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果蔬病虫情报
第一期
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 2025年3月7日
当前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当前我区在田大棚蔬菜主要有番茄、黄瓜、青椒、茄子、草莓、莴苣(或叶用莴苣)、芹菜及其它叶菜类蔬菜等,品种多、生育期参差不齐,病害发生程度亦有不同。三月是大棚蔬菜生长旺盛时期,是阴雨天气比较多时期,随着气温的回升,雨水的增多,湿度的加大,大棚蔬菜的病虫害也随之有所发生蔓延。当前在田大棚蔬菜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初见病田块要及时防治,同时很多大棚蔬菜也在陆续移栽中,定植前应做好送嫁管理。为此,做好当前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保障我区春季蔬菜安全生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3月5日、6日,我站在金沙、西亭等蔬菜基地进行了大棚蔬菜病虫害的调查,调查了5棚莴苣、4棚叶用莴苣、6棚茄子苗床、4棚番茄、4棚青椒苗床、8棚芹菜、2棚草莓、3棚茼蒿、2棚黄瓜苗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如下:
1、灰霉病:春季大棚蔬菜上的主要病害,目前茄子、青椒还处于苗床期,番茄有刚定植的,也有处苗床期的,均不同程度查见灰霉病。4棚番茄中3棚见病,灰霉病平均病株率12.5(0-20)%,平均病叶率2.12(0-5)%。调查了6棚茄子苗床,其中2床有灰霉病发生,平均病株率4.4(0-13.3)%,平均病叶率1.1(0-3.33)%,查了4棚青椒苗床,其中2床有灰霉病发生,平均病株率3.75(0-10)%,平均病叶率0.57(0-1.67)%。5棚莴苣中3棚查见灰霉病,平均病株率21.7(0-40)%,平均病叶率1.98(0-3.61)%,发病程度较一周前明显上升。调查了4棚叶用莴苣,3棚查到灰霉病的发生,主要是下部1-2张叶片有病斑,平均病叶率4.67(0-7.15)%。近期的低温阴雨天气加速了灰霉病的发生蔓延,当前茄果类蔬菜大多处秧苗期,灰霉病处于初发生,因此灰霉病的防治需要“治未病”,重预防。随着气温的回升、大棚内湿度的加大,大棚蔬菜灰霉病的发生将进一步上升,要注意预先防控。
2、霜霉病:主要在冬茬莴苣上查见,发生程度差异较大,防治好的大棚发病轻,防治不好的大棚,病叶率较高,平均病株率80(0-100)%,平均病叶率22.55(0-36.88)%。叶用莴苣棚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7.25(5.12-9.77)%,虽病株率很高,但每株均在下部叶片上初见病斑,当前做好防控正当时。
3、菌核病:当前大棚蔬菜菌核病主要在莴苣、芹菜、茼蒿上查见发生,莴苣菌核病病株率5.88(0-10)%,芹菜上菌核病病株率9.75(0-14)%,3棚茼蒿有1棚见有发生,病株率2.33(0-7)%,随着气温的回升,该病也是春季蔬菜上的一大病害,要注意预防。
4、蚜虫:主要在大棚茄子、番茄、莴苣、芹菜上见有发生,均为初发生,茄子上有蚜株率20(0-60)%,百株蚜量33.3(0-100)头,番茄上有蚜株率5(0-20)%,百株蚜量22.5(0-90)头。莴苣和芹菜上在个别棚中查见,虽然菜农已用过药,蚜虫已死,但可以看出用药前个别棚蚜虫发生较重。
二、防治意见
1、做好移栽前的送嫁管理工作
目前全区有很多大棚尚未种植或正在换茬,对这部分大棚要在蔬菜定植前清棚灭茬和耕翻土壤,降低土壤残留病虫源基数。对即将移栽的秧苗要打好送嫁药,春季是蔬菜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等病害的高发季节,秧苗期做好病害的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途径,可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及移栽后防治压力。可在移栽前1-2天选用百菌清,或代森锌,兑水喷雾,秧苗上有蚜虫发生的加上治虫药剂,可很好的预防蔬菜前期病虫害,减少移植后的防治次数和药剂使用量。
2、当前已定植大棚的蔬菜病虫害防控
农业防治:注意大棚的通风透气,清理内外沟系,排水降渍,控制棚内湿度。对已种植且已有病虫害发生的蔬菜大棚,要科学控温,合理施肥,增强蔬菜抗病虫能力,于蔬菜发病初期结合整枝摘除病叶病果,带出棚外集中销毁。
药剂防治:近期连续低温阴雨天气非常利于灰霉病的发生蔓延,各种植园区要利用晴好天气做好当前蔬菜病害的药剂防治。灰霉病:建议使用烟熏剂,每亩可选用腐霉利烟剂,或异菌百菌清烟剂,放在棚内4-5处,傍晚点燃发烟闭棚熏蒸。也可在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啶酰菌胺,或氟菌·肟菌酯,或咯菌腈SC,或氟啶胺WG进行兑水喷雾。霜霉病:于发病初期选用烯酰吗啉WG或氰霜唑SC,或氟吡菌胺·霜霉威SC,或代森锰锌·霜脲氰进行喷雾。菌核病:防治药剂可参照灰霉病的防治。注意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蚜虫:可选用啶虫脒,或吡虫啉,或氟啶虫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事项:进行喷雾防治的要选择在晴天施药,施药后要及时通风降湿。连阴雨天气选择烟熏剂为好。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特别是,处于采摘期的草莓等鲜食果蔬,要使用安全低毒的生物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