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三农服务

2020年我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 2020-06-12 18:11:58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我区水稻已经进入大田移栽期,为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进村、入户、到田,使农民做到施肥数量准确、施肥结构合理、施用时期适宜、施用方式恰当,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收、增产增收,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1、增施有机肥。实行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亩秸秆还田量至少达到150~200公斤,有条件的要实行小麦秸秆全量或半量还田,并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150~200公斤。通过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弥补化学钾肥投入的不足。

2、控制氮肥施用总量。目标亩产600公斤左右的地区化学氮肥(N)亩用量要控制在15~18公斤,比习惯施肥平均亩调减3公斤左右。目标亩产650公斤以上的亩施氮量控制在18~20公斤。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前期可适当增施速效氮肥,后期适当减施氮肥。

3、适当调减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我区为稻麦轮作和稻油轮作,亩施磷(P2O5)量要控制在3.5公斤左右,土壤速效磷较高、小麦、油菜施磷量较高的地区,水稻亩施磷量要比习惯施肥调减0.5~1公斤,亩施钾(K2O)4-5kg。

4、优选肥料品种。目前种植大户喜用15-15-15等高浓度复合肥,建议要根据目标产量,通过施肥量的调节,进行“大配方、小调整”。氮肥可选用尿素,磷肥可选用普钙,钾肥可选用氯化钾为主。对于缺硅的地区,建议基施适量硅肥,对于缺锌的地区要在育苗时基施锌肥,或在移栽活棵后不久喷施含锌叶面肥,以满足营养临界期需要。

5、科学肥料运筹。原则上,磷钾肥实行一次性基施,严重缺钾的地区,钾肥可分次施用,基肥与穗肥各半,我区土壤含钾量总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刘桥、平潮、兴仁、五接等镇土壤含钾偏低,尤要注意增加钾的用量;氮肥实行分期施用。如基肥施用碳铵或尿素,应在整地耕翻前施入,再上水栽秧,做到全层深施。机插稻氮素运筹一般基肥占35%、分蘖肥35%、穗肥占30%,其中,分蘖肥在移栽后7天施用总氮量的10%,移栽后15天再根据苗情施用总氮量的25%,穗肥在倒四叶期和倒1.5叶分别施用总氮量的20%和10%。直播稻本田生育期长,群体生长量大,根系分布浅易倒伏,应坚持“前促、中控、后补”和“控氮、增磷钾”的精确施肥原则。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的直播稻,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8~10公斤。

6、强化田间管理。提倡壮苗、小苗浅栽,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机械栽插。生产过程中严禁大水漫灌,做到以浅湿灌溉为主,以浅水调肥,减少氮钾肥流失。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营养特征,适期喷施针对性强、配方合理的叶面肥料,并实行“肥药混喷”,提高工效,以满足作物养分敏感期和快速生长期等关键时期养分需求。

(责任编辑:张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