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病虫情报
第十一期
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025年10月11日
水稻后期褐飞虱查治技术意见
寒露节气已过,但近期气温仍持续偏高。根据通州气象部门预测,10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3~24℃,较常年同期偏高约5℃(常年平均18.4℃),属于典型的晚秋气温异常偏高天气,该气候条件极有利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根据区植保站10月9–11日开展的全区普查结果,当前稻田褐飞虱平均百穴虫量为313.6头,变幅在28.6–1271.4头;其中短翅型雌成虫平均百穴虫量为39.0头,变幅为0–221.4头,短翅型雌成虫占比平均为12.4%。在目前晚秋异常高温气候背景下,田间百穴虫量超过1000头的田块,会对水稻构成隐性危害,导致减产甚至出现点片倒伏(俗称“冒穿”)现象。
各镇(街道)应高度重视当前虫情形势,迅速组织防控行动,加强宣传引导与防治技术指导。全区水稻种植户应立即开展田间调查,对百穴虫量超过1000头的达标田块及时实施药剂防治。推荐选用三氟苯嘧啶或烯啶虫胺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对于虫口密度较高的田块,可选用敌敌畏每亩拌细土20斤撒施。应避免使用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等抗性水平已较高的药剂,慎用吡蚜酮、呋虫胺等药剂。
注意事项:1、施药时应确保药液用量充足。手动喷雾器每亩兑水75公斤,无人机飞防每亩施药液量不低于5升。重点喷洒稻丛中下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2、调查方法推荐采用白色瓷盘拍查法,当每穴水稻平均查见褐飞虱8–10头时,应立即施药防治。3、当前水稻已进入生育后期,临近收获,为保障稻谷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