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日报讯(记者樊希萌)岁末年关,恒力集团再次为通州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心针”。
12月8日,区政府与恒力集团签订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四期项目合作协议。恒力集团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四期项目,主要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
至此,这家世界500强第10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位的恒力集团,在通州的总投资达到600亿元。
恒力集团在通州发展十年,始终是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之一。十年里,这家行业领军企业在纺织新材料领域的发展野心跃然纸上:
2009年,恒力集团与通州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2012年,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投资65亿元建设年产40万吨功能性、差别化涤纶长丝项目;
2018年,二期项目开工,投资135亿元建设年产135万吨多功能、高品质差别化纺织新材料项目;
2019年,三期项目开工,投资约300亿元,着力打造融高端制造、科技研发、生产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先进纺织新材料基地;
再到当前,四期项目签约,恒科新材料产品的功能性、环保性持续提升,做好“一根丝”已不是目标,做优成为永远的追求。
“产业规模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研发产业一体化。”在11月23日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敦雷表态,“集团将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公司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争当南通高质量发展的表率,为南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正成为恒科新材料的发展底色。
2018年5月,二期项目打下第一桩,为当年南通市在建的单体最大投资项目。今年8月,二期全面投产,预计明年8月达产。
“二期项目的产品突破了一期原有的市场化的FDY涤纶蚕丝,产品更加多元化,生产工艺更为环保。比如说它含有阳离子,在后段加工时,区别于普通产品,不需要高温高压,只要常温常压。”恒科新材料副总经理陆佳颖介绍,从产品的品质、种类,到车间生产力、智能程度,二期实现了“层级跳”,“这样的产品节能环保,着色力非常好,染出来的布更加鲜艳,穿着更加保暖轻盈。”
三期项目的“绿色能量”也在不断积蓄。三期项目已进入基建阶段,明年2月加弹设备就将进场,项目将持续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实现全流程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同步推进制造绿色化,在研发生产再生纤维、可降解塑料等系列绿色环保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司清洁生产水平,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作,保持公司绿色制造行业领先水平。
贯彻新发展理念,恒力集团在通州的这十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恒科新材料应税销售达40.65亿元,跃居通州应税销售工业企业排行榜第3位。今年1至10月应税销售已达34.99亿元,预计全年可达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