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三农服务

高温季节畜禽养殖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 2025-07-18 17:11:32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三伏天即将来临,连续的高温天气对畜禽养殖十分不利,会导致畜禽中暑、产生热应激、免疫力下降、繁殖性能降低、饲料报酬降低等现象。因此,畜禽养殖场要积极应对高温危害,结合自身特点,综合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保障畜禽养殖在高温季节的安全生产。

一、控制环境温度

1.遮阴喷水。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在畜禽舍周边种植一些枝繁叶茂的树木,可以有效起到遮阴避暑效果。畜禽舍外墙上也可以种植牵牛花、爬山虎等爬藤植物,形成绿色隔热层,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在窗户上加设遮阳板,避免阳光直射畜禽。屋顶可以加盖稻草,在天气炎热时期,用地下水喷淋浸透,可明显降低舍内温度。畜舍内可以通过喷水、喷雾、放置冰块等方式降温,要注意不要用地下水喷淋猪只,禽舍内不适宜喷水降温,可以喷洒屋顶和墙壁。

2.加强通风。通风是畜禽养殖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不仅可以防暑降温,还可以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减少中毒和呼吸道感染风险。有些养殖场利用喷淋、喷雾对畜禽舍内进行降温,使得舍内湿度过高,出现闷热现象,极易导致畜禽中暑,此时务必要开启风机,降低舍内湿度,保持适度干燥。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采用纵向通风法,即关闭两侧门窗,在前门设置进风口,后门设置排风口,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可多降温3-5℃。

3.使用降温设备。当舍内温度过高时,养殖场可以开启新风系统、湿帘、水空调等降温设备,确保舍内温度维持在27℃以下。在梅雨时期,阴雨天气过长,室内湿度会达到80%以上,湿帘降温效果会大打折扣,只能起到通风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养殖场可以配备抽湿机,降低室内湿度,提高湿帘降温效果,避免畜禽闷热中暑。

4.降低饲养密度。每个畜禽都是一个热源,当饲养密度过大时,不仅提高了舍内温度,还影响了生产性能,同时也增加了疫病产生的风险。育肥猪头均占地面积可以由1.2㎡/头提高至1.5㎡/头,家禽和肉羊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减少20%左右。

二、加强饲养管理

1.科学调整饲料配方。高温季节,畜禽采食量下降,营养摄取不足,会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为满足畜禽营养需求,可适度提高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加喂青绿多汁饲料,供足新鲜清洁饮水。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助消化、适口性好的中药,如山楂、麦芽、神曲等,可以有效提高畜禽采食量。

2.改变饲喂时间。高温天气会严重影响畜禽采食量,养殖场可以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晨6点和晚上6点喂料,中间可以适当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西瓜皮等。

3.减少应激。高温时段,应尽量避免对畜禽转群、配种、疫苗免疫、阉割、运输等,若必须进行,应选择在早晚凉爽的时间。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碳酸氢钠,对缓解热应激有一定效果。

三、严格消毒灭源

高温季节,必须做好畜禽舍内的清洁卫生和“三灭四消”工作。养殖场应及时清理粪便和垫料,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饲料储备不宜过多,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导致饲料霉变,要有一定的防潮措施。定期对畜禽舍内外、料槽、水槽、饮水进行消毒,注意选择高效、无刺激、气味小、腐蚀性小的消毒剂,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畜禽舍门窗要加装纱窗,起到灭蚊蝇和灭鼠作用。

四、加强疫病防控

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规范免疫,应免尽免,防疫人员在操作中,要注意疫苗质量,避免高温使疫苗失效,造成免疫失败。除了强制免疫病种外,养殖场还要做好畜禽常见病防控,当发现有畜禽突然死亡或者疑似染疫时,应及时诊断和处置,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病死畜禽要严格按照要求无害化处置,避免疫病扩散传播。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