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解读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向好 消费增速逐季回升

发布时间: 2020-11-24 10:42:26
信息来源: 国家统计局通州调查队
【字体:

今年以来,通州区委区政府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千方百计确保大局稳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多项指标“扭负为正”,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幅止跌回增,呈现明显回暖态势。

一、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及特点

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5元,比上年同期(下同,略)增长6.3%。

(一)稳中有进,增收形势稳步向好

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民增收形势总体向好。一是收入增速明显回升。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回升态势明显。二是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分别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5和0.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回升幅度大于城镇。农民收入增速由上半年高于城镇1.4个百分点提升到前三季度高于城镇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二)进中有质,四项收入全面增长

从收入来源看,四项收入构成全面增长,增收结构更趋合理。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12373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2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60.1%,依然是农民增收的首要动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一方面就业总体稳定。据通州区人社局统计,截至8月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1.76%,维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职工薪酬稳中有增。据统计,前三季度,通州区“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工资54889元,同比增长9.4%。

2.经营净收入企稳回暖。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4439元,增长2.4%,增速“扭负为正”,较上半年回升3.3个百分点。一是农业稳产增收。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生猪恢复性生产速度加快。二是乡村休闲旅游逐步恢复,吸纳了一批周边村民加入售检票服务、导游服务、安保管理等队伍岗位,并提供了餐饮、导游车等多个赢利点,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创业就业。

3.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845元,增长9.9%,占比偏低但增速较快。一是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以华商村镇银行为试点银行,兴仁镇为试点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二是开展“政经分离”改革试点。选定五接镇作为南通市“政经分离”改革试点镇;完成了改革试点调查摸底、动员发动等准备工作。三是推进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全区基本完成金融服务站申报和建设工作,实现村级金融服务站全覆盖,107个村为周边农村客户开展了服务。为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4.转移净收入重回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2938元,增长12.4%,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4.2%,是疫情以来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主要有三点原因保证了转移净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是通州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退休金每年大幅提升;二是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三是政府转移支付的拉动,疫情期间各项临时生活补贴、物价补贴以及困难家庭救助等保障到位。

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及特点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消费信心逐渐恢复,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增速逐季回升。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20元,增长0.9%,增速“扭负为正”,较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八大类构成增速“四升四降”,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食品类需求型消费平稳增长,恩格尔系数持平

三季度以来,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餐饮作为刚需恢复较快。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276元,增长1.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29.0%,与上年持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最大。

(二)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消费逐步回升

当前,学校正常开学、旅游景区、娱乐场所以及培训机构正常开放营业,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等消费支出计划纷纷提上日程。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423元,同比下降3.8%,较上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436元,下降5.9%,较上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三)医疗保健消费有所下降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居民生活回归正常,医疗用品的充足供应,价格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医疗保健消费也逐步恢复正常。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59元,下降2.3%。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疫情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仍存在

三季度,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宏观经济总体企稳向好。但是国际疫情依然急速蔓延,且未有好转趋势,国内部分地区接连发生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量反弹情况,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企稳回升压力依然较大。地区经济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恢复性增长仍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增长势头仍有待政策助推。

(二)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不足

前三季度,通州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20元,增长0.9%,平均消费倾向为71.5%,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结余率较高。一方面农村居民在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压力远比城镇居民大,因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积极性较差,消费心理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不够乐观,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行为趋于保守,因而更加倾向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四、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和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

对有关部门来说,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全面从严防控,做到不松懈、不麻痹、不厌战。严格防止病例输入,维护好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安全形势,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危害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对于民众来说,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要求民众继续配合疫情防控,调整心态,做好长期跟新冠病毒抗争的准备。

(二)稳就业,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聚焦重点企业助就业,针对性地举办城乡失业人员、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招聘活动。推动技能提升促就业,创新“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推动线上培训与线下技能实操相融合,使得职业技能培训更灵活、高效。实施援企稳岗保就业,通过稳住中小企业来稳住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只有企业正常运转,才能让更多人端上并端稳“饭碗”。

(三)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

目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在进一步加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提振消费信心,引导农村居民放心消费。一是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二是要有效扶持餐饮业和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产业恢复较慢的行业,继续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农村居民加速消费;要继续鼓励和规范“地摊经济”,合理规划集中摊位点,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康有序的“地摊经济”市场。三是出台刺激旅游、文娱等消费领域的新举措,释放农村居民压抑的消费欲望,激活消费活力。

(责任编辑:葛文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