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解读

一季度通州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5-27 09:38:21
信息来源: 南通市通州区统计局
【字体:

区统计局供稿(潘敏)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市场呈低迷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超五成,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趋紧,新开工面积及竣工面积均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后续发展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9.53亿元,同比(下同)下降19.1%,增幅居南通十县市区(下同)第七,高于全市增幅0.3个百分点,低于海安市(第一)94.5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0.96万平方米,下降69.8%,增幅居第八,低于全市增幅49.1个百分点,低于启东(第一)76.8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一)房屋施工面积平稳增长

一季度,房屋施工面积670.7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87.82万平方米,增长15.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6.2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53.42万平方米,增长15.1%,占房屋施工面积的76.97%。

(二)新增项目单体规模扩大

一季度,新增房地产项目4个,共涉及计划总投资85.89亿元,单体规模17.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4万平方米,增长21.99%。

(三)新增单位增长有所贡献

一季度,月度新增房地产企业3家,房地产项目4个,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33亿元,拉动全部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02万平方米,拉动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9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9.53亿元,下降19.1%。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22.19亿元,下降11.6%,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5.1%;土地购置费7.06亿元,下降36.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23.9%。从工程用途看,住宅完成投资25.68亿元,下降15.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7.0%;办公楼投资0.33亿元,下降58.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95亿元,下降39.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6%。

(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回落

一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0.96万平方米,下降69.8%。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15.86万平方米,下降75.4%,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75.7%;办公楼销售面积1.42万平方米,增长56.7%,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6.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2.93万平方米,增长141.3%,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14.0%。

(三)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趋紧

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实际到位资金43.75亿元,下降59.5%。从到位资金类型看,国内贷款4.60亿元,下降20.7%,占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比重10.5%;定金及预收款11.26亿元,下降80.2%,占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比重25.7%;自筹资金19.99亿元,增长7.9%,占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比重45.7%;个人按揭贷款3.14亿元,下降87.2%,占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比重7.2%。

(四)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

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19.38万平方米,下降72.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33万平方米,下降83.9%。房屋竣工面积5.59万平方米,下降65.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83万平方米,下降75.5%,企业资金压力的增大直接导致了建设进度的放缓。

(五)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从房地产本年完成投资下降19.1%,可以看出房企投资更加谨慎;此外,暴雷房企的增加以及国家对个人购房贷款资金大幅收紧、贷款审批周期延长,导致市场热情正在逐渐消退,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9.8%,体现出对我区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

四、房地产运行建议

(一)加大引进优质房地产项目

优质企业对地方房地产发展起到带动作用,能够促进高速发展。通州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机遇叠加。通州区作为“1+6”上海大都市圈成员之一,借助各方面优越条件,吸引更多优质房地产项目,满足居民多元居住需求。

(二)大力优化供需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根据库存和需求规模,合理规划开发户型,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政策性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兼顾低收入人群保障性住房和中高收入消费性住房需要,保障不同阶层消费者住房需求。同时,房企要提高专业和服务能力,打造更高质量的楼盘、更优质的配套和更智能化的物业服务,整体提高调通州区房地产水平,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三)积极开拓融资渠道

在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单一的银行贷款难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我区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提早防范经营风险,盘活企业存量资金,对于我区资质较好的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债券、信托、产业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

(责任编辑:葛文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