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三农服务

水稻移栽及分蘖期培管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 2021-06-16 10:10:37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当前我区已开启入梅模式,今年梅雨不仅来的早,而且气势汹汹,据区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广大农户和机手要密切关注天气,紧抓农时适时适早做好水稻栽插。各镇要统筹协调,确保高质量完成移栽工作,同时加强移栽技术指导,坚持一栽就管,促进秧苗早发快长。

一、加强秧田后期培管

因地、因苗制宜,加强技术指导,搞好秧田的后期培管,适时补肥用药,培育健壮秧苗。目前,未揭膜的机插秧苗床要严控揭膜时间,避免因推迟揭膜而造成秧苗窜长,揭膜后浇一次透水,此后坚持旱管,中午秧苗不卷叶不补水,增强秧苗的抗逆性。同时,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带药移栽”。

二、耕翻晒垡,施足基肥

加强机械调度,突击耕翻晒垡,精细整田,抓好有利条件适时早栽。结合耕翻每亩大田用水稻专用复合肥50-60公斤,人畜粪20-30担或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作基肥,秸杆还田田块亩增施尿素5-7.5公斤。大田整地做到田平、泥软、肥匀,全田高低差不超过2厘米,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秸杆还田田块可运用中拖配套犁翻旋耕一体机复式耕翻,耕翻后放水泡田平整,或采用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在耕翻前(后)上水沤田软化秸秆,再用中拖配套水田埋茬耕整机一次性埋茬耕整,使草泥充分混合。

三、适时浅栽,栽足基本苗

适期适龄栽插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确保秧苗与生长季节同步,促进早发、快发。各地要针对不同播栽方式,不同育秧时间,做好大田准备,适期适龄栽插。旱育稀植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机插秧龄控制在15-18天。同时做到薄水浅栽,水层深度以1-2cm为宜,同时机插秧机手要根据育秧时间,适时适龄栽插,栽插前田块沉实1-2天,秸杆还田田块沉实2-3天,提高秧苗成活率。

根据秧苗素质、栽插时间和品种分蘖特性等合理调整栽插基本苗,保证栽插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起点。旱育稀植田块行距控制在27-30cm、穴距在12-13cm,每穴栽插3-4苗,基本苗7.5万左右;机插秧行距一律为30cm、穴距12-14cm,每亩大田基本苗控制在7.0-7.5万,机插秧栽插密度原则上是壮苗少栽,弱苗多栽,可通过株距和秧块大小来调节。对坚持种植直播稻的农户要指导其及早播种适宜当地种植的生育期短、成熟期早的品种,机播田块每亩用种5-5.5kg,手工播种不得超过6.0kg。实现早苗、全苗、匀苗、壮苗。在三叶一心期对过密、出苗不匀的田块进行移密补稀,直播稻田基本苗控制在10万/亩左右。

四、抓好一栽就管,促进早发快发

水稻移栽后及时开展栽后田间管理工作,各地必须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进移栽秧苗快速返青活棵、早生分蘖。水浆管理上:移栽后以促进早发壮苗为目标,做到浅水勤灌与露田增氧交替灌溉相结合。移栽到返青期寸水护苗,分蘖期浅水勤灌,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促进多发根、快分蘖。秸秆还田的田块,干湿交替,做到短时间脱水露田,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秸秆腐熟,防止土壤有毒物质过多造成僵苗。直播稻为确保一播全苗,播种后坚持湿润灌溉,2叶1心开始建立浅水层。同时,各镇要指导农户田间建立好沟系,避免遇大雨排水不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肥料管理上:手栽稻栽后5-7天,每亩大田施分蘖肥12-15kg尿素,秸杆还田的根据苗势栽后12天左右进行一次追肥,每亩大田追施尿素3-5kg。机插秧根系植伤重,吸收能力弱,分蘖肥坚持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栽后5-7天,每亩施尿素7-8kg,第二次在栽后12-15天,施尿素7-8kg,秸杆还田田块增施尿素3-5kg。同时要严格按照植保部门的配方和技术要求操作及时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直播稻分蘖肥分两次施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施第一次蘖肥,亩用尿素10公斤,在五叶一心至六叶一心时,补施一次蘖肥,亩用尿素10公斤。由于直播稻田易生杂草且基数大,可在秧苗3-4叶期时,选择对路除草剂再进行一次化除。如遇长期阴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长期箍深水,引起僵苗不发。

五、适时适度搁田,提高群体质量

搁田是水稻生产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要及早部署和指导搁田,以水控苗,以水促根调气,合理促控群体发展,优化群体结构,协调穗数与穗型间的矛盾。在够苗叶龄稍前要及时断水搁田,要根据不同种植方式、不同苗情,“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适时适度搁田,一般田块掌握在总茎蘖苗达19-23万开始断水搁田,早发健壮田块选下限,晚发直播田块取上限。搁田方法采取分次轻搁,断水2-3天后灌一次跑马水,反复2-3次,搁至田中不陷脚、不开裂,叶片挺举为止。

当前正值农忙季节,各地要加强技术宣传和技术指导,把水稻移栽及分蘖期培管的关键措施落到实处,为全年水稻丰收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