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 “十三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
来源: 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7-11-24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镇(区、园、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区各委办局社,区各直属单位:
  《通州区“十三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14日

  通州区“十三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

第一章 规划制定背景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和物联网模式的逐步探索,“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覆盖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
  第一节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
  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在高度工业化之后开始走向信息化。70年代前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向信息社会转型,并使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此后 20 年中,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战略眼光转投至信息化建设上,如美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 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因此,信息化不但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同时也融入了各行各业中特别是工业进程中,对工业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虽然这些借助信息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发达国家起初没有明确像我国一样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说法,但通过大力发展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 国外“两化”融合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融合)。工业相对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多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主要特征,推进工业制造业向着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这些国家将技术融合应用在产品的工业设计和生产制造中,让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以及生产自动化贯穿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的整个过程。
  在技术融合上,主要技术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敏捷制造技术等。这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影响着每个国家的工业进程,并渗透于各行各业的生产模式中。日本通过大量引入先进制造技术,通过改进产品的工艺来促进本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最终在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奠定了全球领先地位。 在产品融合上,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得传统家电开始向智能化转变。当信息技术被利用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时,便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当前,信息化处于高速发展中,无论是高精尖的军用航天器、民用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中,还是日常的家电产品,都引入了信息化元素,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产品融合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又反作用于产品融合的发展上,使各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中加大产品融合力度。
  在业务融合上,企业管理决策逐步走向智能化模式,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和促进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所开发的各类管理系统软件,将信息资源整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公管理效率。例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使企业在自身管理运作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在产业融合上,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一些新兴产业,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工业电子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等;工业软件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工业信息服务业包括工业企业B2B、电子商务、工业原材料或产成品大宗交易、工业企业信息化咨询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近些年来,国外发达国家不仅继续在装备制造行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而且也将目光投向了信息化服务业、农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领域。如德国在物流信息化上的应用水平普遍较高,德国国内将近6万家物流企业都有信息化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上,像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将发展方向主要放在精确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上,利用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日本、韩国等国也将信息化利用在教育方面,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为基础,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的多元化学习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在社会服务方面,美国利用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促进国家医疗改革。韩国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促进信息化在政府部门管理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二节 国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
  2.1 “两化”融合推进过程
  自2002 年以来,我国“两化”融合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两化”融合的提出(2002年至2007年)。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实行“两化”融合,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自此,“两化”融合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对于“两化”融合的理论探索和研究持续不断,各项方针政策开始逐渐出台和实施。 第二阶段:开展“两化”融合试点(2008年至2011年)。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国家于2008年3月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下设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推进司,领导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与此同时,各地区纷纷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为“两化”融合的全面展开做好准备工作。自工信部成立以来,先后从企业、行业、区域3个层次开展融合试点示范工作,批准首批 60 家“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示范企业。2009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批准了16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首批8个地区分别是:上海市、重庆市、珠三角地区、呼包鄂地区、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唐山暨曹妃甸地区;第二批8个地区分别是:沈阳市、西安-咸阳地区、兰州市、郑州市、合肥市、长株潭城市群、昆明市、广西柳桂地区。各地开始进行“两化”融合实践探索,出台各项推进“两化”融合的文件方针,构建各种形式的“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如沈阳市成立了“两化”融合企业联盟,旨在联合企业共享资源,共同更好地推进融合工作;河南省开展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两化”融合等。 第三阶段:“两化”融合迅速发展(2012年至今)。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指明方向,推动“两化”融合进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在各“两化”融合试验区内广泛开展了关于“两化”融合的示范工程和活动,如河南省的“2012中小企业服务年”、“数字企业”等,“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数量也在增加。在16个“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带动作用下,周边省份和地区的“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也亦步亦趋,突出表现为“两化”融合政策环境的优化,各地纷纷设立了“两化”融合专项指导资金。
  2.2 “两化”融合现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总体与国外相比较低,但“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总体不高,只有不到 1/5 的工业企业达到综合集成阶段或以上的水平。 从 2014 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位列前十的省市中: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广东“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山东、福建、重庆、安徽、湖南紧随其后。 2013年5月,工信部推进司对全国16个“两化”融合试验区完成首次验收,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 第一,钢铁、石化、电子、航空等行业中有一批本土企业实现关键业务高水平综合集成应用,一部分企业在产销一体化、管控衔接、基础业务集成等方面的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装备、汽车、家电、纺织、船舶、有色等行业中涌现出的骨干企业,其单项应用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已经较为熟练,开始发展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 第二,在工业软件、电子装备、集成系统等领域均有重大技术突破。从而较好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了生产方式的革新,如研制成功的大型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使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自给率占到六成。 第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到 2012年,全国有45个城市创建了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全国拥有280家中心企业的信息化辅导站,已全面覆盖所有地级市。 第四,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5万亿元,2012年为突破8.1万亿元,2016年超过20万亿元,如今,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工业企业购销的重要渠道。
  第三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
  我国自2010 年开始,以工信部为主导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做出了大量工作,“两化”融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企业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发展逐渐深入。根据市场实时多变的个性化需求和日益压缩的利润空间,实现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业务综合集成,以及设计、制造、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同时,注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生产设备中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和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信息化含量与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信息化。以工业化的需求为牵引,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导。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为区域“两化”融合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工业要进一步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将高科技信息技术嵌入工业化过程中,使得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此提升信息化水平、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业产品的产品附加值,使信息化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带动各行业发展,这已成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两化”融合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未来的工业发展,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和核心的传统工业发展,需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引导,在我国工业战略转型层面上发生融合,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让信息技术引领设计制造、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工业企业发展向以服务型为主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应用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向服务型转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服务向工业企业业务链旳前端与后端同时延伸,从产品旳研发设计一直到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建立关于工业企业相关的电子商务(O2O-Online To Offline)等互联网模式的物流平台,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销售与服务模式,将信息服务业渗透到工业企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不断提高。
  区域信息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展成效逐步显现出来。第一,政府信息化使政府办公管理进入信息时代,建立政府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服务;第二,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注重加强城市综合监管和服务,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和医疗等方面;第三,经济信息化注重完善经济支撑保障体系,重点推进金融机构管理决策信息化与科学化,健全以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信息系统。以及有效的联合监管的信息共享体系;第四,物流信息化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创新作业模式,改造和优化物流流程,提升物流产业的整体效益、规模和竞争力;第五,农业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生产发展,以提升农业收益和农户农业生产精准化为目标,使我国农业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通州“两化”融合发展分析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基石。通州通过加快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智慧型企业创建和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两化”融合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南通家纺城、南通高新区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通州“两化”融合走在南通前列。具体表现如下: 企业“两化”融合:目前通州已有40%的企业实现全部业务信息化系统管理,35%的企业实现全部业务的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近年来,通州培育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省级试点企业25家;培育市级示范企业12家,市级试点企业19家;培育区级示范试点企业70家。韩通船舶、东源电器等企业通过了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审核评定。自全省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推进以来,通州先后有5家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列入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益提高,通州企业“两化”融合正从离散化的单位应用阶段发展对各业各环节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的深入应用阶段,并逐步向实现效益整体提升的综合集成应用阶段过程过渡。行业“两化”融合:通州紧紧围绕本地的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等优势产业和生产控制自动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引进立体仓库、三维设计、电子商务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机电产品CAD/CAPP/PDM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服装CAD、CAM应用服务中心、江苏广和慧云、找货网、微坊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带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此外,通州已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涵盖纺织服装制造、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兼顾其他产业的多级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两化”融合推进格局。区域“两化”融合:全区已创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1个,江苏省“两化”融合试验区1个,即南通国家高新区获批2015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成为2015年全省5家两化融合示范区之一,是2015年南通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高新区。在企业融合上:调查的高新区内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设计信息化普及率为88%;生产制造信息化普及率为78%;服务型制造提升度为20.3%;企业资源管理普及率为81%;供应链管理普及率为73%;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76%;企业门户网站建成率为64%;企业设备信息化率为28.2%。大多数骨干企业都比较重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工作的开展,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实现了企业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系统覆盖,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借助网上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产业融合上:南通高新区重点扶持与培育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和航空三大产业,着力“招大、培强、选优”,“拉长做粗”产业链条,建设“百亿园区、百亿企业、百亿产业”,打造“不锈钢新材料、智能装备、高性能压铸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增创专、精、特、新特色优势,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在区域融合上:南通高新区区域内设有服务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17个,电子政务平台1个、行业监测管理平台1个和新型创业服务平台4个。此外,南通家纺城获批2015年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复核)。
  第二节 地区优势
  政策体系优势。通州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思路,深入开展转型升级突破年活动,在南通各县市率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关于促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州行动计划》等多个政策文件,从加强引导、加大支持、加快培育等各方面支持创新创业,为推动通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水平的提高,主动开放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努力为中外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产业载体优势。通州按照区域统筹发展的导向,进一步重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构建南通高新区、滨江高铁新城、锡通科技产业园、石港科技产业园、中国南通家纺城、空港产业园等六大发展载体,坚持“尊重历史、突出特色、分板块推进”的原则,按照发展规模和开发模式,努力形成“一主一副两园六极”空间布局。一主:即通州中心城区,一副:即滨江高铁新城副中心,两园:即锡通科技产业园和石港科技产业园,六极:先锋、兴仁、二甲、刘桥、东社、十总等六镇(街道),推进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布局清晰、协调互动的产业发展蓝图。 配套服务优势。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通州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整体水平与南通市同步,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高质量的宽带接入服务,基本实现宽带全覆盖。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光纤到园、光纤到企工程的稳步推进,光纤、高速无线网络已覆盖园区,高速宽带接入比例逐年提升。公共信息平台服务能力增强,形成或即将形成一批为行业、中小企业、消费者服务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组织保障优势。为加快推动全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通州已成立以区政府相关领导、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组成的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重点园区成立了“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制定了园区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加大了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支持力度。此外,专门组织高校专家对金太阳、中科海维、四方冷链等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的试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形成诊断报告,通过评估诊断可以引导参评企业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同时,通过融合创新企业的培育可以对行业内的其它企业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 创新人才优势。近年来,通州坚持科学发展、人才为先,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人才政策、周到的服务保障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项目,同时一年一度的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是通州最大的人才盛会,是通州引进各界英才的重要载体,是海内外人士了解通州、创业通州的桥梁纽带。目前通州已与国内外1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省“双创计划”、市“江海英才计划”、区“510英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260多名,落户人才项目122个,为通州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三节 面临问题
