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解读

上半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 2019-08-05 15:44:24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字体: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家。其中,月度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家,老规模企业调整行业代码转为文化企业7家。全区共实现规模文化企业营业收入65.06亿元,同比增长15%。新增文化产业投资项目9个,完成新增项目投资额1.04亿元。10个市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额11.29亿元。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平稳。

二、运行形势

(一)新增单位明显增多。

从政策性因素看,二季度,省统计局提供了部分企业名单,给予相关镇(区、园、街道)老规模企业调整行业代码转为规模文化企业的机会,经核实调整,全区共有7家老规模企业转为规模文化企业。

从月度新增单位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区新增5家规模文化企业,多于去年同期。锡通园区新增2家(江苏新林源刺绣纺织有限公司、南通吉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川姜镇新增1家(江苏惟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石港镇新增1家(上海万沐达家具江苏有限公司),兴仁镇新增1家(南通开成纸业有限公司)。其中,4家新增规模文化企业为制造业企业,1家为批发业企业,其余地区月度均无规模文化企业新增入库。

(二)营业收入总体增长。

上半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65.0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同期提升27.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60.34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同比提升31.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企业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0.2%,增速比同期提升12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下降30.9%,增速比同期回落96.8个百分点。

(三)新增单位地区加速增长。

从各镇(区、园、街道)情况来看,全区共有11个地区超额完成考核目标(锡通园1728.2%、五接365.7%、石港124.9%、兴东71.6%、西亭70.1%、二甲13.1%、东社15.7%、刘桥18.1%、平潮18.9%、兴仁100%、先锋57.7%),考核得到加分,其中,锡通园、五接、石港、兴东、西亭、兴仁和先锋等7个地区因规模文化企业数多于同期,其营业收入增幅大幅提升,突显了新增规模文化企业的重要性;4个地区未达到目标任务的80%(高新区12.1%、川姜5%、金沙9.6%、十总-31.1%),故营业收入增幅考核不得分。其中,高新区和金沙街道营业收入增幅接近目标任务的80%,金沙营业收入增速相较一季度有明显提升,相较一季度的-14.6%,提高了24.2个百分点,三季度,两个地区增速有望达到目标任务的80%。

(四)重点项目总体顺利。

上半年,全区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高新区、五接镇、石港镇、金沙街道、西亭镇、东社镇6个地区上半年重点项目投资额分别完成73500万元、3000万元、8900万元、18000万元、500万元、9000万元。10 个市级项目共完成投资1129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 50.63%,完成率排名全市居中,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三、发展中的问题

(一)月度新增仍需挖潜。

尽管上半年全区月度新增规模文化企业多于去年同期,但排除政策性因素,月度新增的规模文化企业仅有5家。在全省、全市规模文化企业数量减少、数据总量下滑的趋势下,我区若要争先进位,各镇(区、园、街道),特别是今年以来尚无新增企业的地区,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努力实现月度新增规模文化企业零的突破,更好地支撑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甚平衡。

上半年,全区规模(限额)以上工业、批零业和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为92.7:2.8:4.5,工业占比过大,批零业和服务业占比偏小;增长速度分别为15%、17.4%和-30.9%,工业和批零业因有新增单位纳入统计,故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服务业无新增单位,且在库单位效益下降,营业收入整体下降,三个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三)不同地区两极分化。

全区共有11个地区超额完成考核目标,且增速较快,特别是7个地区因规模文化企业数多于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同时,4个地区未达到目标任务的80%,且有地区增速为负,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步调不一,差距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四)新增项目数量偏少。

上半年,全区有7个镇(区、园、街道)有新增文化产业项目,分别是石港镇的南通兰亭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亿元项目)和南通天沐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金沙街道的南通进鲜港珐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亭镇的南通俊柏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亿元项目)和南通瑞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亿元项目)、东社镇的南通佳果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十总镇的南通褒金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平潮镇的南通红海园艺设计有限公司以及兴仁镇的南通开成纸业有限公司;高新区、锡通园、川姜镇、五接镇、兴东街道、二甲镇、刘桥镇、先锋街道上半年新增2000万以上文化产业项目仍为空白,投资后劲仍需加强。

四、对策建议

1.注重文化企业的招引和培育。

发展规模文化企业,既要做好文化企业的招商引资,为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又要做好本地规模以下文化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在文化企业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帮助其快速成长。

2.注重文化统计业务的学习。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文化产业统计已培训过数轮,但仍有不少镇(区、园、街道)统计人员对文化产业统计业务不熟悉、不敏感,月度新增的大部分规模文化企业申报时未正确填写文化产业行业代码,一旦区统计局未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文化企业将被遗漏,纳入规模企业统计后再调整行业代码难上加难。

3.赋予文化产业考核更大权重。

今年文化产业考核权重仅有去年的一半,在此考核权重下,镇(区、园、街道)重视程度也相应减小,各地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动力不足。


(责任编辑:成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