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关注

抢抓创新资源溢出 推动“三链”深度融合 通州: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 2020-12-31 22:44:37
信息来源: 通州日报
【字体:

通州日报讯(通讯员张新建 记者曾银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时期的通州,是奋进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紧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腹地、创新智谷、城市绿洲、幸福家园,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奋进“十四五”,全力“开新局”。即日起,本报特开辟“回眸辉煌‘十三五’ 践行嘱托开新局”专栏,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通州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硕果,激励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志存高远,拼搏实干,努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实践中扛起通州担当,谱写“强富美高”新通州建设的现代化篇章。

创新是时代主题,更是发展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走好了先手棋。2016年到2020年这五年,通州顺势发力,抢抓上海、苏南等地创新资源溢出,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创新创业的浪潮滚滚向前,全区现有317家高企,实现了产业的大发展、人才的大进步、科技的大创新。

人才汇聚,项目落地“生金”

科技创新的脚步越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就越足。“十三五”期间,我区始终把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作为强区之本,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创新载体投入,强化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510英才计划”,出台了21条人才新政,率先推出人才产品“先行先试”制度,构建“拨投保贷贴”金融扶持链。近年来,全区累计引进高层次“双创”人才742名,其中顶尖人才70名,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109名。拥有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推动了产业、创新、资金和人才的深度融合。

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成果转化才能让项目落地“生金”。海工研究院自落户江海智汇园以来,就把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基地作为发展目标,与江苏省共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凝聚国内一流人才,整合全要素创新资源,实施系统工程化创新,走EPC总包之路,实现产学研、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全球首艘双燃料化学品船,由我们和英国RO-RO公司合作开发,中航鼎衡建造,目前4艘已交付使用。我们还与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达成了无人驾驶船舶技术、交通感知和控制等领域的合作意向。”海工研究院副总经理张晓辉介绍,在通州本地,他们与南通象屿集团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前期建模到过程控制等提供全套设计和技术服务。

科技金融,助力企业生根“开花”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更是‘定心丸’,让我们企业应对疫情时更有底气。”去年4月,通州忠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获江苏银行通州支行“苏科贷”业务续贷300万元的放款。

忠义纺织机械专业生产各类码布机、打包机等纺织机械设备,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去年获评省高新技术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关键的采购资金“吃紧”。区科技局经过前期摸底调查,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在上一轮“苏科贷”业务到期前主动联系该企业,指导他们及时准备好续贷的材料,及时申请到了新一轮贷款。

“苏科贷”,即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旨在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渠道。“十三五”期间,我区“苏科贷”放贷规模累计超过10亿元,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得到扶持。

“十三五”以来,我区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已形成“技改贷”“科创贷”“苏科贷”“江海贷”“应急转贷”等多级联动的政策性金融产品体系,以“无抵押、无担保、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为我区企业提供了近30亿元授信,全区已有400多家(次)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和担保服务16.82亿元,实现了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普惠作用。

聚力服务,助推企业频结“硕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我区积极引导企业科学研究向高精尖发展,加快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雄邦压铸作为南通高新区引进的大型汽车铝压铸龙头企业,对科技创新有着迫切的需求。我区积极引导企业与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动精密压铸技术的进步。“十三五”期间,雄邦压铸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压铸企业之一,产品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采用高真空压铸技术生产的特斯拉车门还被评为中国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

为了让广大企业在通州安心扎根,我区从企业选址落户到后期投产,始终推行点对点服务。恒力集团在通州的发展就是我区不断为企业提供发展动能的一个缩影。

2009年,恒力集团首次与通州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一期项目落地;2020年,随着四期项目签约,恒力在通州的总投资达到600亿元。通州将恒力项目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成立专门的项目服务组,全程跟踪服务。在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四期项目签约现场,恒力石化股份董事长、总经理范红卫表示,集团自投资通州以来,深刻感受到细致周到、专业精准的服务,“通州交通区位优越、资源禀赋独特,集团对在通州发展充满信心。”

“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中指出了“勇于创新”的重要性,这也为我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十四五”时期是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黄金机遇期,我区将进一步提升全区科技企业培育生态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曹苏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