  通州两化深度融合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两化深度融合的试点示范等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但是在两化深度融合在实践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及时引起重视。通州“两化”融合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注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通州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比较滞后。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例如,德国的制造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已经开始推进工业4.0战略。而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通州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需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差距,才能实现4.0的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通州制造模式从“通州制造”向“通州智造”转变。全区企业的信息化绝大多数从起步开始就是分头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结果造成企业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形成了像生产、财务、人事、销售等“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为未来信息化升级换代埋下隐患。第二,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找准“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当前我国工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工业已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下,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现阶段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抓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智能制造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关键。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第三,企业信息技术与单项业务环节的融合深度不足。我省工业企业在研发、采购、销售、库存、财务、办公、人力等关键管理环节信息化普及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信息技术与各单项业务环节的融合深度不足。在设计研发环节,通州装备制造业企业三维设计普及率不足,产品性能和功能仿真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设计信息化基础薄弱。在生产制造环节,企业车间级生产管控能力有待增强,信息化生产监控和现场物料管理精度不足。在经营管理环节、市场服务环节、售后服务方面,要做到应用更加深入和精细化,就需要实施功能模块更为全面、模型算法更为优化的软件,甚至要根据企业的核心流程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遵循质量环(PDCA)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要根据单位运作状况随时加以维护与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两化融合方法,提升两化融合绩效。 第四,两化深度融合缺乏复合型人才。两化深度融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软件工程、企业管理、装备制造、自动化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多项技术的融合,需要由了解多种技术、懂得管理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通力合作来完成。“通州”虽然是有名的教育之乡,但两化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缺乏。现在高校人才培养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妨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使得高校对社会复合型人才供给短缺。企业里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了解和掌握不够,主动参与性不强;信息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较少,而且信息化工作的绩效往往不能迅速体现,显示方式往往是隐性和间接的,这样企业也会由于短期内看不出明显效果把信息技术人员当作负担,导致信息技术人员的人员流动率较高,往往是刚对企业的管理、业务等有所了解和掌握就离开了,这样就使得企业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 第五,两化深度融合中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两化深度融合是一个企业转型、市场演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主要是进行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环境营造。从两化深度融合长期的、战略的考虑来看,政府会在两化深度融合的初期带动本地区的两化深度融合事业,而后就会逐步退出,让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州两化深度融合现在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政府,它做了很多具体繁复的工作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如组织“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和示范(试验)区的申报认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申报认定、“两化”融合示范区的申报认定、为“两化”融合提供相关资金支持等,以期企业积极跟进,将两化深度融合变成企业自身的要求。但部分企业把两化深度融合项目当作“跑资金”的项目给予高度关注,重申报轻建设,违背了相关项目设立的初衷。部分企业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电子报表,并能够使用企业网站发布产品信息及收集客户信息后,往往就不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忽略了信息化对提高管理效率、发展电子商务的作用,更没有将信息化应用在设计、生产、经营的各业务环节中,未能够进一步将两化深度融合推向深入。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作为快速变革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信息技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快速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改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国家大力支持鼓励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两化”融合遇到的良好机遇主要如下:第一,国家政策全面部署为“两化”融合带来新东风。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其中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第二项就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主线和灵魂。 第二,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为“两化”融合创造新需求。当前,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风起云涌,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应用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协同、智能、绿色、服务等新生产方式变革深刻影响制造业的核心价值体现;网络众包、生产消费者、协同设计、创客、个性化定制、透明供应链等新模式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经济体的形成加速产业价值链体系的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通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机遇。 第三,“跨江融合、接轨上海”为“两化”融合拓展新空间。2016年11月19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指出,南通要认真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大文章,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2017年5月16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南通打造上海“北大门”的鼓点敲响后,通州全面确立“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发展理念,着力实现对接服务上海“7740”的总体目标,努力谱写上海“北大门”的通州篇章。根据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启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等10大重点工程,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结合通州的产业发展体系,探索通州在“两化”方面与上海联系合作更加紧密的最优路径,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信息化深化应用为“两化”融合增添新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能级自发需求的日益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互为外在驱动转为互为内在需求,这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面的应用。广度上,局部应用将转变为全面高水平应用;深度上,单个企业信息化将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应用,进而不断推动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集群发展。 第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两化”融合注入新动力。通州传统产业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后劲不足。在“互联网+”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各行各业渗透、融合、发展,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存量提升,并催生新兴产业实现增量发展。为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将信息化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到工业化过程中,带动工业生产服务化、个性化、知识化、低碳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对“两化”融合提出了新需求。
  第三章 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智慧通州建设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凝聚优势资源,促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拓展有机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深度融合,全力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按照国家和全省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总体部署,以做大做强通州工业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突破信息技术应用瓶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打造通州工业经济升级版。
  第二节 发展模式
  当前通州“两化”融合的发展,应围绕物联网模式,移动互联计算模式,聚焦智慧通州建设,以物联网、移动互联计算推动“两化”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移动互联计算融入“两化”融合的各个环节中,如企业关键环节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和物流信息化等,全面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如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移动互联计算技术、机器对机器技术、大数据与预测分析技术等,推进工业信息化和信息工业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将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机结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拓展互联网与企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要素资源向制造业企业集聚,释放发展活力和潜能。 坚持深度融合。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从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全面推进信息化,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流程的信息化技术改造。坚持融合示范。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坚持“互联网+”与“+互联网”并举,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环节渗透,加快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以融合示范促创新应用,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坚持开放共享。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引导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特别是要抢抓“风口”重大机遇,从产业、项目、企业、园区四个方面深入对接上海,做好接轨上海大文章。 坚持安全有序。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夯实技术支撑能力,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完善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构建科学预警及应急机制,增强企业互联网化发展的安全防护和自主可控能力。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两化”融合总体发展目标: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着力,以示范带动为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带动各行业、各领域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力争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98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55%,产供销财管理集成覆盖率达到45%,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重点在以下两方面取得突破:基础环境方面,“两化”融合基础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两化”融合公共支撑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基础信息网络有效覆盖和支撑服务能力。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推动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至2020年,建成1个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服务收入超过 75 亿元,创建一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 2家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江海圆梦谷众创空间作为江苏省首批认定的40家众创空间之一,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重点打造三大平台,孵化平台、研发平台与支撑平台。另外,无线城市、智慧家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一批重点智慧项目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 创新实力方面,实现“两化”融合快速发展,增强信息产业支撑,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和技术的吸收和再创造能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与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为“两化”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提高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企业每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数达到 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87件。培育融合示范企业15家,制造业服务化骨干企业2家;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发展智能生产新模式、新业态,创建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全区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的信息化工作方针指导下,通州企业需加快以“共享、支撑、高效”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两化”融合奠定基础。 第一,集中体现共享理念,推动企业数据、通信、服务技术的应用。政府要加快引进视频会议系统,为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空间分离的企业降低会议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促进建设IT共享服务中心,为通州企业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IT共享服务,为财务、人事等共享服务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包括应用服务、数据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终端服务、通信服务、安全技术服务、云服务、IT智能相关服务等;要推进统一云平台的开发建设,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统一配置和一体化管控,为集团和企业提供能够按需敏捷扩展、便捷接入的IT资源,提升企业资源共享能力、数据利用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第二,完成以支撑为使命的基础平台建设,网络、运维等提供的支持是关键。中国电信通州公司积极响应“宽带中国”战略,服务“智慧通州建设”,现已完成通州全区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持续投入3.8亿对铜缆接入进行光纤化改造,下一步进行网络升级,打造全光网城市。中国移动计划投入3.4亿建设完成优质4G网络以及通州所有FTTB小区光纤改造、农村宽带全覆盖、并完善网络架构,支持智慧城市建设。要加快推进无线通州、光网通州建设,应加大光网改造宣传力度,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街道办、镇、物业等联合宣传光网城市建设,并积极通过自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要加快工程施工审批速度、尽快缩短审批流程,推动光纤改造工程;要强化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解决重点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满足园区内企业软件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带宽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要不断完善提升总部、区域中心到企业的主干网络,开展软件定义网络(SDN)应用研究;要促进基础设施云平台,实现服务器CPU利用率提高、软硬件资源的按需分配和应用系统快速部署;要加快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推动大数据分析利用,为“主动、差异化、精准营销、交叉营销”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需不断促进移动营销应用平台建设。要加快构建移动营销平台,构建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通信网络,方便客户与企业随时互动,实现公文、合同、资金、信用和费用、新闻报等多项业务的审批功能,减少工作流程交接,收到时间、地域限制,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全力打造通州企业“3A办公”特色,吸引更多骨干优秀企业进驻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要鼓励企业开放对外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的持续改进,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客户便利和客户体验,为通州企业吸引更多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第二节 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
  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加快企业“两化”融合步伐。思路不清是制约通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为使企业信息化少走弯路,加快企业“两化”融合步伐,促进各企业健康成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分类指导的思想贯穿到各类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在推进各类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以分类指导的思想编制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开展各类型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以帮助广大企业明确信息化发展方向,理清信息化发展思路,提高和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企业的规模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四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制定。企业发展可以划分为创业阶段、波动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平稳发展阶段、衰退阶段五个阶段。政府需分而治之,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信息化分类指导系统。对于大型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强,管理规范,要引导其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集团型企业还要实现管控一体化,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挖掘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网站,加快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其中行业龙头企业,需推动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对于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前后台一体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网络,支持IT企业开发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化产品,将小型企业纳入行业龙头企业的供应管理系统;对于微型企业,主要应用财务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简易管理软件、开设网店。 第二,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建立信息化分类指导系统。鼓励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利检索分析系统等研发信息化手段,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在波动阶段,关键是维系客户,政府需推动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SCM);在快速成长阶段,关键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需促进企业在此阶段应用能提高产能、提高交货及时率等方面的信息化手段,如工业机器人、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在平稳发展阶段,关键是规范管理,需鼓励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等;在衰退阶段,关键是找出经营管理问题,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遏制企业衰退,应用商业智能(BI)系统等。 第三,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建立信息化分类指导系统。通州企业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相差很大,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体现行业特点。从大的类型来说,流程型行业和离散型行业对信息化的要求大不相同。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政府需制定不同的指导策略,大力推广该行业特定的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从具体行业来说,鼓励高端纺织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促进船舶海工、汽车配件、航空装备等企业应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技术等。
