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街镇动态

领“鲜”一步!刘桥镇徐园村 24亩“藜麦苗菜”直供上海

发布时间: 2025-05-12 10:50:09
信息来源: 刘桥镇
【字体:

刘桥镇供稿(陈莉)5月初,刘桥镇徐园村24亩的连栋大棚内,鲜嫩饱满的藜麦苗菜迎来了首次采收,工人们手持割刀,穿梭在翠绿的菜畦间,收割、码放一气呵成,汗水顺着脸颊滑落,难掩丰收的喜悦。

上海彩藜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从事藜麦产品的种植生产和销售服务,积极开展沪滇科技项目合作,推动藜麦产品多元化、多样化。在偶然的情况下,公司得知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所的营养分析报告认为,藜麦苗菜全面优于菠菜,在上海周边地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巨大,彩藜科技迅速开展种植基地摸排和调研,2024年,经多轮洽谈,该基地成功落户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

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彩藜科技不仅让新鲜营养的藜麦菜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更以良好的市场反馈和收益表现,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破局样本”。

中午时分,正当烈日炙烤棚外时,棚顶的自喷灌系统突然启动,细密的水雾均匀洒落,为大棚瞬间降温。徐园村党委书记徐媛指着棚顶的设备向记者介绍:“最近气温较高,这套喷水系统派上了大用场,它能根据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调节喷水量和频次,保证藜麦菜的品质不受高温影响。”

藜麦菜“工厂”区内,排风、遮阳、控温系统构建的智慧生态,成功打破季节桎梏,实现藜麦苗菜全年循环种植;35天的“极速生长周期”,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一倍。在产供销全链条上彩藜科技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公司创始人朱文韬介绍:“我们与叮咚买菜APP搭建了产地直供绿色通道,每批次供应2万份、每份都是250克的标准化成品菜,借助于刘桥的区位优势,一般上午采摘,下午就可以送到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在产销量的良性循环下,彩藜科技充分发挥产业辐射效应,广泛发动周边一百多户村民参与藜麦苗菜种植与采收工作,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为农户带来人均超万元的增收。68岁的丁新娥是第一批参与黎麦苗菜种植的村民之一,她感慨:“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有黎麦苗菜,看来现在农民种菜也要紧跟市场,要种符合现代人健康营养需求的品种!”

现在,黎麦苗菜已然成了上海人眼中的时髦产品。公司创始人朱文韬却已然开始思考起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问题,“我们近期划定了一块试验田,用来培育约200株新种苗,通过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精准测试其出苗率,就是为了找到更宜种植、口感更好的品种来打开销路。”朱文韬说,目前藜麦苗菜的市场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加强生产和加工技术研究是重中之重,只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将藜麦苗菜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藜麦苗菜这株承载着科技力量与民生温度的“致富菜”, 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未来将书写更丰富的乡村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