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陆丽 | 建议/提案号: | 72 | |
标题: | 关于农村改厕,实施“厕所革命”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近几年来,区、镇政府分别拿出了好多资金用于农村改厕,实施“厕所革命”,这主观愿望和出发点很好。因为这是为了改善农村厕所的卫生情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是,基层老百姓的呼声很高,不想改、不愿改、不整改、改后不用成了摆设,导致人力、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不符合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以前一直使用的旱厕,要让他们一下子成为城里人坐抽水马桶,他们压根不适应,甚至持抵触态度。2.不符合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他们总认为抽水马桶要用大量的水,不舍得用。3.不符合老百姓的生产习惯。现在农民家庭或多或少地饲养着牲畜,他们要将这些牲畜的粪便用于园前屋后种植蔬菜的施肥。但使用无害化厕所后,抽水马桶用水量大,造成粪便肥力不高,对种植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就农村改厕而言,上级相关部门应搞一次较为全面的民意调查,俯下身来倾听百姓心声,掌握百姓的思想动态,对已实施改厕的,要查一查使用率有多高,以此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决策依据。 这项工作,得遵循想改则改,愿改则改的原则,以典型引路,让已体验到改厕确实好的人现身说法,逐步增加改厕的户数,扩大影响。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卫健委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19-07-08 | |||
答复内容: | 陆 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改厕,实施‘厕所革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厕所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卫生设施,厕所的卫生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改善,积极推动农村厕所改造,2004年,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改厕转移支付项目,推广建造无害化卫生户厕,此后,又将农村改厕纳入城乡环境整洁行动、卫生健康镇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改厕情况,并作出了推进“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 我区自2006年开始启动农村改厕试点,截至2018年底,全区15个镇(街道)的172个村(居)共计实施农村项目改厕16.9万座。虽然由于群众生活习惯短时间内难于改变、舍不得使用自来水冲洗厕所、怕影响粪水肥效等原因,部分项目改厕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用、“回潮”现象,但是,从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估及南通市爱卫办组织的农村改厕专题调研等结果来看,我区农村改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改厕质量和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逐步改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区委、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已经将其列为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纳入了对各镇(街道)“四个全面”、263污染防治攻坚考核指标体系。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逐步提高户厕的使用率、减少“回潮”现象的发生。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认真算好户厕使用经济账,目前使用的节水型马桶,每冲一次只消耗6升水,一吨自来水可以冲洗厕所167次;普及经过三格化粪池化粪后粪水肥效更高等知识。 二是建设示范农户,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参与程度。要求每个村(居)都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成1~2个连续不少于10户的农村改厕示范点,组织群众参观改造后厕所,通过典型引路,改变群众观念,提高参与农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落实后期管护,提高改造后户厕的使用效率。预留区级补助资金的10%作为改厕质量奖励经费,第二年视改厕质量和使用情况考核发放。要求各镇(街道)按每年每座不少于10元的标准落实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户厕日常维护管理。部分镇(街道)将农村改厕后续使用和管理列入对村(居)的考核内容。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通州区农村改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