  第三节 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
  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对接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制造业是通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是驱动通州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是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战场。落后的技术水平、装备现状和管理水平是阻碍通州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是导致制造业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分配失衡的关键问题。为解决制造业现存的问题,提升通州制造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政府需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改造,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统筹谋划和前瞻布局,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推进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将“通州制造”打造成“通州智造”。第一,建立并完善工作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推动通州制造信息化改造,相关部门需组成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以项目专家组、人才培训联盟、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示范推广企业等为主的工程实施体系;政府需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软件开发商之间的联合,逐步完善推动通州成为南通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合作联盟,从高中低三个层次上为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强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形成浓厚的企业实施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推广的良好氛围,实现共同发展和互惠共赢。 第二,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调控力度。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扶植,政府需以制度保护和政策引导为核心手段对制造业进行宏观调控。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通州政府还没有及时地制定与制造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制度,极大地降低了区政府对制造业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与效果,比如制造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认证、网络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制度出台。建议区政府对有关制造业信息化提出相关制度,应从构建科学、完整的体系角度出发,以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方式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稳妥进行。 第三,启动通州制造信息化重大专项。“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专项列入重大科技转型之一,政府需以此为中心,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大力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以求通州制造业取得关键性突破。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化制造需求,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做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支持数控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平台建设。
  第四节 推进新兴信息技术集成创新
  推进新兴信息技术集成创新,促进通州工业提质增效。工业信息化是大市场,又是强竞争领域,加强工业信息化的建设,是有力推进通州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的重要渠道。实现新兴信息技术集成创新是促进通州工业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这一战略目标的全局性举措,是完善企业创新、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过程的重要策略。通州政府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工业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采用国际配套、择优而取的方法,掌握信息化的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实现质的飞跃。第一,推进物联网工业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我国的各行业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中,且在不断的促进各个工业企业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出显而易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通州工业的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政府需全面促进互联网在通州工业企业的应用与创新,重点开展化工领域物联网产业化及应用推广调研,梳理化工生产、物流、使用等各环节的重点企业、园区和区县应用需求,形成推进工作思路,确定一批重点推进项目和载体;推动物联网在汽车、钢铁等重点工业行业的应用推广,促进相关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安全健康和节能环保水平;支持博悦物联网等一批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在线服务、设备远程维护等制造业服务化项目。 第二,推进移动互联网工业领域应用。移动互联网是面向用户需求、实现服务体系结构的持续滚动优化的优异平台,对工业领域的促进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需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向工业领域进行内容迁移和延伸,深刻影响工业领域的服务形态;鼓励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操作系统研发,发展具有高集成度、多模、跨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移动传感数据采集传输、远程测试诊断、在线监控维护、专业资讯服务、应急处置等方面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智能移动终端与先进传感设备的连接能力,促进可穿戴设备、工业探测器、智能感应器等的软硬件技术融合,形成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专业移动APP产品;鼓励工业企业开发移动应用平台,在不断实现服务内容移动化的同时,逐渐向前端服务接口、中间销售链以及后端生产链进行延伸,使移动交易更加便捷,加快电子商务在移动端的扩展,提升产业的服务质量,开拓产业的销售市场。 第三,推进大数据技术工业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是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领域。工业在信息化应用中会产生量大、类型复杂、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通州工业需对大数据技术高度重视,推进大数据技术渗透到工业企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为通州企业带来深刻创新、变革的新时代。要推动面向汽车配件、造船等工业领域的数据深加工服务,建立基于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数据库;推动传统企业和大数据研发企业深入合作,提供深度数据挖掘、分析等增值服务,培育一批面向工业领域的专业数据服务商;围绕开源和开放系统,打造平等、开放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聚集一批有特色的中小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要推进大数据研究分析机构建设,针对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和合作行为的大量数据,挖掘和分析客户动态数据,帮助客户参与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等创新活动中,为产品创新做出贡献。
  第五节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推进“两化”融合,政府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信息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化方式的重要支撑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大做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政府需大力支持产业信息技术的创新,重点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航空配套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有利于信息技术创新、战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幅度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自主创新是推进通州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促进新兴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政府需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为了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政府需积极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基础工艺研发及产业化,推动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整机与芯片联动”,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开发适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船舶、装备等行业的嵌入式芯片;重点发展可替代信息技术产品,强化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进航空配套装备、机器人等行业发展;积极开发超声诊疗仪、数字化高能射线治疗装备、微波医疗仪器、医用消毒设备等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玻璃、碳素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生物医用新材料。 第二,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需结合通州的实际和特点,加强规划引导和实施力度,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流程管理等环节的工业软件,增强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要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交通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核心嵌入式软件平台;鼓励企业突破微型智能传感、虚拟工厂模型和仿真平台等关键技术;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增值业务、云计算技术和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鼓励IT企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和产业化;推进物联网在设备远程监控及检修、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开展工业软件应用示范,做好重点项目的组织落实、跟踪管理、示范推荐,开展工业软件技术交流活动,展示成功案例和先进成果,吸引新兴产业对工业软件应用;要引进高精尖工业软件人才,打造研发团队,为未来通州工业软件企业得以强劲发展打下基础。
  第六节 推进信息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作用
  推进信息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发展节约和谐型社会。绿色生产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新生产方法,也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实施绿色生产对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推动发展节约和谐型社会,通州需推进信息化技术在绿色生产的应用,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综合效益最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政府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制定差异化指导政策,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政府需以“组织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为核心,将以信息技术促进工业绿色升级列为企业发展的“必选动作”。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差异化目标,签订节能减排协议,将企业减排责任视同按章纳税,规定奖惩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践行绿色生产,进而推动通州制造业整体实现绿色生产目标;政府尽快建立标准统一、公信力强的能源监控系统、权威检测队伍和能源审计审核机构,推进通州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建设,完善平台的预测预警功能,实现对全区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建立和改造能源管理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能源输配和消耗的监控。 第二,促进节能减排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需加大对节能减排产业的投入,构建完整的节能减排技术市场和信息平台,开展相关活动促进节能减排市场化的发展;加快成立节能服务公司推进协会,推进节能服务的普及、开发和市场开拓;鼓励节能减排企业参与国内外信息交流,积极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研究出台节能减排公司和合同能源管理产业运营及市场管理实施细则,制定系列指导性文件,例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指南、实施程序、标准合同等;解决节能服务有关政策问题和协调工作,推荐、选择优秀节能服务公司进行扶持。 第三,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大型工业企业重点工序能源资源减量化及废物循环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和规模化综合利用、有色冶金重金金属减排与废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快研究推广锅炉燃烧在线监控与优化技术,加快研发可广泛用于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流程控制,降低生产设备的运行能耗,优化生产物料的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优化企业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工业生产效益;支持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工业生产流程中的能源优化、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增效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应用。 第四,加快信息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应用动态监控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加快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信息化融合;加强危险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监管,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作业过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做到及早发现并处理设备、设施不正常状态;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突发事故报警、应急预案、事故模拟演练、应急救援指挥和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平台,及时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研究制定相应方案和措施,对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食品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对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配送、销售等流程的全程监控,提高卫生保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 发展重点
  第一节 重点产业的信息化推进
  全区通过“立足通州、接轨上海、面向世界、学赶苏南”,以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五大优势产业为重点,三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围绕“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两化”融合,推动通州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制造,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企业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一,提升三大支柱产业。高度重视高端纺织产业、船舶海工产业、现代建筑产业的制造信息化、集成化,办公管理自动化、实时化,销售服务网络化、全球化。鼓励支柱产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信息采集和挖掘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应用ERP、SAP等智能服务数字化平台,企业通过对财务、生产制造及供应链集成系统的应用,实现客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零售、分销领域管理的全面整合,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电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保证行政办公事务、人力管理和业务管理等的有效结合,解决库存管理、订单跟踪、完工进度、信息反馈、资金管控等难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鼓励企业提高对用户数据的控制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SaaS技术等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大数据平台对产业体系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优化调整,推动生产制造性企业向生产服务性企业发展,着力向产业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电子商务与零售销售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向“互联网化”的演进,借助互联网打造家纺物流、进口棉花物流、不锈钢物流、空港物流等特色物流;重点推进南通家纺物流园、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以空港物流园为重点,综合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以及条形码、射频标识等技术,实现物流企业收件、配送、运输、装卸、保管、流通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推动智能网仓服务建设,依托三大支柱产业的广大市场,建立智能网仓基地,形成智能配套新业态。 第二,壮大五大优势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配件这五大产业,充分利用南通高新区的地理市场优势,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资源,促进产业信息化,壮大产业的发展。促进射频标识技术、条形码技术、智能测控技术在高端装备和汽车配件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责任追溯;推进新能源产业应用水能、风能安全分析预测与增强模拟软件,通过模拟仿真和增强现实探测水能、风能电站内部结构和生产运作状况;重点推动恒科新材料、大海塑料等企业智能车间的改造,深化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加快优势产业与互联网经济整合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面向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汽车配件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交易平台,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企业建设面向行业装备、制造装备的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深度垂直电商云平台、小微企业O2O电商云平台。 第三,发展三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兴产业与信息化融合,着力集聚航空配套装备产业、生物医疗产业、机器人产业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兴显示、高端芯片、高度器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航空生产设备的应用,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发展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装备,开发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空装备以及国防军工专用制造装备;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种,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加强医疗器械上的RFID阅读器设计,完成阅读器与计算机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分析;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加强智能传感、远程监控、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机器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保障。加快“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推进,促进软件产业向服务化、网络化、平台化转型,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信息服务业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重点推进生物医药行业安全溯源应用;围绕公共安全、社会事业领域,建设物联网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推进睿博智能医疗云平台、楷博电子智能门集控系统等项目。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电子商务集聚平台,形成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产品展示、咨询、检测、售后等功能的跨区域现货交易平台。
