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梅雨季节过后,预计将进入高温期,天气骤热,加上养殖投饲量大,易滋生各种病虫害、有害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如管理不善,以及高温、pH下降、缺氧等,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造成鱼、虾、蟹批量死亡。
一、病情预测
(一)草鱼、鲢鱼、鲫鱼、鳊鱼等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
(二)草鱼、鲫鱼、鳊鱼等易发锚头鳋、黏孢子虫等寄生虫性疾病。
(三)河蟹蜕壳不遂、甲壳溃疡病、河蟹“水瘪子病”。
二、防治措施
(一)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用生石灰、氯制剂、碘制剂等消毒剂消毒;发病池塘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及时确定病原菌以及药敏实验,对症用药;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中草药等制剂等对细菌类疾病有一定防治效果。此外,可在饲料中添加维C,大蒜素,免疫增强剂等增加水生动物的自身免疫力。
(二)鱼类的黏孢子虫病,选择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原虫药或其他的驱杀虫类药物拌饵内服。
(三)河蟹“水瘪子病”:外泼以碘制剂为主的消毒剂,内服保肝护肝药物,逐步调节、恢复肝脏组织和功能,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及抗病力;加强水体环境的改善与修复,定期使用生物底改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虾蟹多维,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
(四)加强巡塘,防止意外: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及时掌握虾类生长情况;合理使用增氧机,防止浮头;8月份为台风多发季,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合理使用环境改良剂等防控措施,及时应对天气突变造成的倒藻,泛塘等突发情况。
(责任编辑:张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