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果蔬病虫情报
第三期
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025年4月30日
当前露天蔬菜虫害发生与防治意见
当前我区在露天蔬菜上为害的害虫主要是蚜虫,部分田块虽经过防治,但由于长期的干旱少雨,蚜虫的发生量仍然较高。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菜青虫也开始有幼虫为害,预计在五月上旬有低龄幼虫高峰,加上部分叶菜类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亦有所发生,为此当前做好露天蔬菜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生情况
1、小菜蛾:我站性诱和灯下蛾量监测,今年诱测蛾量高,到4月27日止,累计性诱蛾量达1276.5头,是上年同期的4.2倍;累计灯诱蛾量185头,是上年的3.1倍,均列近7年第1位。性诱蛾高峰出现在4月18日-19日,两日单芯诱蛾总量达227头;灯诱蛾高峰出现在4月18日,当日单灯诱蛾量达45头。4月28日我站在包菜上调查,田间已出现少量低龄幼虫为害,百株虫量192.9(50-300)头。根据性诱、灯下蛾峰预测二代小菜蛾幼虫盛期在5月上旬,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2、蚜虫:当前蚜虫在多种蔬菜上发生,前期经过防治的田块残虫量相对较少,很多重发田块均为露天未经过防治的田块,蚜虫量极高,已造成蔬菜叶片皱缩滞长现象。4月28日我站在金沙、西亭等蔬菜基地进行了调查,露天蔬菜田蚜虫总体偏重发生,蚜量显著高于上年和常年。茄子上平均有蚜株率80(0-100)%,百株蚜量1575(0-3900)头。青椒上平均有蚜株率77.8(0-100)%,百株蚜量752(0-2500)头。番茄上有蚜株率48(0-100)%,百株蚜量1716(0-7500)头。黄瓜上有蚜株率24(0-100)%,百株蚜量812(0-4000)头。豇豆上有蚜株率70(0-100)%,百株蚜量1853(0-6600)头。包菜上平均有蚜株率100%,百株蚜量5821(2500-10750)头。小青菜上平均有蚜株率100%,百株蚜量858(280-1500)头。总体来说,当前蚜虫发生仍较普遍,部分田块虫量仍较高。
3、菜青虫:据我站包菜上菜青虫卵量系统观察, 4月29日卵量开始上升,当日系统田10株包菜(团棵期)上新增卵量134粒,至4月29日系统田10株包菜累计卵量达248粒,当前的卵量已达防治指标。4月28日普查,调查了10块包菜田,平均百株卵量达450(50-1050)粒,调查了8块小青菜田,平均百株卵量15(0-40)粒。根据当前的田间卵量预测,5月上旬田间将出现菜青虫低龄幼虫始盛期,发生量中等。
4、黄曲条跳甲、猿叶虫:当前这两种害虫主要在小青菜上为害,4月28日普查,小青菜上百株猿叶虫10(0-20)头,百株跳甲成虫量0-140头,平均32.5头。当前发生量较轻,但若随着气候变化,雨水增多,这两害虫将加重发生。
二、 绿色防控指导意见
小菜蛾是我区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因其危害范围广、世代重叠严重、抗药性强等特点,在干旱少雨年份极易暴发成灾,严重威胁蔬菜产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今年天气一直干旱少雨,各类蔬菜上的蚜虫发生量持续较高。为促进种植户进行科学合理防控,各镇要做好宣传指导,保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1、农业、物理防治:及时铲除大棚四周及棚内杂草,破坏蚜虫栖息场所。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进行耕翻晒地。小青菜播种前用辛硫磷熏蒸土壤,杀死土壤中的残留虫卵,播种夏季小青菜应用防虫网进行栽培,隔离虫害。
2、理化诱控:蚜虫可利用黄板诱杀、防虫网阻隔、银灰膜避蚜等方式进行防控。小菜蛾可开灯诱杀成虫,连片种植叶菜类蔬菜的田块每亩可配备1个小菜蛾性诱装置或30-40根性迷向丝干扰雌雄成虫交配,减少落卵量。
3、生物防治:蚜虫在发生初期,可选用除虫菊素、印楝素、苦参碱等生物药剂,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小菜蛾在初孵期,可选用苦参碱、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
4、化学防治:蚜虫防治优先选用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与呋虫胺、啶虫脒、吡虫啉等新烟碱类药剂轮换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小菜蛾防治适期掌握在2龄幼虫期盛期用药,药剂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兼治菜青虫、蚜虫、跳甲),或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兼治菜青虫、蚜虫),或10%虫螨腈悬浮剂(兼治菜青虫、蚜虫),或10%氯氰菊酯乳油(兼治猿叶虫)。小青菜上黄曲条跳甲防治可选用1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兼治蚜虫)。
注意:蔬菜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要注意查看防治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叶菜类蔬菜于收获前7-10天停止用药。注意清晨或傍晚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