  第二节 重点企业的信息化推进
  由于各企业信息化存在很大差异,推进“两化”融合难度很大,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试点先行。重点支持大企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分别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中,选择典型示范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作为相关对标赶超的标杆。 建成一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产品,形成一支示范企业队伍:产品信息技术含量≥50%,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的普及率、覆盖率≥80%;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20%。到2020年,大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占大型企业比例达40%;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占中小企业达15%。 “企企通”工程建设:“企企通”指将各类园区、企业接入互联网,通过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类先进技术的运用,构建服务智能制造的“网+云+端”包括宽带网络、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三级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框架体系,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企通”项目是江苏省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江苏省于2015年6月份正式启动“企企通”工程建设。按照省政府统一工作部署,通州即将推出“企企通”组合方案,2016年一季度在重点园区开展试点,并于下半年全面推广,打造试点企业近百家。2016年,通州借力“企企通”建设项目,将完成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G级宽带接入,完成多家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高速宽带接入,为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或优化方案,开展百家以上工业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高带宽专线示范应用,提升大中型企业高速宽带接入能力,实现信息网络与服务到园区、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以“企企通”建设工程为契机,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通州力争建设成全省“企企通”工程建设先行区,为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节 重点区域的信息化推进
  3.1 南通高新区——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高新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南通经济开发、开放发展的重要节点。南通国家高新区一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为指引,坚持产业高新化、功能特色化、园区生态化的发展方向,突出精密机电、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园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引进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有瑞典宜家、住友商事、新日铁、法国FCI、希玛电力等世界500强公司,中国供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央企,江苏综艺集团、创斯达集团、金飞达股份、东源集团、江海股份、鸿图科技等上市公司,雄邦压铸、甬金金属、古镇灯具灯饰城等行业领先企业。近年来,高新区主动对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以升促建”,按照集聚集约发展和突出主导发展原则,着力发展以服装生产及服装机械制造、建筑安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以智能装备、新材料、航空配套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在现代服务业上,着力发展金融业、物流业、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四大产业。按照国家高新区建设标准,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区域创新驱动的主要引擎、承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溢出效应的首选地、新一批国家高新区的标杆和样板。未来高新区“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将立足以下方面: 集聚各类创新资源。高新区是南通市首家国家级高新区,从经济开发区华丽转身为高新区又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的蓝图有了新的版本。至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着力提高区内企业科技信息化,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超过200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超过60%;高新区首创发展模式,走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共建之路,缩短注入高新技术血液的时间。2013年高新区被确定为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高新区尝试行政指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实行管委会与公司一体化运作。成立科技新城管委会,科技之窗、科创大厦、综艺金融港、桑夏软件园、东大科技园、盛发科创园、拓玉科创园、人才公寓等创新载体纳入统筹管理,有效整合了创新资源;高新区将更大力度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品牌效应,在区级层面强化政策配套,争取在高新区设立科技人才专项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用于项目配套服务,包括孵化用房、项目奖励、平台建设。 构建平台推进产业升级。构建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加速)、科技金融、综合配套四大平台,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极核。目标坚定,高新区促进转型从创造平台开始。2014年2月,高新区首家云智慧公共平台项目成功签约。云智慧公共平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信息产业、互联网、IT产业、软件解决方案推广,采取政府买单服务方式,以市场换取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聚集。目前,连邦计算机集成服务、北斗GPS双模导航芯片等一大批智慧型项目纷纷落户高新区,智慧产业已悄然成为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建筑是通州的传统产业,2013年7月,高新区组建现代建筑产业研究院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速。目前,建筑研究院所属五大研究中心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顺利签约;除了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实力,高新区还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其中江苏博悦物联网公司与中兴移动、中山大学合作共建智慧家居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家居智能系统、智慧社区、智能建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产业孵化。高新区2018年重点发展的江海智汇园定位于智慧软件为主题的专业化园区,着重打造三大平台:一是孵化平台,成立南通诚创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以此为主体运作智慧软件园,孵化培育发展三大产业方向:(1)围绕“互联网+”,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产业,包括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2)围绕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大力发展高精密度印制电路板研发设计及核心芯片产业;(3)围绕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建筑、教育、医药、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二是研发平台,以中科院软件中心为龙头,加强与南财、南理工合作,打造智慧软件园研发平台,同时招引一批研发团队;三是支撑平台:引入云平台(PaaS)及数据中心基地(iDC),提供信息化软件开发及运营的公共服务外包平台;引入甲骨(Oracle),打造IT人才培训基地;引入江苏虚拟软件园,为园区企业及区内企业提供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创设条件,建好科技先行区。着力推动载体建设、集聚高端人才、吸引新兴产业,高新区积极创设条件,打造信息科技先行区。高新区利用财富大厦、综艺金融港资源,引进风投、创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科技金融机构,提供天使投资基金、科技企业小贷保证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发展海工装备战略新兴产业,2015年,高新区与北京海兰信、南通产控、力合清源达成合作协议,发起成立规模近2.5亿元的海外并购基金,以基金为纽带,以市场化为手段,加快海内外海工装备高端技术、产品、人才向高新区聚集。高新区现已先后承办上海留学生协会企业、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苏州园区企业通州行等系列活动,吸引人才前来创业。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消费中的应用。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大力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内容创意服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以信息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工业的有力支撑。推进电子自动识别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应用,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2 南通家纺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南通家纺城市场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大型综合性家用纺织品交易的一级专业市场。家纺城内设花型面料、装饰面料、坯布、辅助材料交易区和产品展示、星级宾馆,仓储物流客运,行政商务等七大功能片区,汇聚国内外知名的家纺品牌,展示着国内领先、国际时尚的家纺家居产品,汇集国内众多顶级研发设计人员,引进了一批国外家纺研发机构,引领世界家纺的新潮流。近年来,通州家纺企业普遍购进了电脑设备,信息化在工资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企业网站等方面实现了全覆盖。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已将信息化应用于生产工艺、成本核算。大约有40%的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电子商务方面应用信息化,规模企业普遍采用了ERP管理系统。目前,南通家纺城拥有各类经营户5000多家,经营面积超150万平方米,面料及成品销往国内80%以上的地级市,同时远销东南亚、中东、南非、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家用纺织生产基地。家纺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产业融合,要以信息化带动家纺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促进产业整体攀升。 一是积极发展园区经济,改善产业配套条件。推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内容、软件外包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在全国形成一批多层次、有特色、面向世界、辐射全球的产业重点集聚区。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电信运营商,制订各类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方案,实施重点园区(基地)信息通信保障精品工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信息化配套建设。加强园区综合管理和公共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园区建立具有产业集群化特色的信息平台以及产品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编制园区信息化建设指南,针对工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特点,研究编制涵盖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公共平台、信息安全等内容的园区信息化建设指南。对企业骨干人员,如设计人员、营销售人员开展“定单式”培训。对重点人员。对企业关键岗位人才进行重点培训,主要采取送培和邀请专家定向培训,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应用型精英人才,在关键岗位发挥作用。 三是加快家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从原料到终端制品的产业链集成创新技术中心,形成供应链资源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进家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及网上电子商务交易的开展,完善平台的信息发布、交易媒介、物流配送、资金结算以及交易管理等综合功能,实现家纺产业链上信息无缝连接与资源共享,提升家纺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交易的水平;积极打造家纺行业的E2E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打通产品端与全球零售端到全球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发展“互联网+个性化订制+微营销”的模式,将微店和实体店结合在一起,通过店商和电商的强强联合,融合贯通线上线下,实现传统家纺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变革。 四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家纺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在生产上重点实现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供应链管理上,重点加快家纺业与物流业对接,实现互动发展。重点推进南通家纺物流园、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物流过程中运用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现各环节的无线控制。通过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相互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实时监控,移动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处理,实现货物接收、库存盘点、出库、商品核价以及作业调度等应用的无线感知和智能化处理。利用精确的跟踪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跟踪、管理和优化。加强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通信技术物流技术标准化方面的研发投入,使企业物流能更准确、快速、有效地为企业精细管理、提质降耗服务。 五是要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在研发设计方面,鼓励家纺企业进一步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在生产过程方面,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生产控制技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鼓励企业应用模块化、信息化、绿色化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大家纺产业,重点引进清钢联、精梳机、喷气织机等,实现无梭化、无纱结。突破高档面料生产瓶颈,提高行业用布本地自给率,提高装饰用布、产业用布、医疗卫生用布等新领域纺织比重。管理上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产品数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系统,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同时加快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家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软件、信息、专业咨询、网络营销等服务。
  第四节 重点工程
  4.1 企业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下,为实现上述计划,通州率先实施工业企业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培育省级融合创新示范企业15家,制造业服务化骨干企业2家;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发展智能生产新模式、新业态,创建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全区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拓展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形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新格局。聚焦“353”产业体系,全面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智慧型企业创建和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引导工业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的互联网转型,培育一批互联网创新典型。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鼓励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开展软件应用商店、软件即服务等服务模式创新。 ——具体措施 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生产过程创新”等。开展工业企业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旨在优选一批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通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通信技术、工业技术,实现管理精益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决策智慧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区企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实施好企业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 ①企业层面 在企业层次中有以下三个目标,目标一是企业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仅是开发新产品,而是通过“两化”融合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资源利用上、扩展企业影响力上建立起创新的体系,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的;目标二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目标三是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应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市场、人力资源开发、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支持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带动企业信息化上水平,深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支持家纺、服装企业采用C2B定制、众包设计、微信营销等新模式,发展柔性化生产,有效把握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支持机械装备企业发展异地协同设计、服务型制造,为用户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和运维服务;支持医药、食品企业培育智能测控、全产业链追溯等新模式;推动产业园区利用互联网,为工业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服务,提升园区功能。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将互联网应用优势与工业规模优势相叠加,支持家纺服装企业运用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移动社交营销等新模式,有效把握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要把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提升作为重点。要把已有的信息系统从局部集成转向全局集成,在集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模式、流程商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采取“培育+服务+扶持”的模式。“培育”:培育融合创新示范企业,重点培育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全区企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组织专家对列入示范培育企业开展点对点的服务,找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指导企业根据需求,有计划开展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指导推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扶持”:重点扶持列入融合创新示范培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专家咨询服务,奖励企业优秀CIO。在融合创新示范企业的基础上,培育创建一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 ②项目层面 在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管理集成应用、产品流通、产品信息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新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培育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重点推进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像电子商务、物流、研发设计等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功能性服务的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另外,要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把企业生产要素模块化、集成化、平台化,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支持机械装备企业发展异地协同设计、服务型制造,为用户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和运维服务,获取新价值。深化信息技术行业应用,继续开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典型经验交流和推广,扩大行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范围。 ③区域层面 以重点工业园区为依托,推进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争创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要重点抓好工业信息体制建设,以及区域、生产力布局工作。支持产业园区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协同研发设计、协同供应链管理,培育云服务、云制造等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区域层涉及基础设施,不仅仅是网络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也包括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无线通州、光网通州建设,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推进政府免费WIFI工程建设,在市民中心、公园、广场、公交站台等公共区域提供免费WIFI接入服务;加快家纺城、高新区核心区域WIFI热点全覆盖建设。提高大流量数据业务承载能力。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强化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解决重点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满足园区内企业软件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带宽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到2025年,全面提升基础信息网络有效覆盖和支撑服务能力,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推动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另外,支撑市场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化也要做很多工作。支持区域“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建设,加大对地方“两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各地对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发展特色工业,扩展现代物流,提升“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工业应用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发展,夯实融合的技术基础。支持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引导信息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围绕改善民生,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网络新技术应用;推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重点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服务拓展;全面开展“信息下乡”活动,规范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4.2 产业智造化提升工程
