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夏玉米大面积处于灌浆结实期,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已全面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种植户要加强以“抗逆增收、一喷多促”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及时落实防灾减灾增收各项措施,努力夯实秋熟玉米大豆丰收基础。
一是搞好清沟理墒。要确保沟系畅通,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特别是低洼田块、平整度欠佳的大田,要及时疏通排水,减轻涝渍影响,养根保叶,健株促穗,防止植株早衰。
二是看苗补肥促长。对于前期受高温、干旱影响较重、叶片明显落黄、长势偏弱的田块,可每亩补施5公斤左右的尿素,满足养分供应,促进恢复生长。后期要全面搞好根外追肥,促进籽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减少秃尖、缺粒,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钼肥、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抗逆性,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粒重。
三是一喷多促、药肥混喷。根据植保病虫情报,搞好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好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南方锈病等病虫害,选用对路药剂,做到科学混喷,实现一次施药,总体防治。喷药要避开高温时段、安全作业。
四是落实好抗灾减灾措施。对于风雨造成玉米植株倒伏较重的田块,天气晴好后要及时扶理扶正,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减轻灾情危害。各地农户要密切关注未来天气状况,一旦有高温预警,可进行叶面喷水,降低叶面温度,在上午10时前每亩喷水40~50公斤;减轻高温热害。同时,对于处于抽雄吐丝期的玉米,要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减少秃尖缺粒。
五是坚持适期晚收、增加粒重。要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后收获;大豆在叶片脱落80%以上、豆粒规圆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摇动时籽粒发清脆响声,是大豆适宜收获期。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