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三农服务

通州果蔬病虫情报(2025)第2期

发布时间: 2025-04-09 17:00:01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通州果蔬病虫情报

第二期

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 2025年4月9日

当前蔬菜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今年春季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多种作物上蚜虫的发生量较大。当前正值春季蚜虫繁殖扩散的关键期,大量蔬菜蚜虫从越冬寄主上迁入蔬菜田繁殖危害,呈偏重发生态势,若防治不当极易造成蚜虫暴发成灾,导致蔬菜生长畸形、黄化萎蔫甚至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此,做好当前蔬菜上蚜虫的防控工作、保障我区春季蔬菜安全生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蔬菜上蚜虫发生情况

4月7日、8日,我站在金沙、西亭等蔬菜基地进行了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调查了6棚芹菜、6棚茄子、4棚番茄、4棚青椒、4棚黄瓜、8块露天包菜田、4块露天莴苣田、6块露天小青菜田,以上蔬菜田均不同程度有蚜虫的发生,发生情况如下:

蔬菜田蚜虫总体偏重发生,蚜量显著高于上年和常年。芹菜上平均有蚜株率16(0-40)%,百株蚜量43(0-125)头。茄子上平均有蚜株率26.7(0-80)%,百株蚜量100(0-300)头。青椒上平均有蚜株率18.3(0-40)%,百株蚜量439.2(0-1640)头。番茄上有蚜株率28.3(0-80)%,百株蚜量91.7(0-300)头。黄瓜上有蚜株率4.17(0-17)%,百株蚜量8.3(0-33)头。以上调查均为大棚蔬菜,前期很多大棚虽已用药防治过,但仍存在未防治或防治不到位的田块,田间残虫量仍较高。露天莴苣上平均有蚜株率25(0-80)%,百株蚜量290(0-1100)头。露天包菜上平均有蚜株率65(40-80)%,百株蚜量1495(600-3080)头。露天小青菜上平均有蚜株率43.2(10-100)%,百株蚜量416.2(10-1557)头。露天蔬菜上均未曾用药防治,蚜虫发生较普遍,个别田块虫量较高。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4月份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有利于蔬菜蚜虫加重发生危害,预计春季蔬菜蚜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部分十字花科、豆科、茄果类蔬菜达偏重至大发生程度。

二、防治意见

蔬菜蚜虫具有种类多、寄主杂、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抗药性上升快等特点,各蔬菜基地要积极采取清园控害、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关键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蔬菜蚜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超标风险。

1、清园控害。及时铲除大棚四周及棚内杂草,破坏蚜虫栖息场所。巡田检查期间,若发现少量蚜虫要及时摘除虫叶或局部喷药,压低虫源基数。

2、理化诱控。黄板诱杀:每亩悬挂20~30张黄色诱虫板,苗期高出植株顶部15~20cm,生长中后期悬挂在植株中上部。防虫网阻隔:大棚四周覆盖40目及以上防虫网,进出大棚时关闭棚门,也可在棚室门口设置缓冲间,阻断有翅蚜迁入。银灰膜避蚜: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大棚通风口处张挂10~15cm宽的银灰色膜条,驱避有翅蚜,降低迁入数量。

3、科学用药。生物防治:在发生初期,使用除虫菊素、印楝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化学防治:优先选用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与呋虫胺、烯啶虫胺、啶虫脒、吡虫啉等新烟碱类药剂轮换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要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严格遵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