  ——工程目标 到2020年优势行业、重点企业40%的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重点示范工程。实施智能车间建设工程,研究制定智能车间标准体系,加快智能车间认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在每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以恒科新材料、东源集团、甬金科技、德尔福、派得羽绒等为重点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到2020年建设2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具体措施 ①装备智能化改造 以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节能环保装备等推广应用为重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缩小与国际水平差距。推进智能研发设计,推动研发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应用图形化建模、快速成型与虚拟仿真等智能化设计系统,开展众包设计与定制服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研发设计体系;推进智能生产,采用自动识别、在线监控诊断、自动报警、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制造执行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数字化控制系统,提高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 ②产品智能化改造 增强先进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突破关键共性环节,组织重点领域质量攻关;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数控加工、食品等领域为重点,开发一批焊接、涂装、装配、搬运等专用机器人,提升高性能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器、RV减速器的自主配套能力;自主研制高精度复合型数控机床、三维增材制造装备、专用智能设备、智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开发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拣、智能化除尘、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装备;鼓励发展高端服务器CPU、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嵌入式系统、工业大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加快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在电装备、新能源装备、锈钢冷轧装备、多功能一体化印刷机械、深度污水处理装备、大型工程机械等研发。争创20个以上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 ③企业绿色化改造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对纺织、印染、建材、铸造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推动实施重点用能装备节能改造;全面开展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和优化管理,加快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4.3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提升工程
  ——工程目标 为了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促进通州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信息化能力和新能源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力,大力培育扶持为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配套公共设施和相关服务的创业、创新基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为目标建设通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的建设将为通州中小企业提供各中小企业概况、中小企业动态信息、信息咨询、中小企业产品展示、中小企业供求信息、专家在线、视频会议、综合办公、协同通信、融资服务。 ——具体措施 ①建设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和引导信息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围绕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平台功能,为中小企业集中提供政策信息、行业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等各类资讯服务。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电子商务服务;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建设,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②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加强分类指导,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实施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物流配送信息化;鼓励中小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设计软件、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精细化生产管理系统;开展生产装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普及推广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一体化,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支持和指导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和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每年组织50家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体验,编写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案例,引导和组织电信运营商、软件企业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水平。 优选5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搜索营销服务平台,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网络推广服务,逐步构建和完善能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和提供技术指导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水平。
  4.4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集成创新工程
  ——工程目标 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重点结合部。将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相结合,开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集成创新工程是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正从过去的单一要素竞争阶段进入到多要素集成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活动涉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细分包括信用、支付、融资、担保、保险、物流、安全认证、标准、电子单证、电子合同、纠纷的调解机制、政府监管等,要素很多,属于综合性的活动,而现在需要进行集成、集群乃至集聚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也是在集成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在向商流发展。融合集成是一个新的方向,目的是创新,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并引领发展。抓住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有利时机,坚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以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推动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具体措施 ①实施“互联网+商贸”行动计划培育发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通州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展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重点推进微纺“云公共服务平台”、金太阳“移动电商系统开发”、马潭易购“电商平台”、麦呀“互联分销系统”等电商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通州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展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重点推进微纺“云公共服务平台”、金太阳“移动电商系统开发”、马潭易购“电商平台”、麦呀“互联分销系统”等电商项目建设。 推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强与跨境电商战略合作,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息申报、商品通关、结汇退税等业务服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创立自有品牌,多渠道、多方式建立海外仓储设施等,提升电商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 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创新。支持大中型实体零售、餐饮、旅游、票务、生鲜配送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取、网络订票、预约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线上线下服务规范,利用基于位置服务等互联网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信息消费潜力。 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移动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无时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随心的电子商务是新的创新发展趋势。 ②平台发展示范工程 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平台。以南通家纺城为核心,依托专业团队,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设计、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物流仓储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与深圳中环运、四海商舟、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的项目合作;加快南通家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新天地电商创业园的功能扩展。 打造行业功能性平台。加快优势产业与互联网经济整合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面向家纺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交易平台;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建设面向行业装备、制造管理的服务平台。重点加强与台北电脑公会合作,依托天心软件,建设产业深度垂直电商云平台、小微企业O2O电商云平台。支持找货网、准信科技“设备网”等项目建设。 打造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特色的电子交易及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探索现有的各类大型专业市场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做大做强。推动供销产业园借助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资源,开展进口棉电子交易,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进口棉花电子商务平台;逐步拓展棉纱、胚布、化纤等轻纺原料现货展示和电子交易,形成以互联网为支撑,涵盖信息咨询、存放寄售、融资服务、电子商务、商检报关等功能的跨区域现货交易平台。 积极推进家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及网上电子商务交易的开展。完善平台的信息发布、交易媒介、物流配送、资金结算以及交易管理等综合功能,实现家纺产业链上信息无缝连接与资源共享,提升家纺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交易的水平;建成全国家纺产业集群品牌示范区、国际家纺创意研发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品牌集聚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世界家纺名城;加快完善航空物流快递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业务融合发展。 ③推进物流业创新发展 通州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和腹地资源,打造新发展的领跑区、转型发展的时间区、未来建成江苏沿岸重要的大型临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最具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沿海信息海洋产品发展示范区。推进物流业创新发展,借助互联网打造家纺物流、进口棉花物流、不锈钢物流、空港物流等特色物流,建设与互联网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集疏运体系智能化。依托南通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公、铁、水、空集疏运体系智能化建设,重点推进南通家纺物流园、平潮站前铁路物流园;加快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以空港物流园为重点,综合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以及条形码、射频标识等技术,实现物流企业收件、配送、运输、装卸、保管、流通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推动智能网仓服务建设。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建立智能网仓基地,招引以仓储为业务载体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形成智能配套新业态。
  4.5 企业绿色生产推广工程
  ——工程目标 推广信息技术在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分解目标任务、制订考核办法、加强现场督查,加紧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防治格局;积极推进印刷、家具、船舶钢结构等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控制雾霾。 ——具体措施 ①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促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上的应用。以钢铁等行业为重点,推广分散控制系统(DCS)、能源集成优化系统等技术的普及,建立和改造能源管理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分解目标任务、制订考核办法、加强现场督查,加紧推进各重点减排工程建设。 加快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回收、产品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的应用。积极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健全的组织架构来统筹规划,要求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在新型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和节能装备的技改及选型上加大投入,而且与企业一系列的节能管理制度和生产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 建立废旧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全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情况在线监测,在全区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连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国家和省市区域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②安全生产信息化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用促建,以建保用,夯实基础,安全可靠,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精选示范,分类推广的原则,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科学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平衡发展;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依托现有多种网络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事故监测等系统,研发本质安全型产品,建立针对肉禽、蛋奶、果蔬等鲜活食品的安全控制与追溯信息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4.6 物联网应用推广工程
  ——工程目标 鼓励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加快物联网应用模式创新和产业化。2018年新增3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典型,搭建7家示范家庭农场智慧农业平台。围绕公共安全、社会事业领域,建设物联网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推进睿博智能医疗云平台、楷博电子智能门集控系统等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重点推进景瑞农业、金土地生态园等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 ——具体措施 ①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各领域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建设“智慧企业”、发展“智慧工业”的关键技术。以装备、汽车、客机制造、食品等行业为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物料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型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生产过程智能管理与控制、危化品管理和环境监测、车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产品信息化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中,提高产品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重点在汽车、船舶、机械装备、家电等行业推广物联网技术,推动智慧汽车、智能家电、车联网、船联网等的发展。推进电子标签封装技术与印刷、造纸、包装等技术融合,使RFID嵌入到工业产品中。 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及企业管理的应用。在生产制造环节上,通过进料设备、生产设备、包装设备等的联网,发展具有协作能力的工业机器人群,建设“无人工厂”,提高企业产能和生产效率;在经营管理环节推广物联网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企业能耗、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能耗、COD、SO等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优化工艺流程,采取必要的措施。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工矿企业作业设备、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对温度、压力、瓦斯浓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当数据超标时自动报警,以便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或自动停机、切断电源、加大排风功率等,以避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②推广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的应用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货物运输、码头作业、堆场作业、物流装备作业等活动中的应用。智能港口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港口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港口服务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信息服务。智能港口迫切需要和物联网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港口服务的数据共享及稳定高效。在借鉴、跟踪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州对互联网在集装箱码头方面的应用研究应有所创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港口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数据层组成,智能港口的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及采集和捕获信息;智能港口的网络层以无线网络接入物联网管理中心和物联网信息中心,并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即网络层不仅要具备网络功能,还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智能港口的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港口的需求相结合,实现港口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和智能港口的深度融合,对智能港口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应用层的关键在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港口管理系统各环节之间的智能交流以及精确管理的目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港口要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共享和动态协作,提高港口作业的效率、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形成安全畅通、环保高效的现代化智能港口。③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各领域中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它是集智能化、实用化为一体的一种远程环境监测调控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无线采集器、智能网关、无线控制器、监控管理系统等5个部件组成,可以自动采集农业生产环境中的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CO2浓度、池塘溶解氧浓度等环境参数及动植物长势图片或视频资料。数据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传输到用户计算机终端或手机,使用户随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环境参数,并可根据现场环境参数和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科学调节温、湿、光、水、气、氧等环境参数控制设备,为动植物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专家及农业决策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掌握区域内的农业情况,提供远程的专家指导,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大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宣传、交流与合作;启动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食品安全、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流通、检验检疫等各个环节建立全程的闭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在有条件的种植、养殖园区或基地,实施智能控制生产或调节环境因子,实现灌溉、控温、遮阳,定量饲喂、防疫,增氧、投喂等监控的智能化。重点推进景瑞农业、金土地生态园等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2018年新增3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典型。
