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解读

2020年通州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2-20 11:57:06
信息来源: 南通市通州区统计局
【字体:

随着“六稳”、“六保”工作的持续推进,各项促进消费措施的有效落地,通州区消费品市场逐渐走出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实现正增长。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

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消零”)407.3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1%,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7.2、8.9和3.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其中,全区城镇实现零售额352.61亿元,增长0.1%;全区农村实现零售额54.73亿元,增长0.4%,高于全区社消零增速0.3个百分点,快于城镇市场0.3个百分点。

2020年,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952.58亿元,增长10.8%,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1.5、4.8和0.1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81.49亿元,增长1.8%,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3.5、7.1和3.2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09亿元,下降4.2%,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32.1、15.5和6.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8.73亿元,下降5.0%,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26.3、14.3和5.3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消费持续回升。

全区社消零累计增幅从1-4月起呈不断回升趋势,全年社消零增长0.1%。社消零增速从3月起,总体呈震荡攀升趋势,从6月开始实现当月正增长,12月增长10.7%,实现两位数增长。

2.消遣、医药类商品高速增长。

2020年,全区消遣、医药类商品销售额提速明显。限额以上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1.3%,比2019年提高133.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1.5%,比2019年提高44.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42.2%,比2019年提高24.7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贡献作用明显。

2020年顶着疫情的压力,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实现亿元销售的有44家,单位数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14.9%,销售额占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法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为70.7%,拉动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法人企业销售额增长12.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85.5%。

4.互联网销售提速发展。

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额63.78亿元,增长18.7%,比2019年提高1.2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销售额比重为20.7%,比2019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额61.01亿元,增长22.5%,比2019年提高6.4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限上餐饮业上行压力较重。

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餐饮业单位实现营业额4.99亿元,下降3.7%,位列南通八县(市、区)末位,低于南通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第一的海门28.4个百分点,和启东是全市两个负增长的地区。限上住宿业单位中,营业额负增长的企业累计营业额下降60.7%,下拉全区限额以上餐饮业单位营业额17.6个百分点。全区大中型餐饮业企业仅有1家,其他全部为小微企业。全区限额以上餐饮业是批零住餐四个行业中降幅最深的行业,分别低于批发、零售和住宿业单位营业额增速11.9、1.9和79.0个百分点。

2.市场主体活力不强。

商贸企业是消费品市场的运营主体,承载着提升消费品市场发展质效的重任。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的亏损面为15.2%,比2019年提高5.9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较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达不到限额以上标准而退出限额以上统计库,2020年退出限上企业库的企业数为近几年最高,占年初在库企业数的比重超过30%,是南通除了崇川区退出单位数最多的地区,退出单位数占全市退出单位的比重为17.1%。月度新增28家企业,是南通除了开发区新增单位数最少的地区,分别比前三名的如东、海安和如皋少43、28和27家。

3.出行类市场需求恢复缺乏动力。

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石油制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对全区社消零走势影响明显。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石油制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下降6.5%和5.7%,分别下拉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单位零售额0.9、0.6个百分点,而2019年分别上拉6.1、11.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葛文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