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统计局供稿(施磊)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两条主线,持续升级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能源管理,规上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节能降耗工作保持总体良好态势。
一、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体情况
(一)综合能耗全年增速呈V型走势
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4.29万吨标煤,同比(下同)增长6.1%,增幅较前三季度扩大3.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10.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规上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能耗同比下降的有14个行业,同比增长的有17个行业,另有1个行业持平。综合能耗最高的3个行业为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综合能耗量分别为26.18万吨、20.00万吨、14.47万吨标煤,分别增长29.9%、4.3%、-13.7%。3大行业合计综合能耗60.65万吨标煤,占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64.3%,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分镇区看,综合能耗最高的高新区、五接镇、先锋街道综合能耗分别为39.28万吨、27.49万吨、10.07万吨标煤,分别增长6.3%、27.8%、-15.8%,合计综合能耗76.84万吨标煤,占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81.5%,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二)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用电量34.64亿千瓦时,增长6.3%,增幅较前三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3.5个百分点。12月当月用电量2.85亿千瓦时,增长11.0%。
分行业看,用电量最高的3大行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用电量分别为12.60亿、5.94亿、4.2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5.6%、-1.6%、-11.8%。3大行业合计用电量22.83千瓦时,占全部规上工业用电量的65.9%,占比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五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幅回升
2022年,全区五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27.00万吨标煤,占全部规上工业的28.6%,增长3.7%,增幅较全部规上工业低2.4个百分点。其中,4个行业正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20.00万吨标煤,增长4.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耗2.65万吨标煤,增长1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耗0.59万吨标煤,增长10.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耗0.20万吨标煤,增长183.7%。1个行业实现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耗3.55万吨标煤,下降8.0%。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重点耗能企业影响作用明显
2022年,综合能耗超5000吨标煤规上工业企业21家,累计综合能耗达69.86万吨标煤,增长11.7%,增幅较全部规上工业高5.6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重为74.1%,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近年来呈持续提高的态势,对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影响较大。
(二)节能降耗压力依然存在
近年来,全区上下通过能耗“双控”各项举措,提高了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压降了规上工业耗能量。但另一方面,因产业结构、新增项目等因素,我区规上工业节能降耗压力依然较大。近年来新引入的大型工业项目,例如合成纤维、电子电路制造等,虽非高耗能行业,但其单位产出能耗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导致单位产出所用能耗增多,造成了我区能耗强度的增长,这一增长因素将在未来数年仍对我区节能形势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准入工作,有效限制碳排放强度高、排放总量大的企业引进与投产。继续严把落后淘汰关,将单位产出能耗高、资源综合评价利用评价低的企业作为调控重点,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二)加强重点企业能耗监管,强化责任管理及评价体系
继续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细化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从严控制能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用电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时刻关注能源数据的变化,防止能源消费总量反弹。强化和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体系,通过实行分镇区、分部门的目标责任管理,加大综合考核和监管预警力度。
(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应深入实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加快形成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互为补充的能源消费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