  4.7 人才引进与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中,信息技术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带来的是传统产业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改变。要实现融合,一方面需要技术、专业人员是“两化”融合的专家,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的负责人同样是融合的专家。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落实人才配套的各项政策,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互联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IT及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人才在通州集聚。 ——具体措施 ①人才引进 抓高端、专业型人才的引进。推动“两化”融合、推动工业产业升级需要高端的专业型人才。积极引进“两化”融合复合型紧缺人才。根据“两化”融合的战略重点,加大对信息经济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重点引进国际行业优秀领军人才,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海外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积极引进软件开发、游戏设计、网络安全、网络分析、网络营销等互联网产业急需人才。重点加强信息经济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企业应以柔性方式引进的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储备人才。大力支持本区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用人主体,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引才岗位,利用人才交流招聘会等形式引进人才。与国内知名人才中介机构和专业猎头公司合作引进人才。适时组织通州用人单位赴国内知名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引进人才。 ②人才培育 高等院校开办各专业“两化”融合的课程。优化高等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整合或设置一批符合信息经济发展需求的中高等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或工作站,柔性借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帮助进行项目攻关;扶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的科技项目研发。 加快信息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信息化培训;鼓励院校、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化在职人员技能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培养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适应通州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促进机构联手,形成培养“融合”人才的产业链条。“两化”融合有巨大的人才缺口,鼓励社会培训机构把针对各个领域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新课题和新方向,实施企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工程,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互联网的复合人才;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构建畅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互联网人才培训,逐步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的支撑体系。 坚持人才兴企强企战略,打造强有力的“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围绕骨干企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工作需要,加快教育、培训和引进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就业创业环境,推进“两化”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优先享受通州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信息技术社会培训机构发展,推进培训机构与大专院校、骨干企业合作,培养紧缺专业和实用人才,建设一批人才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和交流示范基地。
  4.8 “两化”融合全面接轨上海工程
  ——工程目标 围绕2017年通州区对接服务上海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研究《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在“两化”融合方面以项目接轨为核心,以科创接轨为抓手,以载体接轨为保障,以服务接轨为支撑,着力实现对接服务上海“7740”的总体目标,努力谱写上海北大门的通州篇章。 ——主要措施 ①实施科技人才及技术对接工程 主动对接在沪世界500强企业、国际制造业领先企业、上海百强制造业企业和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大力实施招大引强选优;加强与上海技术交流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上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等的合作,组织开展对接活动,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争取各大中心在通州建立分中心。以江海智汇园为重要载体,精选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入驻,重点推进建筑科研中心、亚太文化创意园、中航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等平台建设。拓展与上海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赴上海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加快引进面向国际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瞄准上海张江、未来岛等高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市+区”人才新政叠加优势,吸引上海方面各类科技人才。 ②实施重点产业合作对接工程 以配套互补、关联发展为方向,对照上海 2040 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重点打造七大战略性空间板块、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和工业用地占上海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 10%-15%以内目标以及产业外迁、沪企减量的机遇,围绕通州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以及航空配套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跟踪上海先进制造业梯度转移趋势,加强与上海先进制造企业对接,大力引进航空配套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两化”融合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上海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加快提升通州先进制造业规模化、链式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③实施平台载体对接工程 坚持把上海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方向、主战场,充分利用通州对接服务上海大会、金融招商等活动平台,全区每年组织不少于100场次的在沪活动,努力招引更多重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落户通州,形成“天天有客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签约、季季有开工”的浓厚氛围。认真学习和借鉴上海产业平台在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招商引资、管理服务、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和闵行、嘉定等地沟通,建设合作园区,促进互动发展。各镇(区、园、街道)要立足自身产业特色,进一步巩固和放大与上海的区、街道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实现与上海签约合作差别化、特色化和全覆盖。六大园区平台要充分发挥板块支撑作用。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强模式创新,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合作平台,大力发展“区中园”“园中园”接轨载体平台。
  4.9 “两化”融合科普工程
  ——工程目标 实施领导干部培训计划,组建信息经济宣讲团,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开展信息经济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信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普及两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建立培训科普基地,支持企业、园区等与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培训和示范基地,提供科普培训和实训观摩,重点加大对企业家、企业高管的科普力度;开展面向公众的全民信息经济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在社区等开展居民信息经济知识讲座,全面提高全省居民对信息经济的认识水平。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应加强对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基本知识、成功案例、发展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加强技术指导,与干部群众一起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他们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传播新的科技知识。 ——具体措施 ①智慧设施提升工程 加快智慧通州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深化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政务在线协同和数据创新应用;重点推进协同政务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升级等项目建设。围绕民生热点,在交通、教育、医疗、环保、安防、城管等领域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农村延伸;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重点支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等项目建设,促进全区城乡居民共享智慧化建设成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旅游服务系统和旅游信息管理平台,开发、开放本地旅游资源;推动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推进空港物流园。 载体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服务平台建设,开启智慧生活。基于通州建筑产业优势,以实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智慧建筑为发展目标,聚焦建筑信息化、智慧化领域的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以预制化建筑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建设一个包括设计、建造、运维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光纤化、宽带化、广覆盖、深覆盖”接入网为目标,城市全面实现光纤化,加快农村地区光纤宽带建设。加快推进无线通州、光网通州建设,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跨越发展,广泛开展公共区域、热点区域无线覆盖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建设以3G/4G为主、以WLAN为补充的无线高速宽带网,实现与宽带网络的无缝对接;鼓励通信、广电运营商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IPv6升级改造;鼓励通信运营商建设一批基于IPv6的智能楼宇和小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方式为市民提供社区服务;全面提升基础信息网络有效覆盖和支撑服务能力,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推动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 建设先进泛在安全的信息网络,实施全区网络和有线宽带接入网络升级改造,使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商务楼宇、城区住宅和行政村。开展省内无线WIFI网络建设,实现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实施宽带扶贫试点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宽带网络进村,增强宽带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强化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解决重点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满足园区内企业软件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带宽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引导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络建设,通过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工厂内部物联网络和外部互联网络建设,推动企业从传统的工业基础设施加快向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形成低成本、高效快捷和安全可靠的制造业网络设施。
  第六章 智慧通州建设
  智慧城市是以便捷、安全、稳定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技术产业体系高度发展为支撑,以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新模式。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实验,在交通、公共服务、绿色环保等领域建立起了各种“智慧”的系统和应用。从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实践来看,各国结合选址城市的功能定位、地理位置、产业特点来选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我国于2003年开始在北京东城区率先探索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十年间,数字城市建设在各地广泛推广,形成了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等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城市的推广无疑为智慧城市落地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通州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
  通州可以抓住当前加速深化、融合转型、深度集成的信息化发展新阶段,从“数字通州”向“智慧通州”转型升级,从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升级到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发展新阶段。第一,快速发展的、泛在、宽带、融合的信息网络。基于光纤和4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宽带网络,将为家庭、企业构建起无缝连接的高速网络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逐步走向融合统一,终端智能集成和业务创新变革的新阶段。随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加快部署,网络基础关键资源和新型网络架构的国际竞争将不断加剧。 第二,现代产业体系被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重构。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产业、应用电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能源、空间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相互交叉、不断融合,新兴战略性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生产方式发展的新方向逐步发展,包括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使得信息化、工业化逐步融合。 第三,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和市民生活方式被新型智能信息应用改变。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能力以及精准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研发和应用物联网速度加速,整合互通多系统速度加快,智能信息终端设备以及新型信息通信网络的应用极大普及,推动了城市管理,创新城市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更大范围,更优体验、更多用途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第二节 智慧通州建设进程
  近年来,通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综合平台方面、民生应用方面、政务服务方面、城市管理方面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40多个智慧城市应用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实施,包括信息化基础及软件设施投入,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各类管理系统建设等相关项目。 未来,通州将力促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智能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智能化。通州围绕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大力推动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加快信息资源整合,着力创造新的增长点、新的市场和新的就业形态,使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第一,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以“宽带、泛在、融合、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实施“宽带、光网、无线通州”和“三网融合”四大工程,着力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已基本建成以光纤传输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全区城乡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和宽带多媒体城域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第二,信息产业发展氛围浓厚。以科技之窗、江海圆梦谷等新型软件信息产业为支撑,统筹全区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逐步探索智慧通州发展模式,打造和谐幸福智慧典范的建设目标。2014年2月,高新区首家云智慧公共平台项目成功签约。云智慧公共平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信息产业、互联网、IT产业、软件解决方案推广,积极引进境内外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聚集。目前,连邦计算机集成服务、北斗GPS双模导航芯片等一大批智慧型项目纷纷落户高新区,智慧产业已悄然成为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 第三,信息消费增长势头良好。积极引导广大信息服务企业特别是三大运营商和广电集团,围绕产品、市场和消费者意愿,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动漫与网络游戏业、数据库业务、信息技术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等,不断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2013年,3G、互联网、IPTV用户增幅均超过30%,通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位居江苏省前列。
  第三节 智慧通州建设方案
  通州结合实际情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全区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探索出智慧通州的发展模式,力促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智能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智能化。通州智慧城市可在建设初期结合自身的优势,聚焦智慧主题,再以主题辐射领域,从而引领智慧城市的全面发展。根据智慧城市“建设泛在可信的基础设施,打造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打造产业创新的智慧基地,打造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的建设目标,通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可以从“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交通运输、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智慧的文化传承”六大主题展开。
  3.1 智慧的城市管理
  智慧的城市管理强调的是城市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繁多,各个部门应保证独立高效的运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机制实现跨部门协作。各部门需要对在日常运行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梳理,并在合理的框架下将需要共享的数据共享给其他需要的部门,以保障每个部门运行的高效性和管理的全面性。不重复搭建子系统,不盲目建设大系统取代子系统,不为建系统而建系统。在现有的子系统基础上,以城市管理合作平台为基础,实现城市管理各个领域的数据的有效共享与融合,通过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慧的决策支撑。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 以服务为主导,增强与市民的直接联系。市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地与政府开展面对面的或者网上的对话,反馈城市问题,全面的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工作中来;通过更有效的网上参与渠道以及社区活动,采取以人为中心的途径,提高公民意识及城市与社区主人翁的意识。并通过集体智慧加强社区内部的情景察觉,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随着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方式有了更高的提升,市民对政府政策、政府工作重点的透明度以及政府服务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以创新的解决方案,加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依托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数据、流程和系统的共享。跨部门的合作和共享将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对事件的迅速响应和对城市的有序管理。要实现高效运作和资源优化的政府,需要确立合理的管理架构、准确制定管理手段,并确定共用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政策等。
