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是子囊类真菌危害后产生的病害。当桑树在开花时期,病菌便开始侵入雌花子房中,菌丝逐渐生长产生菌核。受病害后,桑椹的果实会变成灰白色,故又称为桑白果病。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降低农户们的种植收益。因此,要加强桑椹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1.及时清除病原
在夏伐和冬季修剪时,要及时清除病枝、病果,对修剪后的病枝、病果要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桑园内病菌源,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2.加强桑园管理
在土壤中越冬真菌菌核,其子囊盘萌发率,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可在桑树开花前对桑园土壤翻耕一次,压制子囊盘出土。
3.合理化施肥
在桑园内撒施石灰,用量为1500 kg/hm2,同时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桑树植株的抗病力。在2月中下旬子囊盘出土前,用农用塑料地膜大面积覆盖桑园地表,避免土壤中病原的侵染。
4.加强药剂防治
(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持效期7-10天;
(2)30%爱苗(15%草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稀释液,持效期17天;
(3)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稀释液,持效期6-10天;
(4)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持效期7-14天;
(5)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稀释液,持效7-14天。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