发展,高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1. 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智慧气象保障体系

主动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开展气象协同观测、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气象预报和联合气象服务。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全场景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能力。开发智慧城市气象保障产品,提高美丽宜居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

2. 加快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多元化、多时效、精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一体化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一键式发布。

(二)突出防灾减灾,高品质服务气象保障民生

1.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进城市群和新农村的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全面纳入全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区域治理现代化体系。完善通州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水利局等部门间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全面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功能配置。建设“更广、更快、更准、更好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形成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互联网+”气象科普,创建气象科普品牌。

2. 提高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强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推广天气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气象服务。面向公路、铁路、大型桥梁、长江及内河航运、机场及物流等安全需求,与区各相关部门共建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推进旅游气象服务,建立景区、景观预报服务产品体系,助力全区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提高对重点区域的监测能力,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气象应急响应能力。

(三)突出科技赋能,高标准建设气象业务体系

1. 发展智能化气象观测监测系统

优化调整观测站点功能、布局,加快推进一站多能的区域气象观测站标准化建设。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升级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和软件平台,布设气象多要素微型观测设备。拓展城市、农村、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领域。建立完善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强化装备运行监控及维护能力,实行装备全寿命跟踪监控。完善气象探测设备保障体系和探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提高气象装备运行稳定性。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修订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气象探测设施维护,确保气象探测设施安全运行。

2. 发展精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

开展多源观测资料融合三围实时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加密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依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平台,强化INCA、PWAFS等数值预报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业务流程,提升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的时效性。强化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和集合预报产品的释用,加强精细化格点预报和概率预报产品的应用。开展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产品的检验评估。

3. 发展现代化气象业务技术体系

加强信息化建设,基于省局CMISS及云平台,实现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的流程集约化管理。全面升级主干通信网络,建设“双核心”万兆以太网骨干网络,以及千兆交换到桌面的新一代网络系统。优化天气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多终端即时接入与互动。大力推进计算机、服务器、通讯网络设施等软硬件的国产替代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升级网络安全设施,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完善数据传输监控平台,确保上下行气象数据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突出改革创新,高质量构建气象治理体系

1.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有序开放气象服务市场,以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继续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提升防雷安全监管能力。完善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

2. 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推进气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法治型机关”建设,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气象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 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经常性学习机制。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大力弘扬“三个精神”,经常性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业文化,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深化文明创建,继续加强“气象为民”党建品牌建设,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丰富气象文化载体,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参谋作用,营造和谐向上的部门氛围。

四、重点工程

(一)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工程

建设立体化、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在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建设双套运行的新型自动气象站,按照平均站距小于7*7千米标准完善区域自动观测站网。针对灾害易发地区、重要农业产区加密布设小型、微型气象观测设备。建设大气成分观测站。

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观测体系。推进气象全要素自动化观测。加强大气环境、生态气象等专业观测网建设,加强智能化台站建设,提升观测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升级完善业务专线,建成不低于1000兆的高速网络系统。建设以5G无线通信为基础的业务运行保障网络,提高气象观测准确度和稳定运行能力。

(二)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无缝隙集约化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完善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产品链。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警和延伸期预报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短、中期预报能力及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水平,构建实时更新、同步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建设与农业“三区三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生长态势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应用。编制高分辨率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区划;建立面向粮食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题的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平台,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功能。

专业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建设。提升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气象环境评价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升雷电灾害防护能力。加强通州区气象局、区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间合作,有效提升专业、专项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生态保障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加强全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队伍建设,加快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调整完善人影作业站点布局,实施人影装备物联网信息化改造。完善人工增雨作业降低空气污染的工作流程和保障机制,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将人工影响天气运行维持等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

(三)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落实《南通市通州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印发《南通市通州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实施细则》。完善部门联动、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成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规范数据接入标准,推进多方共建共享。全面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面向基层社区、城乡网格推送机制,预警信息发布到村(社区)到户到人。

强化气象灾害标准执行和应急预案的演练。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气象行业标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在防灾减灾工作发挥好作用和效益。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修订和完善区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序推进镇(街道)完善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增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完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形成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建立快速响应的材料制作、审核把关和签发的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为党委、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加强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等宣传教育产品。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场馆(所)、网络教育平台等气象科普阵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节点,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建引领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各项重点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气象为民”党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为“十四五”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深化各项改革,确保气象人才队伍稳定、业务水平提升。进一步完善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气象领域可持续稳定有力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完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三)加强督查考评

建立规划实施督查评估机制,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加强第三方独立评估,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开规划评估结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