  3.2 智慧的产业支撑
  智慧的产业支撑是智慧通州助力和推动通州科学崛起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围绕大力推动“353”产业发展、提高承载上海产业战略转移能力、深入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加快融入南通主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把通州建成长三角北翼最具发展潜力之地。智慧通州建设要面向企业,提升经济服务水平,打造高端优势要素扩散,提升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吸引和激发创新要素孵化成长并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环境,发展产业信息化及信息化人才培育服务业。 产业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扶持高新科技企业,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产业需求,帮助产业提升科技水平,进入智慧领域,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环境。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 创新开发,吸引创新科技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和研究部门在通州产业园建设实验室,研发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包括:通过“合作征求计划”的方式吸引信息科技龙头企业的投资,利用现有的产业园作为信息科技开发的试验基地。合作征求计划跟传统的采购方式不同,而是一种直接的资助计划,利用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合作模式来开发新的领域,以鼓励企业投资在创新领域,减低新科技和商业模式的风险,为企业提供资金援助。通过“科技企业商业化规划”,帮助拥有创新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企业,补贴在产品概念或商业价值证明发展过程中的支出,解决企业在创业初期遭遇的资金缺口,帮助企业快速地度过萌芽阶段,拉动走向市场和商业化的脚步。 落地扎根,创建产业聚集良好环境。深化产业聚集,利用龙头企业和用户大力促进产业生态、产业链的共同投资和协同建设,以开创新的商机,并吸引高端跨国企业在通州落地扎根。这个战略的重点区域是在整体的产业价值链中,通州可提供特定高端信息化服务,例如云数据中心,展开产业价值链的开发,分析了解未来信息化产业的需求和走向,对于处在产业链中的信息化企业以及在高科技产业链进行持续投资的企业出台优惠政策。 扶持增长,智慧城市带动企业发展。继续做大做强通州信息化产业,让市场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力水平,协助中小型企业建立品牌和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区政府带头从信息化技术和系统需求上刺激市场,并开发可再出口的电子政务产品和服务、提供税收或财政扶助、鼓励企业投资采购电脑软硬件与应用系统、知识产权等信息化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创新力。 人才发展,提升高新科技人才基础。政府、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依据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要求推出相关的课程和培训计划。利用“信息科技能力框架”等手段阐明重点行业所涵盖的信息科技职业方向、级别和相关技能。通过“信息科技培训计划”等手段为专业技能开发新的培训课程,鼓励专业人士不断提升自己,获得培训机会和认证,帮助他们的职业发展,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
  3.3 智慧的交通运输
  智慧的交通运输是智慧通州不可或缺的主题。发挥通州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打造与区域核心和枢纽相匹配,与上海可衔接,与国际先进水平可比较,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口岸“五位一体”的智慧化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支撑体系,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将区位上的枢纽和核心转化为交通运输出行服务功能上的枢纽和核心,吸引国内外资金、货物、商旅人群在通州的聚集、加工、中转、增值。 智慧的交通运输强调的是高效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取决于交通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对数据进行融合和加工,最终服务于城市交通设施的使用者、交通行业的运营者以及交通监管部门。交通行业覆盖广泛,涵盖了海陆空、港口、口岸等多个领域。智慧交通的建设重点不是搭建一个大系统,取代各个子系统。相反地,应该深化各个交通子系统的建设,并加强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例如,出租车调度系统、公交车调度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等系统应该继续独立运作与提升。各个子系统产生的数据也不需要全部分享出来。智慧交通的建设不需要所有部门的所有数据。分享需要分享的数据,制定数据的共享标准和梳理数据的跨部门流动是建设重点。例如,结合公交车的调度系统中的公交到站时间、出租车调度系统中的出租车分布情况、基于浮动车和基站信息的交通拥堵情况等数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合理的智慧的进行绿波控制,提高车辆的流动性,改善交通情况。各个子系统独立运作,系统间通过数据的有效共享实现高效的协同,以集成交通指挥中心为平台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和基于平台数据实现智慧的决策。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 夯实交通系统基础。通过多种方式采集交通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如时间表和出发时间等,动态原始数据,如通过各式传感器收集的交通拥堵情况和天气状况等。在数据采集时需严格遵守数据保护和隐私相关的法律。把脉城市交通状况。通过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处理以了解交通状况,并尽可能的较准确的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智慧交通服务的基础取决于可靠、高速、准确的获取数据;实时的更新、确认和清理数据;针对产生的信息使用制定相关机制;并为基本服务、适应性控制和决策支持服务提供基础的支撑。 全面布局交通疏管。根据对交通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做出战略决策,实施交通疏通管理和控制。这需要对交通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等技术进行合理设计、执行和利用。 统一协作提升服务。需强调各种交通模式之间的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之间的协同,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方和服务提供方的合作。建立一个统一集成的智慧交通系统体系,让所有参与方均可在这个体系中相互合作,实现统一整合的流程、定义明确的数据共享机制和高效的资源调配的共同愿景。
  3.4 智慧的政务服务
  智慧的政务服务强调的是政府在提供服务时为市民和企业带来的方便性。自2016年起,通州规划局计划用3年时间进行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构建涵盖地理信息、规划成果、项目审批、批后监管等方面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投资1500万元建设智慧通州公共服务平台,目前相关项目已累计投入1000万元,其中大数据项目主要探索“互联网+政务”的服务模式,整合短信、呼叫中心、网站及移动终端等渠道,实现政务服务多渠道无缝连接。旨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创新技术,在现有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系统、政务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及行权综合电子监察系统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制度+技术”的监管新机制,逐步构建行政审批统一集中的“大数据库”,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 服务至上,提升智慧的电子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持续提高智慧的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识、建设具有主动性、易用性、高效响应的整合式全流程服务,使智慧的服务深入不同类别的用户。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有效互动,深入了解不同人群的需要和使用习惯,包括年轻人、老年人、海外人士和商业人士等;通过精细化的服务整合实现公众服务需求的准确定位。升级现有的部门数据库为跨部门共享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作为提供具有主动性和高效响应性的整合式全流程服务的基础。 协同共享,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以提高工作效能。通过信息化共享和发布平台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以提高工作效能,根据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要求对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在部门中培养信息化方案架构人才,以使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科学有效、符合统一标准,在各相关领域创建多部门合作蓝图,包括数据共享、技术和系统建设标准等,实现跨部门充分协作共享;在政府部门中鼓励信息化创新应用。 深化应用,建立“公众第一”的服务性理念。建立“公众第一”的服务性理念,促进提高智慧的政务服务的市民参与度,并使用更加有活力的和有趣的方式向市民发布信息;信息化手段加强政民沟通,缩短政府与民众的距离,鼓励民众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对政府提供反馈与建议;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服务各方面的标准。
  3.5 智慧的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涵盖广泛,应首先着重在各个服务领域内实现内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再探索跨领域的智慧提升。如在教育方面实现学籍信息的互通共享、校园管理的智能化,并在校园网和校园信息化基础基本打好后积极推动创新型教育应用;在医疗领域充分利用好现有医保卡互通互用的成果,拓展覆盖人群,逐渐实现双向转诊、医疗一卡通等给患者带来巨大方便的应用以及医疗影像数字化和健康档案的建立;在社区探索智能电表、智能家居、智慧的社会和移动服务等。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智慧教育。建立智慧教育规划并积极开展智慧化教学和校园管理试点。以智慧教育提升教学服务质量,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提升通州整体教育水平。 智慧社区。通过智能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政民通”等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整合社区政府服务资源和信息渠道,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管理等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智慧化的生活体验。 智慧医疗。通过业务经办中心、数据运行与备份中心、运行指挥中心、核算审计中心等四大中心和基础设施平台、智慧医疗保障平台、智慧人力资源配置平台、智慧养老平台、智慧劳动关系平台等五大平台的建设。由以“管、办”为目的,向以“参保人员、政府决策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使参保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得到相应的服务和信息,政府决策者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了解到相应的决策依据。推动医疗影像数字化、智慧的预约挂号和诊疗、远程医效运作和资源优化的政府,需要确立合理的管理架构、准确的制定管理手段,并确定共用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政策等。
  3.6 智慧的文化传承
  围绕“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建设要求,智慧通州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无边界传播作用,智慧的文化传承是智慧通州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文化领域的智慧体现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使文化活动场所与旅游休闲购物场所能够依照有效的文体旅游信息为民众和游客提供定制化的优质服务,并以此形成通州核心文化竞争力,一方面提升民众凝聚力和对家乡的热忱;另一方面创造独特的通州品牌,吸引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商务和休闲人群来访,并形成通州“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口碑。此领域包括以下战略重点: 文化资源数字化。推动图书、档案、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馆藏品、文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的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作为文化推广传播的基础。 高效的文化传播渠道。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文化传播传承中的无边界传承渠道作用,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培育弘扬通州精神,塑造和传播主流价值观。 打造特色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以“智慧旅游”为中心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充分融合和调动通州历史传承、文化创意、娱乐休闲、商务会展、交通出行等资源,带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国际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便捷化和信息化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第七章 发展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1.1 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抓好落实“两化”融合
  推进通州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整合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能力资源、人才资源等,共同促进通州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两化”融合项目是通州推进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重要载体,区委、区政府以及各园区应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结合各社会资源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范畴,进一步拓展工作深度,融合和深化信息化发展,完善平台和系统建设,为通州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奠定基础。通州的两化深度融合的逻辑功能比较全面,应结合政府公共管理和部门职能分工,充分整合政务、环境、教育、人才、资金、社区等各种资源和终端需求,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拓展建设内容,强化终端设备建设,共同配合开发好各个项目。要在现有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研究和增加“两化”融合项目的内涵及运营载体,统筹考虑城区建设,围绕通州工业发展和各工业园区建设,示范建立“两化”融合的应用,利用云数据中心的资源和服务,为产业开发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和持续投入的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牵头组织下,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协调推进通州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科学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国家试点产业建设,积极发动各方参与到建设工作当中,努力把通州“两化”融合的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使信息化进一步促进通州的工业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调指导融合工作
  建立健全的从上而下的“两化”融合工作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指导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作的开展。加强区域合作,突出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在区域推进工作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体系,确保任务落实。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支持行业协会和地方继续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加强政策引导,创新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清理和减少对各类企业、机构及其活动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资质资格许可。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和公开招投标制度,打破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鼓励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 建设由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科技局、商务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等部门组成的跨部门联合推进工作组,统筹规划,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推动有力的工作机制。引导各园区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区经济和信息化委成立两化融合协调办公室,明确任务分工、工作进度和责任,抓好落实。各园区(基地)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机构,协调指导本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1.3 组织开展检查评估,切实保障任务落实
  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是促进“两化”融合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宣传展示“两化”融合促进产业升级能力、绩效的重要途径,也是“两化”融合工作机构以自律诚信立于社会的全面检验,对于推动示范区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十分必要。 政府部门对于通州组织年检和评估工作是加强工业信息化发展与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好各项组织部门培育扶持政策的基础性工作。各业务主管单位要把年检和评估工作作为加强“两化”融合工作更好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动员,精心组织,指导督促相关组织部门做好年度检查和评估工作。各参检(评)组织要认真做好年检和评估的自查自评工作,并积极配合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做好年检初审和审检工作,以及配合评估专家组做好实地考察和审计机构的财务审计工作,通过以检(评)促建,切实提升服务能力。 为促进“两化”融合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应组织开展年度检查与效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相关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实时根据融合发展现状及时的修正改进发展策略;开通工作网站,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开发布与跟踪评价,督促融合工作更快更好的进行,发展较好的企业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鼓励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各镇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建立协调一致的评估管理工作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两化深度融合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节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2.1 设立两化专项资金,支持落实专项任务
  在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设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通州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两化”融合服务体系建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扶持、数字化园区建设、宣传培训、人才培养、示范企业奖励、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扩大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相关任务的落实。各园区要设立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相关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采用分期付款、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投资等新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 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采取投资补助、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用于支持“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应用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人才培训等。鼓励银行对重大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和重大应用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引导企业利用债券、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获得“两化”融合项目融资。 优化现有财政资金支持两化深度融合的方式,提高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比例。积极落实中共南通市委、通州政府《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加大信息产业专项资金扶持两化深度融合的力度。
  2.2 建立健全筹措机制,争取各类资金和政策的倾斜
  各镇村、园区(基地)、街道要建立健全“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力度支持企业“两化”融合项目的发展,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积极落实各类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创投公司向先进性制造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 优化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专项资金配置,进一步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鼓励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开展“两化”融合实用性人才培训,重点培养管理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 各镇村、园区(基地)根据本地实际,利用改扩建场地优惠、技改贴息、人才引进、企业并购、引进海外先进适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补助等优惠政策,向具有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项目倾斜。鼓励企业采用分期付款、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投资等新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企业信息化改造,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信贷和融资担保。鼓励各镇村、园区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支持企业申请省市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和项目的推广应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两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地。
