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街道供稿(金新轩)蜡染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苗族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色调素雅,层次分明,既朴实也艳丽。
为解决辖区网格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两新”群体子女的关心关爱,弘扬、传承非遗文化,7月22日,金新街道组织镇南社、尚德幼儿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辖区网格内儿童开展“笔尖生花 苗族蜡染——走进民族非遗文化”活动。
活动中,蜡染老师首先用精心准备的PPT、精美的蜡染作品照片以及生动的制作视频,为小朋友们展示了苗族蜡染的独特技艺、传统应用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寓意,充分激发了小朋友们对蜡染艺术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随后,老师将材料分发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在布料上勾勒出心中所想的图案。孩子们在细致入微的制作中,不仅体会到了蜡染艺术绚丽多彩、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更让大家感受了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金新街道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创新思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元共建平台,精心策划系列非遗传承活动,讲述民族故事,促进民族团结。
(责任编辑:戴佳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