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三农服务

2025年通州区水稻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 2025-09-08 10:53:33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当前,全区水稻正大面积进入抽穗扬花期,要把促灌浆、保结实、增粒重作为主攻方向,抓好穗期病虫害防治、肥水运筹管理和防灾减损等田管措施落实,促进增粒增重,实现稳产增产。

一、扎实做好病虫防控

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结合水稻生育进程,选择对路药剂,做好穗颈瘟和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二、强化水肥运筹管理

水浆管理上,坚持干湿交替、间歇湿润灌溉,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须建立浅水层,收割前7~10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活熟到老;肥料运筹上,可因苗补施粒肥,对长势较弱、叶色褪淡明显的田块,可在抽穗后5~10天内每亩施3~5公斤尿素作为粒肥。

三、严格落实“一喷多促”

根据气象条件和苗情长势,抢抓“一喷多促”窗口期,落实落细“一喷多促”措施。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芸苔素内酯、噻苯隆、抗旱抗逆制剂等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养根活叶,促进灌浆结实,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四、积极做好防灾减灾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努力减轻因灾损失。灌浆期遇15℃以下低温天气,可在低温来临前灌深水、喷施叶面肥、保温剂等以减轻对结实率的影响,防止青枯死苗。遇台风连阴雨,要快速排除积水,减少淹渍时间,降低倒伏风险,可喷施磷酸氢钾、腐殖酸等叶面肥,护叶养根,促进恢复生长。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