  2.3 引导金融社会资本,鼓励企业信息化改造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技术改造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专项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的作用,加强对“两化”融合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鼓励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方式,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融资工作。 对重点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等支撑机构,其研发人员的薪酬、培训费用及“五险一金”,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经认定后的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物流配送、技术支持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降低税负等。 鼓励企业采用分期付款、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投资等新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通过财政资金激励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实施自动化水平提升。借助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力量,加大对自动化水平提升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由各相关部门定期向相关金融服务机构推荐,为企业实施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多样化的贷款、融资租赁等融资服务。降低小微工业企业应用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第三方外包服务等资金补助门槛,增强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活力。
  第三节 健全“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
  3.1 建立“两化”融合团队和基地
  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对技术支撑、服务支撑和人才支撑的需求,建立并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立两化深度融合专家团队和实训基地,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研究和企业高级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专家队伍建设,组建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组成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专家组,为决策制定,尤其是传统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逐步在全区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引导企业明确信息化技术提升的改进方向和未来发展重点,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提升的健康发展。加大与高新技术企业对接工作力度,推动本地企业与同行业知名企业的项目对接洽谈与经验交流,加强“两化”融合技术的培训工作;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用高端项目带动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支持信息服务提供商、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面向广大企业,提供有行业针对性的信息化公共服务,鼓励企业选择云计算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相关应用,避免重复建设。建立两化深度融合应用服务体系。制订通州两化深度融合应用服务政策指导意见,培育建立一批重点应用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应用服务机构与示范区域、示范企业等建立供需对接机制,签署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期限和服务要求明确的合作协议,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有效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开展。
  3.2 积极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
  积极培育第三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服务机构,加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宣贯、对标、试点、建立、评价、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服务支撑能力。建立政府主导、媒体支撑、企业参与的宣传工作体系,宣传推广两化深度融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化深度融合知识教育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公众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对两化深度融合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行业、企业不同层面的交流机制,举办专业论坛、研讨和技术交流会等,研究解决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性问题,共享信息化应用成果。加大“两化”融合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企业进行交流研讨,总结和展示典型案例和应用成果,为处于信息化初期的企业提供有益借鉴。要着力培育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扶持行业龙头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或具有规模的信息技术专业企业,为本行业及其他企业提供专业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咨询、培训、电子交易、诚信体系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完善技术服务标准,推动中介服务的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服务质量。 推进中小微企业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工业设计供需对接信息化商务平台、互联网融资中介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上市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中小微企业生产、管理、营销中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3 提升新型示范基地服务能力
  完善各园区、产业基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宽带和高速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建设并完善面向产业集群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建设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各园区、产业基地的信息化支撑能力。 加大信息化工业化应用软件的研发力度,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对信息化水平提升各环节的配套能力;培育发展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引进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项目,逐渐完善科技化水平提升综合服务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两化”融合在产业升级提升过程中的有效实施,使技术和资金支撑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服务器、关键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以及基础软件、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围绕工业重点行业应用,逐渐实现个别领域、局部环节信息化应用的自主配套能力。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围绕小微工业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构建自动化水平提升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平台功能,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第四节 加强“两化”融合示范推广
  4.1 引导企业参与试点推广
  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鼓励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 稳步开展“两化”融合智慧城市示范试点。深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在“两化”融合建设中的应用。继续深化建设“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重点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高端纺织产业、船舶海工及配套装备产业、现代建筑产业等一批应用成熟项目从一个区域逐步向全省覆盖推广。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进一步开展技术架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结合的示范试点。 完善示范基地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宽带和高速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增强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专业化信息化服务平台,鼓励建设示范基地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示范基地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深化“两化”融合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做好“两化”融合大型软件、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开发云、管、端一体化的专项业务操作系统,不断提升“两化”融合项目的应用质量和水平,加快培育智慧产业发展。按照《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各相关企业要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各相关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后续试点以及推广工作。发挥“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业务创造的规模化应用市场的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信息网络企业来通州发展。
  4.2 鼓励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改造的有机结合
  鼓励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典型示范,确立一批标杆企业、典型项目等。开展工业软件剥离重组试点示范。开展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试点示范等。组织开展工业自动控制、节能监测、物流配送、质量跟踪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等。 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信息化综合集成等方面开展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网络化。支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标准规范,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引导企业逐级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宣传培训与推广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工业企业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测评机制,对“两化”融合工作完成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财政鼓励,以带动全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依据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标准规范,结合试点工作经验,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指标体系和等级评定办法,全面支撑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示范推广工作。推进行业示范推广。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和成果,树立一批典型示范企业,全面推进行业示范推广工作,推动全行业自动化水平向更高阶段跃升;开展区域分级分类推进。各镇、园区负责开展区域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等级评定工作,树立一批示范企业。加强分级分类引导和推进,推动企业提升、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实现区域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全面升级。
  第五节 开展“两化”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5.1 鼓励企业建立CIO制度
  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责任意识,开展面向“一把手”的培训。各企业负责人应深刻认识到,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推动成立企业首席信息官协会,开展首席信息官职业培训,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训机制。组织首席信息官职业培训和政企高层培训,使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普及,培养一批富有经验的企业信息化高端人才。 为实现企业的“两化”融合,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是必须要做的。企业负责人应组织落实本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制度,董事会等经营决策机构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企业应当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将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的考核范围,将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基本内容写入企业章程或列入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应当设置首席信息官职位,直接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并规定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承担企业信息化领导责任。首席信息官的主要职能是促进信息技术和各项业务的融合,协助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经营模式,提升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
  5.2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鼓励高校面向企业信息化需求,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要将“两化”融合复合型人才纳入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省市区外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通州创新创业。结合国家和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开展两化深度融合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建立专家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组织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培训资源等,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项培训等形式,建立一批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研究建立企业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设置专业课程,开展专业培训,努力构建符合通州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的高、中、低搭配的领导人才队伍。 加快引进一批服务于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改造的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加大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培养力度,发挥南通大学、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作用,研究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支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培育合作,丰富人才供给渠道,强化人才相关服务,加强对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涉及的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资格和其他技能资质证书办理的政策宣讲,进一步研究制定更为便利的资质办理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专门人才,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支持大学、园区、培训机构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机构,形成一批上规模、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按照国际通用的理念、方法、技术,培训一大批信息化高、中层次人才和高技能蓝领人才。
  第六节 优化“两化”融合发展环境
  6.1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发展环境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发展环境,为实现通州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研究组织实施“两化”融合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系统运维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建设“两化”融合服务产业中心和园区以及面向工业行业的低成本、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检查。加强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监管和测评,实施安全风险和漏洞通报制度。加强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强化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安全检测和认证,依托相关机构建立第三方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推广电子签名应用,加快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强化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安全检测和认证,确保两化深度融合全过程的网络和学习安全。 逐步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有助于信息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政策体系。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在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领域建立相对完善的执法监管体系,提升协同监管能力。鼓励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优先使用国产软(硬)件和技术服务,落实国家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有关要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联动机制,拓展应急支援服务范围,推动企业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引导通州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数据灾备服务中心、数据清除与恢复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服务。加大对企业工作人员网络和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两化”融合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6.2 探索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探索建立信息交换平台,促进“两化”融合深入发展。通过本平台的建设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基础性支撑平台,建立完善通州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统一管理机制和标准规范,为通州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近而实现对通州政府各部门和各行业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的定位、获取、存储、管理、加工、分析的全过程管理,形成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提高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共享程度,在对通州社会、经济的完整描述的基础上,支持对数据资源的广泛利用,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满足企业与公众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并对今后通州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围绕“大数据”,探索数据服务新模式,逐步建设完善通州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以数据管理、监测评价、服务推送三位一体的新型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夯实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既有职能,全面把握通州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态势,研究通州的发展方向、政策等,并为领导提供通州产业发展的辅助决策,进一步助力于“两化”融合的发展需要。鼓励并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和信息化服务商的合作,建设面向行业、区域的示范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在全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整体框架内,探索建立通州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和企业基本信息为基础的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个人征信系统,逐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
  6.3 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为实现“两化”融合“提供了外界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重点争取启运港退税、航运金融试点等政策。通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外资、人才与技术的引进力度,扩大与国内外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的信息化项目开发与合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建设上海‘北大门’“的重大机遇,鼓励通州企业与上海企业加强技术与人才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境外上市,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国际投资步伐,提高企业国际经营能力。 推动区域信息化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合作,共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全面提供信息交流、政务公开、经贸合作等服务,大力推动在交通、旅游、公安、商贸、环保、卫生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合作,促进城市间互动协作。发挥通州信息化领先优势,积极引领和带动通州区域内各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加快推进智能卡应用、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通州区域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