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街镇动态

兴仁镇:奋进“兴”姿态 跑赢高质量发展新赛程

发布时间: 2021-07-13 08:42:08
信息来源: 兴仁镇
【字体:

兴仁镇供稿 兴仁,历史又称新地。进入新时代,兴仁镇围绕建设通州融入南通主城“桥头堡”定位,聚力崛起高质量发展新“兴”之地。“高质量考核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我们必须做到分厘必争,以更高质量发展向建党百年献礼!”通州区兴仁镇党委书记顾本勇说,“十四五”期间,该镇将围绕建成“智造强镇”“宜居小镇”总体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较真、担当、奉献”的兴仁精神,凝神聚气奋力开启兴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通州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贡献“兴”力量。

经济兴:目标“双百亿”,挺进区域经济主力板块

入夏以来,比气温攀升更快的,是四方科技集团冷链装备生产的热度,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焊花四溅。上半年,集团“上新”智能隧道速冻装置产品,牧源、正邦等国内畜牧养殖业龙头企业立马下单订购。“我们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楼晓华自豪地说,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1亿元,其中,特种罐箱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经济战场永远是高质量发展考核的主战场。去年,兴仁地区生产总值116.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应税销售98.7亿元,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为2:68:30,工业地均产出230.59万元/亩、列通州区各乡镇第二,高质量发展季度考核多次被评为全区红旗单位。

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成为兴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十三五”期间,兴仁强化项目招引、服务项目建设,落地投产一批重大项目,五年注册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32亿元。全镇目前已形成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等三大支柱产业,其中,装备制造类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的42%。今年,该镇全力保障隆辉环保型锅炉智能化生产等项目竣工投产转化,做好迎创电子远红外技术智能家电生产等项目服务工作,通过深入开展领导班子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力争实现工业企业产值、应税销售“双破百”。

继续跑赢新赛程,加速从经济大镇向经济强镇转变,兴仁的后劲和发力点在哪里?“创新”,兴仁给出的答案异常肯定。

“64条全自动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人均生产效率将提高4倍。”新三能电子公司副总经理徐燕明看来,从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国内引线式电容器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的成长与创新密不可分。新三能每年拿出总产值的5%资金投入研发领域,与省工信厅、东南大学等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公司去年产值3.5亿元,预计两年内年产值突破8亿元。

“今年,技术改造项目12个,数量全区第一。”兴仁镇镇长徐林冲介绍,“十三五”期间,兴仁聚力科技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产学研合作项目23项,发明专利380项。去年,全镇高新技术产值达38.9亿元,战略新兴产值30.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35.6%。“十四五”期间,该镇将构建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5年左右实现规模企业突破100家,亿元企业超20家,上市企业保4争5,昂首挺进通州经济版图主力板块。

城建兴:加速产城融合,建设融入南通主城“桥头堡”

“通吕运河上,将再建一座大桥!”6月3日,南通本地官方媒体平台发布的这则消息,立刻刷爆兴仁当地人的“朋友圈”。这座名为太平路大桥的工程建成后,兴仁镇区到南通创新区的路线将被“拉直”,南通主城核心区与兴仁将从隔河相望变为跨河相融。

兴仁为何对这座大桥如此期待?兴仁位于通州区与南通主城区交界处,本应坐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发展先天优势,谁能想到竟在交通衔接问题上打了坝。“城北大道、永和路往东到兴仁,断了;园林路、太平路往北到兴仁,断了……”顾本勇拿出一张区域地图,将20多条断头路位置一一指给记者看。“兴仁要与南通主城相融,首先要做好‘通’这篇文章。”

打通断头路,畅通“肠梗阻”,一些喜人变化已在酝酿。去年12月29日,南通主城区与通州相连的交通大动脉——江海大道高架东延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长10.6公里,计划明年6月竣工,通车后,两地通勤时间将压缩至20分钟左右。

“江海大道高架东延将进一步密切兴仁与通州主城之间的联系。”兴仁镇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与南通主城相融,关键在于疏通“毛细血管”。今年起,该镇在加快推进太平路大桥建设基础上,逐步争取永和路、城北大道东延、通盛大道北延等主干道贯通工程,将“围困”兴仁融入南通主城的20余条断头路一一打通,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兴仁全面接轨南通主城。

“我们请省规划设计院做总规设计,南通和通州的规划都由他们操刀,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对标接轨。”兴仁镇相关负责人说,城镇相融,交通是“先行官”,产业是“助推器”,兴仁的产城融合“一盘棋”已摆开阵势。

——加快园区、产业等方面融合融通。沿通富北路西侧布局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主攻精密机械、光电电器、产业孵化等领域;沿通扬运河港口区布局临港产业和配套产业园区,聚焦冷链装备、机电风电等主导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募投项目支撑园区发展。

——将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宏德特种设备等企业上市,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支持思维福特、虹波科技、瑞鑫机械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兴仁产业发展的“二级梯队”。

——推进河西新区城市经营,有序推进商业开发,按期建成住宅区、城市综合体和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快实现河西新区城市化,形成集优质教育、医疗、便捷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生活区;统筹农批物流园区建设,优化四安辅镇功能,着力提升镇区形象。

乡村兴:民富村美干劲足,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韩家坝村大利家庭农场田埂上,农场主王建花远程操控无人插秧机,将绿油油的水稻苗整齐地栽进田里。半个月前,王建花的稻秧还在育苗阶段,就收到南京、上海、云南等地发来的订单,将她的“米来事”品牌稻米预定走了七八成。机械作业、规模种植让王建花尝到甜头,她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购置大型烘干机、收割机、冷库等现代化农机农具,今年流转土地增加至600亩,计划新增一条稻米加工、包装流水线,让她的“米来事”加速流向顾客餐桌。

兴仁虽是工业重镇,但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近年来,当地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2480万公斤以上,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引进农业项目23个、总投资3.5亿元,培育建设新型合作农场、家庭农场等19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家,年实现总产值7000万元。去年,兴仁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3340万元,较2019年增长2.9%,所有村居均达成了50万元以上目标,1461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徐庄村,几乎家家户户开小轿车,全村850户村民,目前汽车保有量1150辆。去年,该村1800多名劳动力全部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45万元。“早上散散步,白天上上班,晚上跳跳舞。”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志盘这样形容当地人的幸福生活。村民腰包鼓了,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今年,该村计划投入2000万元,实施乡村大舞台、生态绿化公园、公共停车场等16项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档升级。

近年来,兴仁镇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家书屋、小游园等惠民设施稳步建设,农村生态户厕改造、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散居农户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一处处美丽乡村竞相绽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上月,丁涧店村困难户钱素珍家屋顶被大风掀翻,当地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带头捐款筹钱,采买维修材料,参与房屋修理,不到两天就加盖好新屋顶。事后,钱素珍家将一面绣有“用真情做实事,用爱心暖民心”字样的锦旗送到村部,以示感谢。这样的为民办事场景每天都在兴仁各地上演。今年,该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把镇村干部“六比六看”作风效能建设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镇村层面共收集4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居党员干部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兴仁镇主要负责人说,该镇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锤炼更加过硬的实干本领,锻造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今年,兴仁乡村振兴工作将紧扣“一体两翼”、整体推进,以“美村行动”为抓手,以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互查互评互比互学”等活动为重要举措,梯度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建设,全力打造全区乡村振兴建设兴仁样板。

(责任编辑:陈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